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理素质是篮球比赛取胜的关键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很多研究证明,心理训练可以激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自信心,能使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复杂的比赛任务中,保持心理稳定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运动潜能。心理训练对获得高运动水平和竞赛的优胜,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美国篮球专家认为:“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60%靠思维,40%靠体力。”美国著名学者格鲁波说:“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第21届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詹纳也说过:“在奥运会水平的田径比赛中,心理问题占80%,体能占20%”。纵观国内国际许多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接近,竞争日益激烈,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说:“平时训练主要是做体力上的准备。但比赛时刻则要用90%的精力做心理上的准备”。美国学者格鲁波指出:“初、中级运动员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由此可见心理训练的重要。现在竞技运动强国已将心理训练做为运动训练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心理激励的依据、途径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说 ,培养运动员“三分靠训练 ,七分在管理”。所谓管理 ,其根本目的在于调动运动员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心理学中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激励过程。心理激励 ,就是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或作用下 ,使人的心理始终维持一种兴奋、能动状态 ,激发出一种高昂的工作、学习和训练热情。因而 ,在运动员管理中 ,适当地运用心理激励 ,充分地调动其训练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这不仅是教练员的分内之举 ,也是其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的集中体现。1 运动员心理激励的理论依据1 1 应用“工作绩效取决于能力与激励”的观点 ,深刻认识心理激励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要使运动员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和创造优异成绩,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研究赛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西德游泳专家原奥运会冠军洗斯纳赫德说:“比赛中只有在心理上做充分准备,运动员才能获胜,如果心理准备不足或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失败”。赛前心理准备,简单地可分为早期心理准备和临赛前心理准备。早期心理准备指赛前2—3星期至赛前几小时,它包括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战术准备。临赛前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永奎斯特7月7日在新加坡出席国际奥委会全会时表示,许多运动员伪造哮喘病病历,以躲避奥运会上针对麻醉类药物的检查。永奎斯特说,患哮喘病的运动员要对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在奥运会期间他们将被允许服用抗哮喘病的药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有45名运动员谎称自己患有哮喘病,占所有申报患哮喘病运动员的1/10。国际奥委会委员、匈牙利人施米特认为,一届奥运会有如此多的哮喘病人很荒谬。他说:“我们必须阻止这些伪造病历以合法服用麻醉类药物的行为。”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主席庞德说:“我们已经识破了那些人的诡计。”他暗…  相似文献   

6.
“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激励着运动员去攀登一个又一个体育高峰,也激励体育科研人员去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体操运动员漂亮地完成了空翻四周的高难动作、田径百米赛跑突破9秒大关、新的游泳方法催生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纪录…… 田径 进入奥运百米决赛,是日本田径界多年未能圆的一个梦。2008年,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日本运动员能否再次站在起跑线上?日本大阪体育大学的伊藤章教授断言:“有可能性。” 伊藤教授擅长生物力学,专门研究如何在体育运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心理控制”的概念“心理控制”一词最初并不是心理学上的专门术语,而是由射击教练巴萨穆(Bussham·L)最早在射击训练中提出来的,意在指导运动员在比赛时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心理自我控制的技巧。与此相对应,运动心理学中却有“心理训练”一词,它是指为加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进行某种强化训练。类似术语还有“应激训练”,即训练运动员在应激状态下及时有效地采取某些应付措施,降低紧张度。在过去的三年中,日本体育协会运动科学委员会的心理研究组(组长:松田岩男),对“强化运动员心理素质”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从奥运“冲金点”向奥运“金牌”转化的心理要素启示无论是回顾我国运动员参加过的冬季奥运会还是夏季奥运会,都会发现赛前报道的奥运“冲金点”与赛后得到的金牌数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反映出奥运会的“特殊性”,还反映出参赛者在这一“特殊性”作用下的心态与心理准备水平。具有冲击奥运金牌实力的运动员可分为3类。第一类是卫冕冠军,经验、实力、名气都已具备;第二类是实力名将,成名多年,在世界大赛上获得过优异成绩,实力已经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9.
心理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在应激条件下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品质。一九七六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布鲁斯·詹纳说,“在奥林匹克水平的田径比赛中,对运动员来说,20%是体能方面的,80%是心理的挑战。” 心理训练一般包括摸拟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注意力集中训练、放松训练、意志训练等等。其中处于先驱地位的技术称为“想象训练”。想像是模型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想像模型就是结合运用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击剑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对于所有参赛运动员而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压力,中国击剑队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奥运会是实力的对抗,也足心理素质的比拼,奥运会是一场心理战.总结出"忘我"是引领运动员进入流畅状态的金钥匙;应对北京奥运会击剑主场的"双刃剑",只有熟练掌握注意力控制技能,才能在比赛中做到得心应手;拓展训练的感悟可以迁移到训练和比赛;奥运会就是在最高度上"走木板",狭路相逢勇者胜;想赢不怕输才能突破老四魔咒;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快乐六个高水平击剑运动员心理训练、心朋调节的有效对策.为今后击剑项日的心理训练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你说正,却使别人产生一种负的感觉。通俗地说,就是采取同教练员的要求“对着干”行为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眼下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运动员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般来说,产生逆反心理的运动员,看到外界无视他或他的“自我”的独立存在,于是产生了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同阻碍他确立“自我”的外界作对的一种情绪。这种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反常心理,会给运动队工作带来很大的不良辐射作用。因此作为队的领导和教练员,应该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根  相似文献   

12.
最佳比赛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的外环境和身心综合状态的内环境下,竞技心理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状态。"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和源于实践的经验都说明: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最佳竞技心理状态是可以被挖掘的,即潜能是被"逼"出来的。那么,如何有效培养优秀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的最佳心理状态呢?一、为何要"逼"出比赛最佳心理状态一般来讲,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等重大比赛的社会关注、重要他人期望及自我重视程度都非同寻常。赛前,运动员将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第10届“全运会”和第28届“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全运会”和“奥运会”女子七项全能前八名运动员总分与七个子项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优势项目较“奥运会”少二项,劣势子项多二项,主要体现在径赛项目上,且“全运会”选手各单项水平发展参差不齐。从而得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水平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应加大劣势项径赛项目的科学训练力度,注重七个子项均衡发展的结论。企望为我国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教练员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14.
心理战是比赛之前或比赛过程中,利用心理手段给对手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和错觉从而出现失误,而使我方占有优势或取得优势的一种战术。第21 届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B·詹纳认为“对于优秀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较量,80%是心理上的挑战”。由此可见,当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心理战往往是提高胜算的关键。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心理战术,希望能对田径运动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厉智 《新体育》2006,(5):56-57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人数不会超过10500人。而已有权威人士预测,届时正式注册的记者将会达到创纪录的24000人,即记者人数将是参赛运动员的2.3倍。“第二战场”增幅第一奥运会历史上,记者人数首次超过运动员的是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当时,参赛的运动员为6189人,而记者却有7800人。此后,奥运会参赛选手不断“扩容”,而记者人数增幅更快。所以,有人称奥运选手的竞技为“第一战场”,而媒体间的新闻大战为“第二战场”。1984年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运动员增至6797人,记者突破8000大关。东道主美国出动4000…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9,(5):40-45
获得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等大赛冠军是每位运动员的梦想,而实现各项大赛的卫冕更是难上加难,这其中心理因素对于卫冕的影响尤为关键。为了分析世界冠军运动员大赛卫冕前后的自我心理调适问题,以我国羽毛球冠军运动员CL为例,从运动员参赛动机、参赛目标、参赛认知、参赛准备和决策等方面展开一项个案研究。研究发现世界大赛冠军需要克服很多个人心理问题带来的影响才能实现卫冕,通过对参赛动机的调节会激发更加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细化目标与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会更好地稳定运动员心理,促进更高理想的实现;调整注意与记忆,适当降低自身的成就动机,保持积极情绪有助于运动员自我心理调控。  相似文献   

17.
候海波 《游泳》2006,(6):22-23
今年3月1日上任的德国游泳队主教练马森对德国游泳队的训练和比赛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革。为了能够在2008年奥运会上表现出绝对的世界级水平,主教练马森要求游泳运动员“完全职业化”。他说:“很多国家早就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一届奥运会上赢得200米和400米跑双料冠军的美国“飞人”约翰逊近日表示,他对不受国人重视的美国田坛深表忧虑。为此,他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给运动员发奖金,而不是出场费。他说,如果美国青少年都知道田径运动员能挣大钱,许多人就会从别的运动转向田径运动。他还说:“如果普通百姓知道我们在挣大钱,他们也将会对田径表现出更大的兴趣。”目前,像约翰逊这样的田径运动员一场比赛至少能挣10万美元的出场费。约翰逊说:  相似文献   

19.
李桂华 《游泳》2004,(2):21-21
澳大利亚科研人员近日称,在2004年8月份举行的雅典奥运会可能会遇到创纪录的高温天气。“根据10年来测定的温度,雅典奥运会有可能成为近50年来气温最高的一届奥运会”,澳大利亚体育学院生理学家马丁这样说。马丁参加了由34名澳大利亚体院工作人员组成的课题组,专门研究在雅典奥运会上运动员应采取的常规准备活动和练习量。研究人员提出了帮助运动员应对极度高温天气的几条建议,包括减少传统的赛前准备活动量(减少三分之二)。“如果运动员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太长,就可能发生脱水的危险”,马丁说。澳科研人员预言奥运会将遇高温天气@李桂华…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8,(4):50-50
这次广州世乒赛团体赛,为我们备战北京奥运会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特别是主场作战的经验。在广州,中国队的主场氛围很浓,这会与北京奥运会十分接近。全场一万多观众摇旗呐喊,场下也有许多媒体争相采访,我们乒乓球队受到了很多关注,这有利于运动员提前进入“奥运状态”。可以说,无论是技术,还是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