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李华  徐青青 《中国索引》2004,2(4):45-48,20
本文通过对《中图法》第2~4版索引编制技术的比较,总结了分类法索引的编制从单一技术到多种技术相结合、从纯手工编制到计算机编制逐渐演变的发展趋势,论述了用计算机编制索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评《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索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索引类型、索引范围、索引编制方式、索引排序等角度对《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索引给予评介。基于对大量实例的分析,提出《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索引应将类目的注释及隐含概念纳入标引范围,并改进其款目形式和编制方式,提高索引的标引深度、详细程度和专指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轮排索引的计算机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引是分类法的一种重要工具,提供从主题到类目的检索途径,具有集中显示分散在分类表中有关同一事物各方面的类目的功用。本文介绍了索引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用链式索引与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相结合的技术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编制轮排索引的过程,从而证实了用计算机编制链式索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索引是分类法的一种重要工具,提供从主题在类目的检索途径,具有集中显示分散在分类表中有关同一事物各方面的类目的的功用。本文介绍了索引的计算机辅助编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结了用链式索引与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相结合的技术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编制轮排索引的过程,从而证实了用计算机编制链式索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王崇良  余朝晖 《图书馆》2021,(3):1-7,15
张琪玉是我国最早关注、研究中国索引事业和索引学理论的学者。20世纪60年代初期和中期,他就关注书目检索工具问题,专门探索研究了“组配索引法”编制技术方法;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持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索引》,开创了《中图法》编制分类法类目索引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高度关注中国索引事业发展和索引学理论研究工作,并把索引学看成是情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展开了持续研究工作,为中国当代索引学创立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本文从4个方面对张琪玉在索引学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思想成就进行了较为清晰的揭示和梳理,目的就是要使他的学术思想、学术精神和学术造诣得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罗敏文 《图书馆论坛》1995,(3):49-50,20
1《中图法》的权威及其面临的挑战《中图法》编制于70年代中期。当时,国外各种体系分类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这就是向分面组配式分类法发展,《国际十进分类法》为《中图法》的编制,提供了方法上和技术上的借鉴。在国内,《中图法》广泛地吸收了《人大法》、《科图法》、《中小型表》、《大型法》等分类法编制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大型法》的影响更为深刻。《中图法》从1975年第一版到1990年出第三版,在不断修订的过程中,类目总数大幅度地增加,类表结构日趋完善,组配成分不断扩充,其实用性亦随之大大增强。并且先后编制…  相似文献   

7.
从索引规模、索引标引深度、索引先组度、索引排版等角度对《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索引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索引进行比较,基于大量数据分析,建议《军分法》索引扩大索引范围、改善索引款目格式、优化版面设计、加大索引密度。表5。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情报检索语言与智能信息处理丛书》为例,介绍了专著内容索引的编制过程及方法。包括名称索引的编制过程、主题索引的编制过程及技术要点,并对《丛书》索引质量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索引的规模、标引深度、索引标目先组度、索引密度及索引版面设计等方面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2、3、4版索引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测评。  相似文献   

10.
毛昆勇 《图书馆》1996,(2):49-50
本文从图书分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中图法》编制原则,分析了《中图法》A大类的类目编排体系,认为该类目体系背离了“分类体系要……采取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系统”这一编制原则,提出了自己对A大类类目编排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中图法》第四版TE类的修汀及使用要点,就该类的分类标引规则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阐述了西文图书准确分类标引的重要性,着重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以《中图法》(第四版)为依据的前提下,如何对西文图书进行准确分类标引。同时,举例说明了西文图书标引时应特别耐心、细致,注意查重等问题,重点强调了为确保读者检索的方便和西文图书的利用率问题,各高校图书馆根据各馆具体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必教条,并且,西文图书准确分类标引需要编目人员长期刻苦的钻研。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图法)第四版使用手册》中关于“战争史”著作归类的规定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一规定是片面的,应予以修正,同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肯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取得重大修订成绩的同时,重点指出了"J292.2碑帖、书法作品:按时代分"在类目设置,"世界史"与"国际时代表"部分时代类目在配号、类名、起讫年代的对应,以及"华人"的类目注释与归类等细节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以此为鉴,使《中图法》的修订更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就《中图法》第四版、《中图法(第四版)使用手册》及有关论著涉及的“I212/217中国各时代文学作品集”类目分类标引方法和相关例证,进行了类比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对照说明了若干著名图书馆对“I212/217”类文献的分类标引情况,同时,就自己的理解,谈了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中图法》发展及第五版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环境下,<中图法>历经了机读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过程.本文对分类法与主题法机读化、电子化、网络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其相应的表现形式即机读数据库、电子版、Web版的特点、功能进行了介绍.同时,对网络环境下<中图法>的修订概况、修订思路以及第五版特点介绍和说明.  相似文献   

17.
冯倍青 《图书馆论坛》2007,27(1):107-10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二版)、《新版中国机读目录格式使用手册》是普通图书编目工作的理论依据,通过阅读、研究,本文从几方面阐述了它们之中存在的错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民族问题小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一至四版,集中来说,存在如下四点民族问题:一是中国“种族”提法;二是“XX人”民族提法;三是“族姓”提法;四是没有“民族古籍”类目,这些既有学术上的分歧,也有认识上的不足,更有政策上的失误。为此,特别指出并加以讨论和更正。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9.
以被引频次、H指数、相对H指数为评价指标,对国内10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重点对H指数最高的《中国图书馆学报》和《大学图书馆学报》的论文作者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的H指数、相对H指数、被引频次和最高被引频次均在我国图书馆学期刊中名列前茅,拥有高素质作者群,所载论文综合质量高,说明这两种期刊及相关作者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重视命名的科学性,准确反映事物内涵的原则,认为《中图法》(第四版)将全称由原来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改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删去作为类分对象—"图书"这一关键词欠妥,同时探讨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等一级类目以及T工业技术大类中几个二级类目命名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