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阳 《考试》2002,(12)
一、主题语: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问题:2002年高考上海作文试题是话题作文吗?如果不是话题作文,则是否意味着今后高考作文试题开始进入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等多样化时期?认识:2002年高考语文全国作文试题和北京作文试题都明确表明是话题作文,所上海试题是规定以“面对大海”为标题,确实打破了近年来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语文高考中的作文试题,简而言之有三大类。一类是命题作文,一类是材料作文,一类是话题作文。每一类下都有许多不同的种属,且都有典型的试题。从每一类每一种属中精选出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试题进行回顾和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高考作文试题大体的走势和轮廓,从而对作文应试中的审题构思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学生思想观点、认识水平、语言文字、表达技巧等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难点。每年高考过后,作文试题又是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热点。因而,在整个普教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年,高考上海卷语文科命题组,对于作文试题的形式、内容、范围、导向等的思考,是十分谨慎的。在“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下,对写作题的构思,配合素质教育,又作了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4.
检测试题高考化,是目前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从试卷结构考题类型到考题数量(或曰知识点)无不上演着与高考试题“惊人相似的一幕”。高考考了对联,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小考到大考,全都齐刷刷地考上了对对联,也不管这种题型是否适合学生作答;高考考的是话题作文,于是从高一到高三从平时写作到考场作文,统统是“话题”,什么文体训练、规范训练都不要了。高考是个指挥捧,高考试题是风向标;高考试题变化了,高一、高二的语文考试则也紧跟其后而变。我并不反对检测试题向高考看齐,但检测试题过于注重高考试题的“形”而忽略了高考试题的“神”,的确是…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会考的推行,高考作文分值随之水涨船高,作文试题也越来越引人注目。就语文考试的一个分支进行比较研究,纵观全国高考与台湾高考作文试题的运行轨迹,探索同是炎黄子孙同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各呈异彩各领风骚的海峡两岸的高考作文命题,从中认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也许会对广大考生的迎考有所裨益。 一、三个分期 纵观全局可以看出:全国高考作文可分为前中后期。前期(1954—1965)重视命题作文,内容上重视反映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海市各区县高考一模试题颇引人关注,特别是作文。这一组作文题目符合高考上海卷近几年试题的命题方向,"回归"到作文的本真,"超越"了以往的试题。17个区县的作文试题,就形式言,命题式4题,话题式2题,材料式11  相似文献   

7.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仍然是材料作文,延续了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材料作文的选材指向,依然选取了叙述性材料,"要求"也和去年完全相同.本文试图从"材料"和"立意"两个角度对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进行解读,并针对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乙卷作文试题有关问题,向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质疑.  相似文献   

8.
<正>"概念"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象并加以概括出来的,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特征。辨析概念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基础。教育部张开、王兼闻两位先生在《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语文学习》2016年第8期)一文中指出:今年的作文试题……引领学生辨  相似文献   

9.
有高考,便有对高考的种种议论,言论自由.但是,我们总希望听到的评议能越发靠谱,越发有助于教学.然而,常常事与愿违. 笔者近年来对批评高考试题特别是作文试题越发谨慎,对评价作文试题的优劣更是渐渐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0.
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是应试指导,它区别于平时按序进行的作文训练,具有“临时抱佛脚”的特点。高考作文复习与训练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认识命题规律,二明确能力层级要求,三把握试题走向。认识命题规律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近20年的高考,应该说作文命题也逐步形...  相似文献   

11.
2000年,国家教育部在北京、安徽进行了首次高校春季招生试点。分析这次高考的作文试题,对正在积极备考秋季招生的考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高考的作文占60分。试题是:  相似文献   

12.
一、公平性原则公平性是高考的核心价值观。高考作文试题命题应该遵循公平的原则。衡量作文试题的好与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体现了公平的原则。高考作文试题的公平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内容的公平性。作文试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对每一个考生应该都是公平的。检验作文试  相似文献   

13.
’99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的神秘面纱已经揭开了。这是一道命题着眼点高,体现了现代意识,具有前导作用的作文试题,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命意新远’99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所供的材料,舍弃了历年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道德品质、情感意志、人生理想、心理素质等话题,出现了一般学生平时极少关注的科幻题材,出人意料,令人耳目一新。就内容而言,此题涉及到医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目,结合今年夏季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看出,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作文试题,在保持全国范围的严肃性和选拔性的前提下,越来越贴近中学生的写作实际,越来越明确地导向出它应有的指挥职责———关注社会,积淀文化,书写思考。1997年秋,在全国开始了对语文尤其是高考语文所进行的猛烈抨击,客观上加快了语文尤其是首当其冲的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改革。本文仅以1998年以来的全国及上海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题目为限进行讨论。关注社会,是我国…  相似文献   

15.
高考语文试题中,除了文言文阅读理解难度相对较高外,写作也是一个让很多考生都头疼的事情。然而,作文又是高考语文试题中占分值最大的一题,可以说高考语文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成绩的高低。面对学生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素材及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作文恐惧症,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备考、应考,我们是这样进行高考前的作文训练的。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写作水平。近十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作文试题的时代性,促使考生必须关心社会、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和民族的命运。象《学雷锋的故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17.
作文是高考的赋分“大户”,要想获得理想的分数,必须增强备考的针对性,也就是必须对近年来高考作文的特点、命题趋势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1999年起,连续四年,全国卷考查的都是话题作文。认真研究这四年的作文试题,既有其作为话题作文的共性,又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任务驱动型作文,是目前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作文使用的最主要形式,是中学教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三四年过去了,我们对这种作文形式还能补充说明点什么呢?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特征再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特征,就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有意增加了规定性写作指令,从而在对象、体裁、内容、思维以及立意几方面给以任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高考全国卷I作文试题(原题见本期前面《2006年高考作文题扫描、评析及启示》一文)一改历年来一直倡导并实行着的话题作文,而采用以前进行的阅读材料、自行立意的形式来命题,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多少出乎广大考生和老师的意料。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吸取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优点,有利于反猜题,并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今年的作文试题是比较成功的。现对此次作文试题以及写作思路作以下分析。一、命题特点:1、明白如话,简明扼要。此次作文所选材料出自《伊索寓言》中的一篇《鹰与乌鸦》的故事,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从70年代末恢复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以来,全国语文统考卷作文试题中,材料作文占80%。即使是多年来单独命题的上海,1997年作文试题也一改“海派”特色而与全国卷趋同。前不久面世的上海市1998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写作“采取命题作文或给材料作文的方式”。有人说,考材料作文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猜题、押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这种说法诚然有理。但笔者认为,材料作文的最大优点还在于能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