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的交流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这就要求新课程下的课堂必须是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交流中不断生成,让学生在互动对话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与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新课标的要求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所谓互动,在我理解,也就是师生之间精神与知识的交流,相异与相同的融会,情感与情感的撞碰。课堂教学的互动。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6.
闵洪波 《教师》2012,(30):51-5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是一种“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师生在互动中生成,在生成中发展。阅读教学中的互动是发生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新理念.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活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多年英语教学中我认识到,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实现师生互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而教学互动又在于教师的“善教”与学生的“乐学”。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地运用多种方式探研性学习,让学生掌握“乐学”的学习方法,对话式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最能体现互动在对话中生成,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传统对话课教学,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式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上动态生成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总之,传统对话课教学相对比较封闭,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我校所进行的“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一个着力点放在了如何最大程度地推进对话课教学过程的开放,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思维品质和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动态生成”教学激活生物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生成”教学方式最早是由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逐步完善的。所谓“动态生成”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预设的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预设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发展过程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动态生成”教学观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生成状态,比较重视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好“动态生成”可以有效激活课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适应信息时代的精神,正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新课程强调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同时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我们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师生和谐相处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现在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不发生教学。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新课标“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3.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完美结合。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采取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善教”。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也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心与心的贴近,情与情的交融,生命之间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也就是一种教学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生成过程。好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积极引导,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倡导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单向度的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共同交流和促进的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对话”意识,课堂师生对话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师生要转换教育观念,通过积极互动的课堂师生对话以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与学生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新”、“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新课标的要求使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所谓互动,在我理解,也就是师生之间精神与知识的交流,相异与相同的融会,情感与情感的撞碰。课堂教学的互动,能提高教学效率,能充分发展学生。教学互动需要注意这样几点:一是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没有了民主与平等,就没有了师生之间朋友式的交流,就多了一份“威严”多了一份“居高临下”。这样,教学的互动是难以生成的。课堂上需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进入任思绪自由飞…  相似文献   

17.
王扬飞 《生物学教学》2005,30(12):18-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它可以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因此,对话教学不仅仅是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新的教学形态,它不仅是言语上的对话,也是精神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要能稳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则成为教师认真探索、着力实践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更新观念的前提下,实行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一、教学情景的创新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对话中不断生成。而教学  相似文献   

19.
王玉芳 《考试周刊》2010,(18):215-216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和谐、预设、对话、赏识的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从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的发展得到尊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新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根据这一新理念,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生活动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