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善于诗词创作的汪莘,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最擅长表现自然景物,其诗歌最善于表现月及四时的景物,透过这些诗歌可见他对自然世界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2.
杨胜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1):50-51,108
杨巨源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仕宦经历丰富,交游广泛,诗名颇盛。其诗歌中所体现出的儒家思想主要表现为爱国之情、济世之怀、仁爱之心和交友之道。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5,(3):31-34
伊勒特是扎根于蒙古族民族文化,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依托进行创作活动的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和散文中洋溢着浓浓的内蒙古地域气息,浸满了他对草原、对故乡的浓浓眷恋之情。本文从伊勒特散文和诗歌出发,对伊勒特创作的艺术特色进行阐释,并着重关注其诗歌中透露出的生态意识,旨在阐明伊勒特诗歌中的"真、善、美"品质和诗人悲天悯人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4.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作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充满奇情妙思,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岑参诗歌诗情与画意交融,富有音乐美,善于独创意象,体现鲜明个性。诗歌雄健而奔放,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  相似文献   

5.
张娟 《现代语文》2007,(2):99-99
杜甫一生情系国家、心想人民,用诗歌表达他对祖国强烈深沉的爱,对亲人的无限牵挂,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表现出他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杜诗语言凝炼,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非常善于在诗中使用互文句法,这对他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左思的《娇女诗》与陶渊明的《责子诗》在题材选择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表现出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非常深厚的家庭情结,在诗歌中绘声绘色的描述儿女的顽皮情状,以幽默诙谐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怜爱之情。这一类题材诗歌的出现正是因为受到了魏晋时期重情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慎中的诗歌存世达1200多首,深入认识其诗歌创作,对全面理解和评价作家有重要意义。王慎中总是借诗倾吐胸中块垒,其诗歌世界就是他的情感世界。他以诗言情,尤其集中在个人为宦之情、友情亲情、家国关注之情及佛禅寄托之情方面,而这几方面的情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因此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的风云际变中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8.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作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充满奇情妙思,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岑参诗歌诗情与画意交融,富有音乐美,善于独创意象,体现鲜明个性.诗歌雄健而奔放,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  相似文献   

9.
王慎中的诗歌存世达1200多首,深入认识其诗歌创作,对全面理解和评价作家有重要意义。王慎中总是借诗倾吐胸中块垒,其诗歌世界就是他的情感世界。他以诗言情,尤其集中在个人为宦之情、友情亲情、家国关注之情及佛禅寄托之情方面,而这几方面的情感都与时代紧密相连,因此从他的诗歌中可以看到作者在时代的风云际变中的情感历程。  相似文献   

10.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边塞诗有着极其鲜明的艺术个性,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兼送别之作,诗作极力展示了西北边塞的风情美.诗人从描绘边塞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充满奇情妙思,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岑参诗歌诗情与画意交融,富有音乐美,善于独创意象,体现鲜明个性.诗歌雄健而奔放,表现出一种阳刚的风骨美和奇特壮丽的异域美景.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曾经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的表达方式。自《诗经》始,人们表达对女子仰慕之情用诗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战争中表达同仇敌忾之情用诗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表现日常生活的劳作用诗歌"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表达劳动人民对统治者贪婪厌恶用诗歌"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诗歌可以说是无处不见。屈原借《离骚》将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之情和忠贞不渝的爱国之情留给了后世,鲍照借《拟行路难》将社会的不公和自己的怀才不遇留给了后世,陶渊明借田园诗将自己热爱自由、不  相似文献   

12.
著名诗人杨万里晚年的诗歌创作,不但讲究"活""妙"之法,而且追求诗歌的余韵。他善以画家、作家的二重身份来观照审美对象,用流畅典雅韵味馥郁的基调将诗歌的"生""活""味""韵"表现得隽永精致。他在作诗时,专注"捕景捉物",强调诗歌在明志达意的同时要不失诗歌之"余韵",这不仅指诗歌的"言外言,意外意",还指诗歌情之"余韵"。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诗现存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风格随处可见。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1]3,因此在诗中表现自我,表现主观,在诗歌中塑造自己鲜明的抒情个性形象,则更是李白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他寄情于物,利用主观调动客观,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注入天地万物之中,将自己的个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诗人超脱豁达的情怀,开阔的心胸和他那直率坦白的真挚之情,也让我们在欣赏时能明显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形象:他恃才傲物,充满自信;他爱国,爱人民;他狂放不羁,追求自我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4.
1930—1937年间的左翼诗歌是"皈依"政治和现实的诗歌。左翼诗歌是乱世之悲乃至亡国之悲的直接抒发或隐喻表达,左翼诗人不仅表现了下层民众的苦难遭际和反抗意识,还彰显了他们心中的愤懑之情和先锋锐气。抗战激情的大爆发、民众民族情绪的全面提升和诗人对文学工具理性的强烈认同,令日趋式微的白话新诗重新焕发出了青春和激情。左翼诗歌中也充满了因民族国家危机的加重而衍生出来的忧患之思。  相似文献   

15.
《古诗十九首》作为东汉末年这一时期诗歌的典型,正是当时诗人情感的重要体现。其作者的确在抒发感伤之情,但他们并非一味地沉浸在悲叹中,而是表现出在社会动荡、思想混乱中个人情致的一种张扬——慷慨之情,即感慨士不得志的激昂、叹息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洒脱、伤感亲人别离的率真。  相似文献   

16.
谢铎是“茶陵诗派”的重要作家,由于生平经历的不同,他的诗歌创作呈现出和李东阳等人不同的风貌,不但破除了台阁体诗风,开始向复古方向转化,而且开拓了众多主题,其中既涉及到他对民生疾苦、国家朝政的关注,又流露出忧谗畏讥退隐避祸之心,并表现了作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歌颂赞美之情以及对亲情友情的重视等等,此外还有一系列咏史诗,都体现出诗歌主题的创新倾向。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心灵的反映,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意象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深刻。文章通过对正始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分析,发现诗人用飞鸟意象来表现社会黑暗、超世之心、高洁之志,以及因高洁之志而生的孤独之情,从中可以看出从建安到正始时期士人心路历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心灵的反映,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意象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深刻。文章通过对正始诗歌中飞鸟意象的分析,发现诗人用飞鸟意象来表现社会黑暗、超世之心、高洁之志,以及因高洁之志而生的孤独之情,从中可以看出从建安到正始时期士人心路历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从写作意图和作品主题来讲,悼亡诗专指为哀悼亡妻而作,表现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哀悼之情的诗歌。而实际上,艺术作品往往又蕴含着超出诗歌诗义之外的深刻内容,其往往反映了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整体心境和自悼之情,而透过这些艺术作品,一种更高的文化民俗的内容也附着其中。  相似文献   

20.
欣赏古代诗歌.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并不是学生在阅读欣赏时的难题。作品的创作背景.亦可由教师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学生自行了解.课堂教学的藿点应放在对作品情境及内在意蕴的把握上。诗歌的欣赏过程是一个读者之情与作者之情相会的过程.而诗人之情的表现主要借助于物象的描绘表达出来,于是,欣赏过程也就是读者根据诗歌的外在之象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