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丹东地区目前尚存并且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遗址有9座,分别为凤凰山山城、铅山山城、山城沟山城、高台堡山城、老孤山山城、城顶山山城、东山山城、虎山山城、娘娘庙山城。这些山城主要分布于鸭绿江、浑江和叆河流域。目前有关丹东地区高句丽山城的研究主要侧重对该地区现存高句丽山城遗址现状的调研与介绍,以及对相关历史地理问题的考证。  相似文献   

2.
大连地区目前可以确认的高句丽山城共有14座。文章主要介绍了大连地区高句丽山城的地理分布、山城遗址的保存现状,以及对高句丽山城的调查结果,并提出了保护对策,为研究东北地区南部的高句丽山城的分布规律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由于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山城分布表现出沿着半岛两翼黄渤二海形成雁阵之势,大连地区的大黑山山城则是这一雁阵南端的交汇点。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巍霸山城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巍霸山城亦名吴姑城山城,坐落在辽东半岛普兰店市星台镇郭屯村葡萄沟北面海拔420米的巍霸山上,为高句丽时期修建的山城。从其布局、修建背景等方面分析,可以推断出它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从其建筑、形制、结构、用料等方面观察,可以透视出高句丽人修建山城的技术与创造力,并能弥补史料记载的不足。尤其是对于了解高句丽民族在辽东半岛地区所经营的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甘肃教育》2008,(4):F0004-F0004
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贵族墓葬(26座)。遗址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的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与位于辽宁省桓仁县和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迄今,中国已有世界遗产30处。高句丽古迹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其中,通沟古墓群是迄今为止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在集中区域内分布最密集的古墓群。而最具代表性的则是目前已发现的集安市境内的12座高句丽王陵、26座贵族墓…  相似文献   

6.
<正>远离城市的喧嚣,坐落在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五女山山城遗址仿佛是一部尘封已久的史诗,待人们细心翻阅。在这里,历史与自然交织,山川与文明对话,静默中透露出几千年的沉稳与庄重。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山城遗址,在东北地区历史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①②③④国内城遗址古代高句丽早期遗址之一,高句丽王国第二个都城。遗址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位于鸭绿江北岸,通沟河口东侧。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瑁璃明王率族人自纥升骨城迁至此地。国内城曾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垣呈长方形,周长有2700余米,由花岗岩巨形条石垒筑,城厚达10米。图①②③系石垒的城垣残迹,图④为塑料棚保护的城基。  相似文献   

8.
辽东半岛地理位置显要,战略区位优势突出,其境内山地与江河纵横交错,构成了天然的水路交通网。高句丽人精心选择山河险固的要地,修筑了坚固的山城堡垒,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使得辽东半岛地区成为高句丽后期重要的战略防御缓冲地带和战略物资储备的重地,同时辽东半岛地区的山城作为高句丽后期的政治中心——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的重要军事防御体系,在抵御隋唐中原王朝的进攻中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
位于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及墓室壁画,是已被历史长河湮没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的经典。高句丽王城由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而组成,包括国内城和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这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也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2  相似文献   

10.
楚长城是楚国兴建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它以山、城、寨、堡、塞为墙,以长江、汉水为池,以河南省西部的鲁阳关为"城轴",向东西两部展开,遍及河南、湖北、陕西、四川、重庆、安徽等6省10个县、市。鄂西北地区存在的近500处疑似楚长城遗址,到底是不是楚长城?从"楚长城"的发现及疑似楚长城遗址的争议、从鄂西北及相邻地区历史上发生的战事史实而论、方城方城山长城与楚长城之间的关联与区别、鄂西北地区疑似楚长城遗址不是楚长城的考古结论等四个方面,对鄂西北地区的长城文化资源进行考证,可以认为,鄂西北地区历史上可能出现过楚长城,但现在发现的疑似楚长城遗址是清代建造之防堵白莲教军的军事设施。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城邑往往首先出现在交通要道上,或港口、河口、山口或军事要冲。镇江是长江的重要港口,属东南锁钥之地,且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贯通更为它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交通的便捷使处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可以说,古运河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孕育了镇江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2.
彭城是今岳阳市城区最早的古城,位于云溪区陆城镇铜鼓山。商代早期,商人南渐,扩展政治军事势力,掠夺长江中游地区的铜矿、锡矿等物资,为保障千里长江水运线的安全,于是在铜鼓山建立了以水为池的环壕战略要塞彭城。  相似文献   

13.
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王琏首次向北魏派遣了名叫安东的使臣,随后北魏也向高句丽派出了第一位使臣李敖。但是,北魏与北燕战争的爆发,影响了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北魏灭北燕以后,高句丽接纳了流亡的北燕国主冯弘,北魏与高句丽的关系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两年以后冯弘被杀,北魏与高句丽之间的紧张局势终结。此后双方的关系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一直维持到北魏末年。  相似文献   

14.
在短篇小说《逝川》中,迟子建写了一条河,一个人,一种鱼。这条河,无疑是一条生命之河,一条时间之河,在这条河边,主人公吉喜经历了充满生机却又不乏辛酸的人生。吉喜与泪鱼的对照,显示出吉喜强韧的生命力。这条河流淌着的,是一曲悲喜交集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福建省宁化县泉上镇屡次遭受兵灾。泉上镇李氏家族通过修建土堡、山寨,倡建乡兵、保民会,以及家族精英的政治优势保障了家族和泉上地区在明清盗乱中的相对安定,同时李氏家族在明清动乱之际完成了宗族的收族活动。文章以此说明在明清交替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应对和社会秩序的重建,及在其中乡绅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把提升组织力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并围绕基层组织力提升做了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成为加强和彰显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科学指南。从方法论的角度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基层组织力的重要论述所彰显的核心要义,着重从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党性教育、优化队伍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做好党内关怀等方面阐释其方法论意蕴,总结归纳出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以领导力、感召力、战斗力、公信力和凝聚力等五大内生驱动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方法,进而为我国基层组织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隋末唐初,邻近辽东的内地陆续出现了陌刀及其阵法,并向周围地区进一步传播,积极地影响了中原的军事形势。陌刀的分布并不局限于东部地区,到了天宝初年,陌刀已在安西大规模普及开来。早在唐平定高句丽时,就将其内附人口大规模迁入陇右一带,为国戍边,渐至安西。陌刀的传播总是伴随着高句丽移民的身影,二者间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