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学评论家童庆炳说过,“童年时期的经历,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体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感情或情绪的基调”,井上靖也不例外。论文选取反映井上靖童年生活的自传体作品《绵虫》,通过深入分析此作品中其孤独的萌芽,发展及最终形成,以期为井上靖的孤独来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童年经历会对一个人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徐舒童年的生活并不愉快。父母婚姻的不幸使他失去了完整的家和幸福的童年。对其孤寂内省个性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个性和影响渗透在他的创作中。使得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带有这种孤独内省的精神特质。而且作品中对母性形象和儿童形象的塑造也带有徐宣于个人的精神印记和情感欲求。  相似文献   

3.
赵璐 《华章》2012,(28)
中篇《柳威尔斯的童年》是体现帕斯捷尔纳克独特的叙事观念和艺术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在小说中突出描写儿童的孤独处境:父亲的隔阂、不理解与母亲的易怒性格使主人公的童年缺少关爱;家庭环境的束缚和压抑迫使主人公向大自然寻求安慰;朋友的嘲笑更把主人公推向了孤独的深渊.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对生命孤独意识的书写:个体的孤独和集体无意识的孤独。童年独特的生活经历为其奠定了孤独的基调,上海孤岛的生存环境则为其提供了生长的土壤,知识分子“精神救赎”的忧患意识让她承担起探索走出孤独困境的责任。她希望以孤独为基石,悟解孤独,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孤独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童年时代失爱于父母,青年时代失意于爱情,正是这种缺失性的人生体验使得她作品中的家庭总是残缺不全的。这些人生体验不仅对张爱玲的作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奠定了张爱玲一生的悲观情绪,使她的作品始终弥漫着浓郁的孤独气氛。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从鲁迅的生活经历、心理状态和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阐释他的寂寞。生活经历的切肤之痛,对鲁迅的影响不可小视;在心理上,孤独已成为鲁迅生命意识的一部分,对鲁迅来说,寂寞不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一个先觉者对黑暗现实的忧心仲仲。鲁迅是孤独的巨人,巨人是他的本质,孤独是他的气质。  相似文献   

7.
小莲的疑惑     
在小莲1岁的时候,父母把小莲丢给了年迈的双亲,因为他们想要生一个儿子,而小莲,是女孩儿。在小莲8岁以前的记忆中,她从不知道父母长什么样。但小莲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外公外婆及舅舅都很疼爱她,从不会让她受丁点儿委屈,特别是外婆,对她更是千依百顺。小莲小学上得较早,6岁时已经读一年级了。班上有一个叫招弟的同学,小莲特别喜欢她,因为她好温柔好温柔,对班上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叫她“招弟姐姐”。小莲第一次见到招弟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因为招弟比她高出一大截,而且瘦瘦的,肥大而满是补丁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好像学校里的那面旗子一样,…  相似文献   

8.
安妮宝贝笔下的女性人物都有着较为酸涩的童年生活,这些童年生活让这些女性缺乏安全感,陷入到孤独无助的境地中,并在她们以后的人生中,产生重要影响,甚至会制约着她们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孤独与无助,她们都试图通过漂泊和恋爱的方式,来找到心理的自我解脱,获得灵魂的快意。然而,不管她们怎么努力,结果都是徒劳的,甚至是更加悲哀的。  相似文献   

9.
在小莲1岁的时候,父母把小莲丢给了年迈的双亲,因为他们想要生一个儿子,而小莲,是女儿。在小莲8岁以前的记忆中,她从不知道父母长什么样。但小莲的生活还是比较好的,因为外公外婆及舅舅都很疼爱她,从不会让她受到一点儿委屈,特别是外婆,对她更是千依百顺。小莲小学上得较早,6岁时已经读一年级了。班上有一个叫招弟的同学,小莲特别喜欢她,因为她好温柔好温柔,对班上的同学都很好,大家都叫她“招弟姐姐”。小莲第一次见到招弟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因为招弟比她高出一大截,而且瘦瘦的,肥大而满是补丁的衣服穿在她身上,好像学校里的那面旗子一样,…  相似文献   

10.
娄晨 《文教资料》2011,(31):82-84
《童年情景》共13首短曲.从各个侧面描写儿童生活,有的是生活场景,有的是游戏场景,有的只描写一个神态,有的描写孩子的心理活动,舍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儿童世界。生动的形象是整部套曲的主要特点,《童年情景》现在经常被当做儿童音乐作品介绍.而实际上它是为成人所写,从成人的角度展开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为了在成年人心中唤醒童年的美好纯真感情.舒曼在乐曲里寄托了对爱人克拉拉无尽的思慕与爱。本文从《童年情景》的创作背景入手,联系作品的背景故事,舒曼的家庭背景造就他较高的文学修养,以及舒曼钢琴作品的主要特征,选取部分段落,分别从《童年情景》的意境、旋律、节奏和钢琴演奏方面来谈谈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卡森·麦卡勒斯作品主要是以塑造怪诞人物形象和展现孤独主题来表达她本人和笔下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孤独的主题除了始终贯穿在麦卡勒斯所有作品中,还烙刻在她个人生活各个层面。以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的美国社会和作者本人坎坷的人生历程为背景,试图通过从心理学角度对《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人物形象分析,展示麦卡勒斯对孤独起源的思考和对摆脱孤独办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凡·高的一生,用孤独来形容最恰当了。凡·高的作品,用永恒来诠释也不为过。他生活在平凡之中,孤独地死去似乎是情理之中。正如他的作品,生前死一般的沉寂,不被人欣赏,在他死后却大红大紫。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是孤独的。他的孤独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流露。本文试着从亲情角度来解读他内心孤独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孤独无力的生命为存在状态,由于受到生活坏境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她的作品也慢慢形成了孤独悲剧式的风格,奠定了其悲凉作品的主基调。本篇文章主要探讨我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孤独悲剧式风格的形成原因,分别从个人经历,社会坏境以及作品特点来分析其作品风格的形成,全面解析张爱玲孤独苍凉式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童话作品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童年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它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是充满悲剧意识的。这种悲剧意识既源起于她童年时代的寂寞与孤独,与她创作时的心理和情绪也不无关系;体现在作品中,则是环境的悲剧意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意识和事件的悲剧意识,以及作品的悲剧意识与其"诗化小说"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乔伊斯·卡洛尔·奥茨的作品中充满了暴力血腥的味道,作品主题也多是贫网家庭女性的困惑痛苦挣扎,而这种写作风格的形成跟奥茨的童年经历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会在成年后以各种形式再现。  相似文献   

18.
本期“第一视点”聚焦一群特殊儿童——他们因为艾滋病影响而成为孤儿;他们生活在孤独与恐惧中;他们的童年因为父母的不幸而变得黯淡;他们呼唤着有一天——直起腰,抬起头,开始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童话作品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童年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它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中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充满向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尽情地渲泄自己的情感,释放自己活跃的想像力,获得如游戏般快乐的体验。同时,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内心也建立起了生活的常识,形成了为一般生存和融入社会群体所必需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情感模式。我们的童话教学是否做到了在全力…  相似文献   

20.
"孤独"是颜歌小说的主色调,颜歌用她敏感、冷静的笔锋直抵人心灵的柔软,表达了每个人的身份不同,但是孤独却相同的主题。本文通过家庭破碎的背景设置、非人类的人物设置、等待、死亡、追寻的命题设置讨论颜歌对孤独的理解,在孤独中坚守的意义以及在作品背后隐藏的颜歌对于文学、生活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