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新课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活动:让学生先在桌上摆学具:第1排和第3排摆6个,第2排和第4排摆4个,然后用算式表示桌上一共有多少个学具。学生们通过思考,想出了如下方法:方法1:4×2+6×2=20(个)。方法2:3×6+2=20(个)。方法3:4×6-4=20(个)。方法4:4×5=20(个)。方法5:6+4+6+4=20(个)。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自己当小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问。甘语秋首先发问:“赵老师,你为什么要用4×5来计算?4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赵国宇边摆边说,俨然一副老师的模样:“我是把第一排和第三排的圆片分别挪1个到第二排和第四排,这时,圆片总共有4…  相似文献   

2.
下面是六年级下学期一节复习课的片段: 师:用字母表示出乘法分配律. 生:(a+b)c=ac+bc. 师:计算下面几道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3.52×1.7+1.7×6.48 (2)15.26×7.3-5.26×7.3 (3)89×101-89 (4)18×(1/2+4/9) (5)(48+64)÷16 (6)18÷(1/2+9/10) 第(1)~(4)题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正确.第(5)题,全班45人中,有35人计算如下:(48+64)÷16=48÷16+64÷16=3+4=7.第(6)题,有30人是这样计算的:18÷(1/2+9/10)=18÷1/2+18÷9/10=36+20=56.  相似文献   

3.
正这一天我讲的是乘法分配律,当讲完例题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做书中的简便运算题。其中有这样一道题:25×12=?学生埋头练习,我巡视大部分学生的练习情况,完成后我拿其中两位同学做的给大家看。25×12 25×12=25×(10+2)=25×(4+8)=25×10+25×2=25×4+25×8=250+50=100+200=300=300我说:这两位同学算对了,两种算法都可以,你们是这样算的吗?是的请举手。学生们说:是!(学生纷纷举手自  相似文献   

4.
几个正方形     
题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马小虎是这样做的:5×5=25(个)。答:右图中一共有25个正方形。这种解法,只计算了图中一部分正方形个数,即图中所含的25个最小正方形。他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有:忽视了由4个最小正方形组成的16个较大正方形,9个最小正方形组成的9个较大正  相似文献   

5.
有些题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容易出错。例1同学们排成3行,每行人数相同。小华在中间一行。从前面数起,他是第三个;从后面数起,他是第四个。一共有同学多少人?小虎是这样算的:(3+4)×3=21(人)。对不对呢?我们只要画一示意图就明白了。从右图看出:小华所在的一行有3+4-1=6(人),所以一共有同学(3+4-1)×3=18人。而小虎把小华这一行算成了3+4=7(人)。他错在算人数时,把小华算了两次。如果小虎先画示意图,把题中各数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就不会出错了。例2小兰家将4盆菊花送给阿芳家,这时小兰家的菊花还比阿芳家多2盆。小兰家原来比阿芳家多多少…  相似文献   

6.
<正>1题目呈现(安徽省2018年中考第18题)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1/1+0/2+1/1×0/2=1,第2个等式:1/2+1/3+1/2×1/3=1,第3个等式:1/3+2/4+1/3×2/4=1,第4个等式:1/4+3/5+1/4×3/5=1,第5个等式:1/5+4/6+1/5×4/6=1,……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些学生在计算分数四则计算的时候,往往发生错误。在加减法中就有如下错例:例1.9/7+9/8=9/15=1(9/5)例2.7/5+7/6=7/11=7/4例3.5-2(8/1)=3(8/1)例4.1(5/3)+2(5/1)=5/8+5/11=5/19=3(5/4)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分析起来可能有这样几点:(1)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没掌握或尚不熟练。有的是受了“十进位制”的影响,如例1:在  相似文献   

8.
<正>万物皆可数,你心中有"数"吗?一张图加一段话,把数学"拓"下来!积木叠叠乐如上图这样搭积木,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块,可以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所用积木的块数。已知梯形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那么图①中,(1+2)×2÷2=3 (块)。图②中,(1+3)×2÷2=6 (块)。图③中,(1+4)×2÷2=10 (块)。按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如果最下层放21块,你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块积木吗?  相似文献   

9.
应用题教学,不是就题论题,而是通过“同构异形”、“同构异素”的变化,突出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应用题能力的目的。以两步计算应用题为例,说明如下:编题——采用“异形”反映“同构”教师出示四个相关联的数量:面粉5包,每包8千克;大米24千克;面粉和大米一共64千克。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4个数量,对照下面的4个式子,分别编出应用题并解答。(1)8×5 24=□(3)8×□ 24=64(2)□×5 24=64(4)8×5 □=64(1)食堂有面粉5包,每包8千克,有大米24千克,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  相似文献   

10.
师 :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中的哪两个运算定律 ?生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a×b =b×a(a×b)×c =a× (b×c)师 :在乘法中还有一个运算定律就是乘法分配律。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呢 ?这节课我们用身边发生过的事一起来探索发现。上学期我们班转来了陆亭亭等 4位同学 (指着坐在前排的 4位同学 ) ,我们就来计算一道和他们有关的题目。出示应用题 :每张单人课桌 70元 ,椅子 3 0元。上学期我们班转来 4位同学 ,学校里为他们每人配了一套课桌椅 ,一共要花多少元 ?学生解题 ,后指名回答。生 1:我是这样想的 :桌子 70元…  相似文献   

11.
出示例1的图(苏教版第三册): 师:谁来编一道应用题求一共有多少苹果,并列式解答。 生:有4盘苹果,前面3盘每盘是4个,最后一盘是2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用连加:4+4+4+2=14。 生:我的方法比他的简单:4×3+2=14。  相似文献   

12.
1.分母有理化例 1.化简 16 - 2。解 :原式 =6 + 2(6 - 2 ) (6 + 2 )= 6 + 24 。〔说明〕: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二次根式的关键是准确地找出分母的最简化有理因式 ,再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2 .运用公式法例 2 .计算 :(2 + 3-6 ) (2 - 3- 6 )。解 :原式 =〔(2 - 6 )+ 3〕·〔(2 - 6 ) -3〕 =(2 - 6 ) 2 -( 3) 2 =8- 4 3- 3=5 -4 3。〔说明〕: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要根据题目的特点 ,充分利用乘法公式 ,使计算过程简化。3.拆项法例 3.计算1+ 2 3+ 5(1+ 3) (3+ 5 )。解原式 =(1+ 3) + (3+ 5 )(1+ 3) (3+ 5 )=13+ 5+ 11+ 3=5 - 32 + 3- 12 =5 - …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了连乘应用题新课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一个商店运进4箱节能灯,每箱15个,每个卖12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师:如果你是商店经理,你想怎样卖?生1:我可以零卖。用单价×数量=总价,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节能灯?15×4=60(个),再算一共可以卖多少元?12×60=720(元)。生2:我  相似文献   

14.
图3图形的计数是指计算图形的个数。计算时必须从简单的图形再到复杂的图形进行推理,找出规律,采用简便的方法来计算图形的个数。例1图1中有多少个三角形?分析与解:根据图形进行分析,其中大三角形有1个;由4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由3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由2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4个;还有5个小三角形,因此图1中有三角形1+2+3+4+5=15(个)。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计算规律,即只要在三角形底边,从左至右依次写上0、1、2、3、4、5,如图2,就可以简便计算图中共有小三角形的个数是0+1+2+3+4+5=15(个)。例2计算图3中有多…  相似文献   

15.
一、直接写得数80×5=80÷5=600×6=320÷4=48÷4=3×500=240÷8=22×4=24×3=270÷3=23×3=42÷2=450÷5=100×5=600÷3=16×4=4×70=90÷3=500×4=300÷6=二、填空(1)6吨=()千克7000克=()千克5千克=()克5年=()月2000千克=()吨1日=()时(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老虎重200();一个西瓜重5();一个苹果重200();一头大象重5();一袋大米重30();一块橡皮重20()。(3)晚上10时是()时;16时30分是下午();下午3时是()时;23时是晚上()时。(4)2006年2月有()天,全年一共有()天,第一季度一共有()天。(5)在○填上“>”“<”或“=”。72÷6○72×684÷…  相似文献   

16.
数奥课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3根火柴可以摆成一个小三角形,现如图摆了一个由许多小三角形摆成的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每边均由29根火柴摆成,那么摆出这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火柴?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方法:先算横行有多少根火柴,即1+2+3+……+29=435(根);再算一共有多少根火柴,即435×3=1305(根)。那么,还有别的方法吗?回家后,我经过认真的思考,觉得还可以这样考虑:方法一:我们可以把第一行看作1个三角形,第二行看作(2×2-1=)3个三角形……最后一行看作(29×2-1=)57个三角形,所以一共有:(1+3+5+……+57=)841个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要3根火…  相似文献   

17.
一、计算部分。(36分)1.直接写出得数。(8分)83-57=1-0.74=0.25×40=2÷5=1÷49=1.25×3×8=13-41=643-0.25=2.求未知数x的值。(6分)4∶8=x∶2512x-83=1.6253.脱式计算。(16分)1650-480÷16×150.4×7.6×25×100(13-51)×4549×[0.75-(716-0.25)]4.列式计算。(6分)(1)480的20%是多少?(2)5.2与4.8的和除以58,商是多少?二、应用部分。(64分)1.填空题。(18分)(1)由6个千、5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2)138的分数单位是(),它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3)5.8千克=()克;3时40分=()时。(4)工地上有a吨水泥,每天用去3.5吨,用了b…  相似文献   

18.
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出示数学书第25页上的探索与实践题,并要求学生算出这堆钢管一共有多少根。10.小明参观钢铁厂里看到许多钢管堆成如图的形状。最上层有9根,最下层有16根、有8层。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这堆钢管一共多少根?它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有联系吗?生1:我是这样算的,把每层的钢管数加起来,9+10+11+12+13+14+15+16=100(根),一共有100根。生2:我是按照梯形面积公式来算的,(9+16)×(8÷2)=100(根)。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题目如下:已知A,B是两个锐角,且满足sin2 A+cos2B=5/4t①,cos2A +sin2B=3/4t2②,则实数t所有可能值的和为() A.-8/3 B.-5/3 C.1 D.11/2 错解:因sin2A +cos2A=1,将①、②两式相加,得3/4t2+5/4t-2=0,.△=(5/4)2-4×3/4×(-2)>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即:t1+t2=-5/4/3/4=-5/3,答案选择B. 分析:上述解法忽略了原题中隐含的一个条件,即:0< cos2A+sin2B<2,0<sin2A+ cos2B<2,从而实数t还必须同时满足0<5/4t <2和0<3/4t2<2这两个条件.所以正确的解法应先求出一元二次方程3/4t2+5/4t-2=0的两个根,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根再求和.解得t1=1,t2=-8/3.只有t1=1满足0<5/4t<2和0<3/4t2<2,所以t所有可能的值的和是1,应该选C.  相似文献   

20.
"运算律"单元的教学任务虽然已经全部完成,但是很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并没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错误令我非常的着急和困惑,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学生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出现了诸多问题:1.概念不清,理解不透:如(1)25×(8+4)=25×8+4=200+4=204;(2)25×(8+4)=25×8×4=200×4=8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