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清万 《考试周刊》2014,(54):173-173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赏识是一种心态,是教育者的精神状态。赏识不仅是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方法,更是教育者的思维方式、信念及心态。赏识不能理解为表扬和鼓励,实际上是对赏识教育的误解。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是肯定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上是一剂良方。结合教育教学经历,从赏识教育的概念、赏识教育的魅力、赏识教育的尺度等方面谈了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赏识教育是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赏识教育在教育中意义重大,正确地运用赏识策略教育学生,其教学效果是不可忽视的。爱学生就要学会正确赏识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赏识中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赏识教育失效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赏识教育有悖赏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质,致使赏识教育失效。赏识教育失效问题有一味赏识、对比赏识、外在赏识等,导致赏识教育失效的原因有对赏识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教育者赏识素质欠缺、无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解决赏识教育失效问题的策略有提高教育者的赏识素质与修养,赏识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赏识要尊重差异、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是源自于爱的教育,是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阶段的,但我们在赏识孩子的同时,要把握赏识的度,赏识教育要具体真诚,要及时,要长久,同时赏识教育要允许失败,不拒绝合适的批评。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的本质是让每个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赏识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享受自信的快乐。赏识,使我和学生成了朋友,使我领略到教育的无限趣味。下面是笔者在运用赏识教育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怎样培养就需要通过赏识的心态,赏识的手段去达到,因此赏识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先推行赏识教育,没有赏识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只能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而更注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合理地赏识会使孩子健康向上发展。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最适合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9.
刘桦洋 《文教资料》2013,(4):104-105
赏识教育是在尊重学生、尊重个性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关爱、肯定,以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赏识的随意性和过度化、赏识方式的单一性、赏识教育目标的狭隘性、赏识教育中只奖无罚等。本文重新审视赏识教育的内涵,认为要理性地运用赏识教育,注意因材施教、以精神奖励为主、赏识目标多元化并辅以惩罚教育。  相似文献   

10.
马生霞 《考试周刊》2014,(27):30-30
能在教学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11.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手段,是一种全社会都应该推广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善于发现优点。同时,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有个度,要正确客观。  相似文献   

12.
罗龙坚 《生活教育》2014,(8):109-110
本文从尊重学生是赏识教育的前提、保护学生自尊心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发现学生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体验成功引发学生动力是赏识教育的灵魂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在班级管理中落实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一、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在教育理论中的含义应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看世界。它包括如下的基本理念:1.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爱学生。学会赏识,就是要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正地赏识。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赏识教育主张的是宽容的爱,而不是严厉的爱;更不认为体罚学生是作为爱学生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主张把爱表达出来。2.赏识教育就是老师要具有“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具有人人都是天才的观点。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3.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赞美学生。赏识教育家周弘指出…  相似文献   

14.
苏晓莉 《考试周刊》2013,(86):169-169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教师不仅仅要赏识学生,更要学会通过赏识学生教育学生。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学中教师如何把赏识运用到教学中及在赏识学生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语文课堂上的赏识教育,就是以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捕捉赏识教育的契机,优化语文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16.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爱的教育。爱学生、赏识学生,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从爱出发,注重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完善自我。教师的赏识是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世界因赏识而美丽,人生因赏识而健康,生命因赏识而鲜活,教育因赏识而光彩!”  相似文献   

17.
赏识是一种理解,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爱的教育。儿童幼小、稚嫩的心灵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精心呵护,才能健康的成长,而赏识教育就是最适合儿童的教育。本文阐述了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赏识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本身,它注重对受教育者积极情绪的调动。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对学生的赏识要及时并且要客观、具体,同时赏识应与批评或惩罚等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赏识教育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9.
王佐 《考试周刊》2013,(89):46-46
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学好语文。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这样会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20.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能在教学当中直接起到唤醒和激励作用的是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时刻赏识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下思想的包袱,学好语文。教师应该学会赏识,善于赏识,让学生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