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雅明因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最终导致艺术的进步而对大众化持肯定的态度,他的艺术生产理论对研究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认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艺术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导致了艺术的进步和发展,机械复制理论作为一种艺术生产力将推动艺术的进步。他通过艺术由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的转变,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大众,转向艺术与大众的结合问题,把大众放在艺术发展的中心地往。他确认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欣赏方法——消遣,认为“消遣”的欣赏方法适合于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2.
合唱艺术审美价值浅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唱艺术”作为音乐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特有的协调、和谐和统一,产生的效果和艺术表现力,在声乐表演形式中力居“群雄之首”,让人置身于天籁,回归大自然,在演唱过程中,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好的合唱作品,不仅能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人逐渐变得高尚起来。更重要的是在提高民族的艺术素养、民族精神、审美能力诸方面的审美价值,“合唱艺术”是其他演唱形式不可替代的。 一、审美的困惑与追求 审美价值在实践活动和完成审美理想的过程中,受审美真实性和审美功利性制约,审美价值与审美理想形成了不…  相似文献   

3.
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一文中,本雅明提出了"光晕"概念,用以说明传统艺术的重要特征,并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特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区分。在本雅明的艺术观念里,虽然传统自律艺术具有本真性、独一无二性、神圣性和权威性,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大多是瞬间的、缺乏深度的,但他并没有对技术时代的艺术进行一概否定,实际上,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中,本雅明是少有的对机械复制时代以来的艺术发展持肯定态度的学者,他对电影等艺术的肯定,对我们全面看待现代艺术具有重要启示,对我们重新审视社会批判理论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康素会 《阅读与鉴赏》2009,(8):21-21,23
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其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不可估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注重美的教育,注重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西方形形色色的哲学思潮极大地影响着艺术,出现的各种标新立异的现代派艺术,不仅违背了艺术的根本原则,而且走向了背离现实主义的极端。其中活跃的“行为主义”造就的“实用主义艺术”是一个典型代表,它所反映的帝国主义意识,在艺术中用利益和效用的概念改变了艺术的价值取向与作用。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艺术,是由具体社会形态所产生。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上的霸权、经济上的垄断,产生了没落的、反人道的艺术,这种艺术进入新时代必将让位于符合社会进步利益的现实主义艺术。  相似文献   

6.
作品认定的“艺术无价值论”是著作权法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观念。“艺术无价值论”受审美无歧视、作品类型法定与开放艺术观三种观念的影响,这导致作品作为艺术形式的属性被忽视。事实上,审美无歧视仅支持作品的审美价值无著作权法意义,与作品为艺术形式并不冲突。作品类型法定不符合著作权法的规定以及艺术创作的原生秩序。开放艺术观是对艺术创新的描述,体现的是艺术理论的多元性,而非艺术丧失规范意义的托词。艺术在作品认定中的价值在于将作品的基本特征界定为艺术形式,因而保护不属于艺术形式的客体必须采取法定主义,且符合多元艺术理论的各种艺术形式是“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的解释边界。作品类型是艺术形式的细分,是权利差异化建构和在作品认定个案中进行类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当代艺术思潮的“泛艺术论”,使美术的外延与内涵被无限扩展,西方各种“新艺术”形式己将架上绘画从中心挤到“边缘”。绘画内涵的价值纬度发生偏移,造成负面价值影响。中国架上绘画作品仍处于主流地位。上世纪初到今天向西方绘画艺术的几次学习,使中国的绘画己逐步建立自己的特色。架上绘画的终极价值应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在当代重建价值取向是十分必要和自然的。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的“古雅”说.是为弥补康德“天才论”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王国维美学观念从叔本华“美在理念”向康德“美在形式”的回归。古雅是第一形式之美(自然美和审美意象)的艺术表出.属于艺术形式美的范畴.不仅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而且只有经过它的作用,才能使第一形式之美得以传达,同时还可使第一形式本不美者转化为艺术美。古雅说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艺术美问题,它基于康德又突破康德,是融合中西美学而富有独创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学语文教学还存在重“质”轻“文”,重思想内容轻艺术形式的弊端,忽略了课文的艺术审美价值。文章分析了这一弊端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教师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要构建内容与形式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要掌握艺术形式的分析方法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傩戏作为一种原始的艺术形态,随着当下经济、技术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传承与发展疲态。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目前学术界研究较少。本文从本雅明的“灵韵”“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这几个概念出发,研究傩戏作为一种有“灵韵”的艺术在当下的存在状态,对傩戏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进行分析。并将傩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放在别现代视域下,从观众角度出发,分析观众的评价如何使得傩戏艺术中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的裂变。同时,技术媒介变迁对艺术的影响,使得傩戏展示价值与膜拜价值裂变的程度进一步被放大,而且傩戏艺术的展示价值最终超过其膜拜价值而获得艺术自律。  相似文献   

11.
一、简述艺术本质 就艺术本质来说有四种观点:1.模仿说;2.理念说;3.表现说;4.形式说。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理念说的中心意思是在现实世界外,存在着某种支配一切的精神实体,艺术归根结底是用形象来显现那种“绝对精神”;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观、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形式说则认为艺术的价值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12.
一、简述艺术本质 就艺术本质来说有四种观点:1.模仿说;2.理念说;3.表现说;4.形式说。模仿说即认为艺术是对自然(或现实)的模仿、再现;理念说的中心意思是在现实世界外,存在着某种支配一切的精神实体,艺术归根结底是用形象来显现那种“绝对精神”;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情感观、心灵活动和本能欲望的表现;形式说则认为艺术的价值仅仅在于艺术作品的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13.
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的批判是与对大众文化批判、国家批判、科学技术批判、意识形态批判以及现代性批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在对文化的批判中,他们看到,消费社会并不是我们理想的社会形态,物质的极大丰盛并没有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并没有带来幸福和民主.本雅明指出,艺术的灵韵已经消失,艺术家的灵魂已被腐蚀.复制技术导致了艺术即时即地性和独一无二性的消失,艺术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览价值,艺术与观众的关系被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艺术的复苏.始于1979年。所谓复苏.系指艺术摆脱附庸与官方政治需要的地位.走进艺术本来的那种精神自足状态之中。这种返回艺术之途的初期.美术界呈现出对形式的热衷。但在1979年的下半年,暴露社会阴暗面的所谓”伤痕美术”骤起并席卷全国.取代了“形式热”而成为美术界的主要趋势。因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想对艺术家的禁锢,...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的“革新”与试验.目的在于鼓励文艺接受者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创作、挖掘“真实”,从而去体验创作的欢乐.然而.一味地在形式与手法上作文章,又给艺术带来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其结果,又使后现代主义艺术陷入了不可避免的尬境地。所以如此.因为它忽略了接受主体的审美需要,使艺术在丧失自身功能的情况下发生变异.使人们业已形成的审美理想及情感失去了存在的载体.人类借艺术去培养完美人性的实践过程也难以为继。这样,其种种试验也终将是不可避免走向“死胡同”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在重视大环境规划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各种室外空间小环境的布置和细节元素的设计,这是从低层次生活品质向高层次生活品质进步的必然.“城市家具”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中重要的元素之一,使得场所的实用性和利用率大大增加.线性在“城市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则最多最具活力和表现力.作为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的重要元素——线,毒“城市家具”设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极具价值的,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7.
李嘉 《考试周刊》2012,(55):33-34
艺术与技术之间是持续发展着的,有了摄影机和胶片才会产生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摄影机与胶片是电影的物理承载形式,这是先觉条件,是基础,之后才产生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电影在很多的方面进行了革新、改良,以现在非常完美的形式及其多样的形式呈现于我们眼前。这可以讲是科技的力量,是人文的进步,这样的进步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一种探索,一种革新。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密切到让人们察觉不到到底是因为哪一方的关系而造就了现在的电影表现方式,它们之间是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在这么多年的合作关系上一起探索,这种共生的关系是怎样的一种维持关系,下面我就来探讨这种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艺术在诸种精神形式中的价值定位,目前仍是说法不一。问题的症结在于对艺术本质的看法。艺术的本体不是“反映物”而是“类生命形式”的创造物。艺术的“原料”取自生活现象,因而具有反映性,但其本质功能不是“反映”,而是激发审美感兴。  相似文献   

19.
论审美情感的培养与“移情”教学法──文学作品教法尝试李盛华中学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占的比例很大,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有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审美过程,虽然也有理性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歌唱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一开始就与人的精神相联系.是人情感的自然宣泄的方式之一.是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紧密结合的产物。歌唱是以情感表达见长的精神运动技艺,是生理、心理双重活动过程,是“声”与“睛”科学与技术两方面协调的结果。从始到终紧扣一个“情”字。凡是优秀的歌唱者无不声情并茂,“声”是传情的工具.“情”是依靠“声”的调控得以完成的。情感对歌唱技巧和艺术美感的创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情感因素是声乐教学的动力,调控好教学中的情感状态,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