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课本第19页《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图中标有“联合省共和国”,恐怕标得不对。因为,根据图示可知,尼德兰地区一部分是天主教区,一部分是新教与天主教继续斗争地区。而联合省共和国即荷兰共和国信奉加尔文教,应属于新教区。所以标“联合省共和国”与图示不符。而且我们知道宗教改革是16世纪上半期进行的,德意志宗教改革是16世纪初开始的,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都是16世纪30年代开始的,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却是16世纪下半期进行的,即1566年至1581年。尤其联合省共和国的建立已是16世纪末,所以宗教改革后,尼德兰革命前,尼德兰地区应是天主教…  相似文献   

2.
关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知识点 ,历史课本上和政治课本上的表述有所不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几个疑点。1 《世界历史》第一册第 93页 :“尼德兰革命 ( 15 66~ 160 9年 )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结果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政治》( 1997年 12月版 ,1999年 4月西安第二次印刷 )第 5 5~ 5 6页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在欧洲的大国中推翻了封建统治 ,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 ,是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学生问 :世界上“第一…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19页:《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图中的联合省共和国这一部分,用的完全是小点来表示的,也就是在宗教改革以后联合省共和国这一地区仍然是天主教控制的地区。这种作图法是与史实不相符合的。在这里,作者混淆了一个概念。1516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死后,他的外孙查理一世即位。查理已经在1506年从他父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之子)方面继承了尼德兰,这时就以西班牙国王的身份领有这片土地。从此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属地(信奉天主教)。在发源于德意志的宗教改革浪潮中,路德、慈温利、加尔文等教派先后传入尼德兰,加尔文教派的影响最为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4.
一、必修2第94页讲到16世纪后期,尼德兰普遍兴起了反对西班牙的斗争,1581年摆脱了西班牙统治的尼德兰北部七省成立“联省共和国”,又称荷兰共和国。即16世纪后期。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13年第10期第9页聂忠凯老师的《1792年法国政体的更迭》一文,文章写到:“岳麓版《历史》必修I第43页说:‘197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一表述不准确,实际上.1792年法国废除的是君主立宪制。'”我认为聂老师对1792年法国政体的更迭的质疑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英国国教是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中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为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和打击天主教会的势力,在英国推行宗教改革后形成的英国国教会。它是否属于新教教派?课本第一章第三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即第17~19页的文字中没有明确的说明,但在第19页的《宗教改革后新旧教的并立》插图中把英国国教列为“新教区”。可是在课后的练习题3中问道:在西欧的宗教改革中,产生了哪些主要的新教教派?《教学参考书》第43页提供的参考答案却是:路德教派和加尔文教派。很显然,在这里,课本与教参对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英国国教是否属于新教教派界定不一…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3页:“14世纪时,商业、银行金融业先后在意大利各共和国以及荷兰、英国等地兴盛起来,国内外市场逐渐形成”中的“荷兰”应改为“尼德兰”或“尼德兰北部”。因为14世纪时还没有荷兰国家,荷兰是在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即1581年才建立的。“荷兰”的演变$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叶德季  相似文献   

8.
答:十六世紀尼德兰资产阶級革命是欧洲第一个胜利的資产阶級革命。这次革命产生了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級共和国——联省共和国。但是我們划分中世紀和近代史的界限时,沒有把尼德兰革命作为标志,而把十七世紀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級革命作为分水岭。原因是:就历史意义以及对世界影响言,尼德兰革命并没有达到英国革命所达到的高度。跟英国革命相比较,尼德兰革命的意义是狹小的,革命的、结果和影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地方性。  相似文献   

9.
自理论上拨乱反正以来,国内发表了不少关于研究不断革命论的文章。但是,在《马恩全集》中关于“不断革命”这一术语出现了多少次,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超过10处,其中只有4处是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不断革命”理论(见1980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文史哲》1981年第3期第98页),有的说,《马恩全集》中属于马克思个人使用“不断革命”这个术语的仅一段话(见《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第25  相似文献   

10.
前后不一     
课本第21页:《尼德兰革命》一图中的“莱因河”与彩图第4页中“莱茵河”的写法不统一。这二者按音译地名的要求都正确,但一些常见的地名,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写法,所以课本在编写时应尽量用习惯写法,力求严谨。前后不一$山东省青州市第六中学@张彦  相似文献   

11.
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的一生是为改造中国而鞠躬尽瘁的一生。他的崇高理想就是要把中国“造成一个极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驾乎欧美之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选集》下卷第497页)为了使这一“最新式的共和国”能“确立于世界文明国之林”,他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摸索出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是改造中国的根本出路的科学结论。1922年他在《国民公报》上发表的《对外宣言》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发展文明,非仅关于财富一方面(即物质文明),并负谋人民之幸福与安全(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2.
列宁认为在俄国各个共和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可以而也应该是不一样的:方向——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方法和形式——则应该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加以改变。列宁这一思想最明确的表述,是在1921年4月说的这样一段话:“最重要的是要使南高加索的共产党员了解他们的特殊情况,即他们共和国的情况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情况和条件不同的地方,了解决不可以抄袭我们的策略,而必须深思熟虑地把它加以改变,使它适合于不同的具体条件。”(《列宁选集》第四卷第500页)后来他又卓有预见地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的革命带有更多的特色。”(同上第692页)其实就是列宁本人,在领导苏联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71页:《1815年的欧洲》图中的“荷兰”错了。分析:根据维也纳会议的“最后总决议”,比利时并入荷兰,成立尼德兰王国,由荷兰国王进行统治。因此,1815年该地的国名已不是“荷兰”,而是荷兰和比利时合并后成立的“尼德兰王国”。建议:将图中“荷兰”改为“尼德兰王国”。“荷兰”应为“尼德兰王国”$北京市首都医大附中@张江平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上册第149页中讲“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的活动一再妥协退让,是党在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同时在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第8页中,讲八七会议时“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而在2003年6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137页和2003年12月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下册第7页中则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改为“右倾机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要这样改,刚刚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  相似文献   

15.
现行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26页:“1862年,由于歹徒出卖,陈玉成被俘,不久,英勇就义。”笔者认为,其中“歹徒”说成“叛徒”更准确。《辞海》对“叛徒”是这样解释的:“通常指革命组织或政党成员中背叛革命,投靠敌人,或被捕被俘后,向敌人自首并出卖组织和同志,破坏革命事业的分子。”通过此注释可以分析出划定一个人为叛徒的必要条件:一、此人须属于一个革命组织或政党;二、此人须投敌变节,出卖组织和同志,破坏革命。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必修)教材第15页地图《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共标出15个加盟共和国。而《世界近代现代史地图册》(下册)第4页则标出了16个加盟共和国,多的是卡累利阿——芬兰。其原因在于这两本书使用的是不同时期的苏联地图。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82页 :“12日 ,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我认为 ,这里不能用“光复”一词。理由有二 :1 “光复”一词的含义据商务印书馆 199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 :“恢复(已亡的国家 ) ,收回 (失去的领土 )。”武汉三镇在武昌起义以前属于清王朝统治 ,尽管清王朝是由少数民族满洲族建立的政权 ,但满洲族属于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各民族应该是平等的 ,清政权取代明王朝仅仅是封建王朝的更替 ,而并不是中国的灭亡 ,也不是领土失于外邦。以前反清志士包括史学界许多人都将164 4年清军入关、清朝确立…  相似文献   

18.
课本第6页:“出现了像美国钢铁工人大罢工、日本的抢米运动。”我认为这句话应删去,因其与本节题目《战后欧洲革命运动的高涨》不符。它们超出了“欧洲”范围,也不能算是“革命”运动。“欧洲”?“革命”?$河南省新乡市第三中学@张金勇$江苏省如皋中学@范从华  相似文献   

19.
在生物旧教材——— 1990年 12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必修 )的第 3 8页倒数第一行和生物新教材——— 2 0 0 0年 3月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试验修订书·必修 )》第 3 7页倒数第 4行 ,同时出现这样一句话 :“生物的种类不同 ,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不同”。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够准确的 ,其理由如下 :属于植物的有 40多万种、属于动物的有10 0多万种、属于微生物的有 80多万种 ,也就是说目前自然界的物种多达 2 0 0多万种。而生物的染色体数只可能是整数 (绝大多数生物的染色体都是偶数条 )而不可能是小数 ,如果一个…  相似文献   

20.
第一版1909年,第二版1910年(第112页) (参看中文本《取得政权的道路》,刘磊译,1962年三联书店版,第20页。以下凡[ ]号内的数字均指该书页数。) (第二版序言写于1910年7月1日)。第一版序言,第一行:“探讨一下政治革命的问题”……(引文按第二版,第5页)[第11页]……“整个说来=那本论社会革命小册子的……补充。”(第6页)[第12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