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语言思维与非语言思维的关系,认为非语言思维具有一定的向心力,语言思维具有一定的离心力,其中心点是经验,驱动力分别是感觉一肌动系统和认知压力。为验证此观点的可靠性,笔者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支持了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2.
在皮亚杰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视角下,语言不等于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决定语言,这些观点对幼儿教育中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培养有着重要启示。基于皮亚杰的观点,在语言发展中培养幼儿思维,应从保护幼儿的原声音、重视内部语言和培养直觉思维力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以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普遍论者强调语言是独立于认知的人类天生的官能,Fodor和Pinker对Chomsky的观点进行了理论继承,分别提出人类通过“思维语言”和“心理语言”进行思维的观点,Goldin—Meadow等学者从实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验证了Chomsky观点的正确性。相关的理论探讨及跨学科的实验研究为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起源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这是普通语言学的两大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揣浅陋地大胆提出了个人的管见:(一)语言产生的新观点——劳动 哝说:(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同时产生;语言与思维互相依赖,即使是形象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  相似文献   

5.
论福多的思维语言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语言假说(LOTH)是关于思维(thinking)和思想(thought)本质的一个经验主义的论题。根据LOTH,思维是在心理语言中进行的,即在相应有机体的头脑内物理地实现的符号系统中进行的。本文从思维语言的界定、思维语言的主要特征等角度分析了福多的思维语言假说,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当代主要的心灵哲学家对福多的思维语言假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新视角下的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的先后及其关系一直是语言学领域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图从有别于传统观点的视角入手论证这一问题。通过对相关例证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的观点。另外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来看,本文认为思维和语言的关系不仅仅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相互依赖,而是思维对语言起主导性作用,思维可以独立于语言之外而存在,从而充分肯定了思维的能动性在人类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卢晓丹 《考试周刊》2014,(65):17-18
在语言学领域中,语言与思维的先后及其关系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两者各受彼此影响的传统观点论证角度探究入手,用相关实证的分析和论述提出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的观点。另外,从两者内部关系看,思维与语言的关系不仅仅是传统视角下所认为的相互依赖,更是思维对语言起主导能动性作用,思维是可以独立于语言之外的导向性存在,充分肯定思维的能动性在人类语言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非凡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回顾了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传统观点,站在现代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立场上,通过对人类种系和个体发展阶段的分析,论述了语言和思维的具体关系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语言和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心理学的观点是:"思维是以词语为中介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会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思想的形成、表达与交流是借助语言材料来实现的,反之思维发展也能促进人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言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老问题。以柏拉图为代表的"等同论"者认为,思维与语言原本就是同一个东西,思维如同一种会话,言语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无声的言语。这种把思维与语言看作同一个东西的观点虽然历史久远,但却不符合人们所体念到的事实,因而被人抛弃了。人  相似文献   

11.
"语言障碍",主要是指对于那些学习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形成的语言障碍。而这个障碍,并不是构成对哲学著作难以完全理解或欣赏的最大障碍。语言只不过是思想交换的媒介,它涵盖着思想,但同时也遮蔽着思想。语言自身所具有的独立自主性仍然可以使人们通过外部构建复原内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的产生来看,语言学实际上是一门行为科学,它可分为科学语言 学和艺术语言学,科学语言依据的是客观性、逻辑性、推理性和抽象性;艺术语言依据的是情感、想象、直觉和下意识等。在艺术语言的运思过程中,情感始终作为一种心理体验而起内趋作用,它表现为理的直接关照,或是在情感的形象中的思考,它呈现为物化形式的感性显现。正因为如此,所以,好的艺术语言读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穿过眼帘用心感受的。  相似文献   

13.
汉代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主要着眼于辞达意的追求,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魏晋南北朝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则侧重于言外之意的追求,提出了“隐秀论”和“滋味说”等影响深远的学思想命题。这两个时段的言意关系特色正好是对先秦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于庄子的理论已有很深入的研究 ,只是专门研究庄子思维与语言关系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认为 ,庄子对思维对象“道”的精神生命的体认 ,使得思维及用于思维的语言具有了诗意。庄子以这一具有诗意的语言 ,表达了他对对象世界的诗意的思维 ,致使思维与语言达到了“思”即是“言”、“言”即是“思”的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一般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文学语言无法真实地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而无意识语言则是人们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 ,因此 ,在文学创作中 ,作家要重视对无意识语言的运用。无意识语言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表现出来 :一、梦幻中的所思所想所言 ;二、精神病患者的所思所想所言 ;三、无意识的自言自语 ;四、面对突如其来、猝然不防的提问时人们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6.
研究现代诗学思想,不涉及其与语言的关联简直是不可能的。本文对海德格尔的语言存在论诗学进行了学理性的探讨,得出了“原初的语言是诗”这一具有存在论意义的语言论诗学之思。对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诗学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现代西方诗学的学术路向。  相似文献   

17.
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基础。当母语与目的语有相似特征时,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起辅助作用;相反,则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福多以其思想内容的复杂性和生成性、语言理解的系统性以及内省的证据作为心理语言存在的原则性理由。并从天赋语言、非言语有机体、思想的非含糊性和不可表达性、信念划分等几个方面具体论证需要假定心理语言。本文对这些论证所面临的理论难题提出质疑。论文表明 ,福多的论证很难使人相信 :我们必定以所谓“心理语言”而不是以自然语言或口头语言进行思维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不同时代的语言有不同的习惯和规范。只有树立语言使用的标准意识和规范意识,才能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在阐述这种思想的同时,结合自己在长期的现代汉语和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所碰到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践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