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文言虚词“以”用法灵活多变,义项丰富细腻。1、作介词①表行为、对象“跟”: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②表工具“用”:  相似文献   

2.
释“X才”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同形同音的语素“才1”“才2”,都可以作为词根构成“X才”式合成词。“才1”有两个义项:①才能:②有才能的人。由义项①构成的“X才”有:辩才:辩论的才能。不才:<书>没有才能,常用作“我”的谦  相似文献   

3.
渲泄≠宣泄     
近年来,一些报刊中出现了“渲泄”一词。如“①“把‘那就是一只蟋蟀’放在每段的段首,反复咏叹,让那悠悠的乡思和绵绵的乡情,得以充分的渲泄。”(《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1期第30页)“渲”字只有两个义项:①小水。②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汉语大字典》)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渲”字条下也只收录了一个双音词“渲染”,而无“渲泄”。查“宣”的义项有五个,其中第二个义项为:疏导,且在“宣”字词条中列举了“宜泄”一词及两个义项:①使积水流出去。②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4.
继伟 《小学生》2013,(5):18
纠错:"身命"应改为"生命"。分析:"身",有6个义项:①身体,如"身边";②生命,如"奋不顾身";③自己,如"以身作则";④人的品格和修养,如"修身";⑤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如"车身";⑥量词,如"一身衣服"。"生",义项比较多,主要义项有:①生育,如"优生优育";②生长,如"生根发芽";③生存,如"起死回生";④生计,如"谋生";⑤生命,如"丧生";⑥具有生命力的,如"生物";⑦没有成熟,如"生  相似文献   

5.
翻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一个“敢”字立有三个义项:①勇敢,敢于。②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③副词,用于反问,有“岂敢”的意思。翻检其他工具书,所立义项也相仿。  相似文献   

6.
继伟 《小学生》2013,(5):18
纠错:"锋力"应改为"锋利"。分析:"力"有5个义项:①物体相互之间的作用,如"力气";②力量,如"脑力";③特指体力,如"大力士";④尽力,如"努力";⑤姓。"利"有6个义项:①锋利、锐利,如"利刃";②顺利,如"便利";③利益,如"利弊";④利润或利息,如"暴利";⑤使有利,如"毫不利己";⑥姓。  相似文献   

7.
刘娟 《现代语文》2004,(3):43-43
"拾级而上"指的是逐级登阶.大多数人习惯读作"拾(shi)级而上","拾(shi)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②收拾.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义项来解释"拾级而上"的"拾"都是不合适的,要想弄清"拾"的意义,我们先要明确一下"拾"的读音.  相似文献   

8.
"词"有四个义项:①"词"的本意是指摹绘物体形状或发声语气的字,后泛指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②说话、诗歌、文章、戏剧中的语句。③一种长短句押韵的文体。④有些地方通"辞"。如"辞赋""辞典"。"辞"有七个义项。①告别。如告辞、辞行。②辞职。③辞退。如:他被经理辞退了。④躲避、推托。如:推辞、  相似文献   

9.
“可怜”在现代汉语中是经常使用的词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义项仅有三条:①值得怜悯。  相似文献   

10.
秀,译自英文单词"show",展示、表演的意思。可做动词:秀出自己。可做名词:做秀、脱口秀(英语"talk-show"的音译,指以谈话为主要内容的节目)。淘,"淘"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义项:①用器物盛颗粒状的东西,加水搅动,或放在水  相似文献   

11.
说“非”     
在上古汉语中,“非”字除经常当否定副词用外,还经常用作否定判断词。 关于“非”的本义,《说文解字》释为“违”,是由鸟的双翅相背而会意①。古文中无此用法。《说文解字注》也未分析它的引申义。《宋本玉篇》、《宋本广韵》等都认为“非”有“不是”的义项②。朱骏声分析了“不是”与“违”这两个义项间的关系,他认为: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义教材《少年闰土》一文是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节选下来的。课文写景优美,场面生动,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课文。但我认为文中“项带银圈”中“带”字的用法值得商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带”作动词时,有以下几个义项:①随身拿着;携带。②捎带着做某事。③呈现;含有。④连着;附带。⑤引导;领。⑥带动,使动起来;引导。可以看出,“项带银圈”中“带”没有这几个义项。如果确要定为“随身拿着”或是“携带”的话,那么为什么用“戴项链”而不用“带项链”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戴”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  相似文献   

13.
“赞”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里有三个义项,均为语素义义项。从现代汉语的语言事实看,这个处理似不合适。①“帮助”较稳定,是语素义义项。②“称赞”已有单独当动词、形容词、名词使用的趋势,已经发生词汇化。③“赞体”应注为词义义项。  相似文献   

14.
《愚公移山》中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之句。“箕畚”,教材注释为:“簸箕,一种用竹蔑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注释不够准确,容易产生歧义。“簸箕”在现代汉语中有两个义项:①用来盛东西和簸粮食的器具;②用来簸粮食的器具。第一个义项通行于北方,第二个义项通行于南方。“簸箕”在北方兼有盛和簸的功能,用途较广;南方却只能簸或晒粮食,至于盛东西,则有专门的器具———撮箕。可见,“簸箕”在不同地区所指对象不同,词义有别。这就是南方同学不理解教材注释的原因。《列子》成书于战国时代。先秦时期,古汉语除少数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差点儿"有两个义项,分属形容词和副词。义项①标明是形容词,然而认定这个"差点儿"为短语更符合语言约定俗成和经济的原则;义项②分别从两种情况说明"差点儿"的用法,却忽略了第三种情况的存在,释义不够完整。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关于《过秦论》一文“而倔起阡陌之中”的“阡陌”和“即关而攻秦”的“叩关”的注释,我总以为欠妥。现提出几点看法,愿与同行们商榷。“教材”对“阡陌”的注释:“本是田间小道,这里指田野”。我认为还是把“阡陌”译为“道路”或“路途”更准确。理由是: 1.《辞源》3257页“阡陌”一词的三个义项分别为:“①田界,也作千百”、“仟伯”。②田间小路。③犹言途径”。174页“仟伯”的义项①则为:“田间小路”。这样看来,“阡陌”的三条义项,都没有离开“路”,而没有“田野”的意思。  相似文献   

17.
厕所的雅称     
溷“溷”是个多义词,《辞源》列有五个义项:①混乱:②混浊;③累,打扰;④猪圈;⑤厕所。轩“轩”有多个义项,《辞源》列有六个, 其中之⑤是“厕所的别称”。如汉刘熙的《释名·释宫室》:“厕……或曰轩。前有伏,似殿轩也。”  相似文献   

18.
说“混”     
庄宇 《现代语文》2007,(5):70-71
一、问题的提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认为"混"hùn有四个义项:①动掺杂:~合∣~为一谈∣两种豆子~在一起。②动蒙混:~充∣鱼目~珠∣你是怎么~进来的?③动苟且地生活:~日子∣~了半辈子。④副胡乱:~出主意。其中第三个义项的中心义素是[ 生活],基本上可以  相似文献   

19.
龙海平 《现代语文》2007,(5):122-122
关于"狂",《新华词典》(修订版)给出了四个义项:①发疯;精神失常。例:发狂。②狂妄。例:狂言。③纵情地、无拘无束地。例:狂欢。④猛烈。例:狂风暴雨。  相似文献   

20.
黄伯荣、廖序东两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上册第287页对多义词的基本义和转义的关系是这样说的: 多义词“几个义项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其中至少有一个义项是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地发展转化来的,前者叫基本义,后者叫转义。基本义是对转义而言的,并不一定都是词源学上说的词的原始意义”。 对这段话,笔者有不同看法。在此提出,谨与两位先生商榷。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具体讨论。 现代汉语中“肥”是一个多义词,其意义有: 肥 ①含脂肪多:肥猪;肥肉。 ②肥沃:这块土地很肥。 ③使肥沃:肥田粉;草木灰可以肥田。 ④肥料:积肥。 ⑤肥大:衣服袖子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