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量感对于计量单位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也对后续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需要通过有效教学策略助推学生“量感”的生长,最终让量感的培养水到渠成。文章认为,着眼于学生“量感”培养的数学教学,教师需要用适切实境,制造冲突,催生量感意识;利用具身实感,开拓视域,丰富量感体验;开展数学实验,拉长体验过程,让量感得到深度生长。  相似文献   

2.
罗建华 《新疆教育》2012,(14):34-34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教师所教的知识被理解,智力得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双培养。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3.
林海 《天津教育》2022,(14):180-182
<正>在一到六年级的数学课本中,关于“量”的数学知识有很多,从“元角分”“克与千克”“分与秒”到“图形面积”“角的度量”,都是量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量感”的培养。教师可以设计具体教学方案,开展“量感”培养为核心的课程。本文从数学概念学习的本质出发,指出数学概念和“量感”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继而以“量感”为主分析优秀教师课例,从丰富学生活动、设置情景合情推理、  相似文献   

4.
徐宁倩 《学苑教育》2023,(23):52-53+56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量感,即物体的大小、重量和长度,并运用数学知识对其进行精确的定量。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缺乏数学量感,尽管可以通过学习来了解测量单位间的进率,但是不能灵活地运用其来解决问题。这种现象值得广大教师关注,并在教学中注重“量感”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对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量感习题编制的探索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感是一种心智技能,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生发数感、在交流表达中培养数感、在活动体验中建立数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数感,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师的“教”是为了便于学生的“学”,“教”最终要落实在“学”上,学生掌握了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我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陈婷 《理科爱好者》2023,(1):215-2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了“量感”这一核心素养内容,再次丰富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数感和量感作为数学核心素养最为直观的两大因素,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质量。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对于量感等内容的关注度不高。新课程标准要求将量感的培养融入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进一步提升了量感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中度量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度量知识的教学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能力。在量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再深化实践认知,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帮助学生实现从量的理解到量的准确感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将从量感培养的意义着手,深入分析量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9.
郑晨 《天津教育》2023,(30):173-175
<正>小学数学教师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开展“量感”培养,不仅能够进一步落实素养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量感素养,还能促使他们发展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物体观察、物体测量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数学直觉,建立良好的数学量感,进而实现对事物属性及特征的精准认识。对此,为了使“量感”培养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从体验式教学视角出发,阐述教师通过开展情境体验、直觉比较、物体估测、迁移想象、实践测量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量感的具体策略。一、数学“量感”概述(一)数学量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量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量感.文章以“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活动带领学生真正地走进“量”的世界,通过对量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量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脱离传授知识另搞一套,否则培养思维能力就会成为“空中楼阁”。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的组织,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发展学生智力的阶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会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邹立坝 《天津教育》2023,(32):11-13
<正>量感是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学生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当前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缺乏量感问题,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对长度单位知识的理解程度制定可行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度量的本质,让量感培养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3.
量感是数学学科教学重要目标和任务,教师借助情境设计、实验组织、合作活动、实践探索、叠加尝试等学习手段,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量感体验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探索中形成量感认知。“公顷和平方千米”属于典型的度量教学内容,是训练学生量感能力的重要素材,教师在教学设计和组织时,要针对学生量感认知培养展开教程安排,以提升量感培养效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14.
“量感”是多种感官接触物体后形成的一种感性认识,具有具体、直观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量感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采用多层次的数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量感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数学,不如让学生动手动脑去“做数学”。“做数学”强调的是过程,要求重视知识的掌握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结果,强调“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力得以发挥,在学会与他人合作中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非常重要,只有说得清,才能理得顺,才能“学数学”。数学教学不应当只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说数学”能力才能使小学生的数学本质得以发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作者基于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并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量感的培养没有得到教材编者和众多教师的充分重视。因此,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切不可机械地照本宣科,应深入教材的内核,挖掘和拓展教材中所蕴含的价值,使量感的培养变得清晰可辨、鲜明具体、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8.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够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对数学信息的敏感度,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具有良好的数感对促进学生探究知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积极主动给的探究,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创设丰富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数学实践中促进数感的建立和发展,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沈亚 《理科爱好者》2023,(2):230-232
量感是一种数学思维意识,是促进数学与现实世界结合的关键要素。量感的培养,要注重体验与思考并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可感。对内,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具身体验,通过组织多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形成量感;对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去观察、比较、推理、建模等。量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正视学生对“量”的感知、体验,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相似文献   

20.
CAI 课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技术含量。“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活中的数学、学身边的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只有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设置并采用 CAI 课件,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调动学生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