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院校主导型产业学院是现有产业学院建设中最为主流的设置方式,是职业院校优化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双赢目标、融入区域经济战略定位的突破口。为实现人才培养效益、学校发展效益、企业产业共赢效益的统一,职业院校在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中必须坚定服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导向,助力职业院校内部“三教改革”的提质导向,突出社会服务及成果转化的效益导向。在实践中,职业院校要以现行政策为依据,明确产业学院的内外部组织地位,优化参与主体间的沟通机制,探索内部高效的运行机制,创新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共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是国家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共生度、融合度和适应度三个内涵表征维度,涉及职业院校、企业、教师、学生、政府与行业组织六个主要利益相关者。职业院校可围绕搭建产教融合工作组织架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机制、产教融合发展保障机制四个维度,与企业共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企共培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目标。浙江交通技师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通过探索“产、学、赛、用、服”校企协同育人路径,以期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培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由多元主体构成,是为区域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产业学院的组建应当遵循产业逻辑和教育逻辑,在组建时应避免将产业学院变通为职业院校二级学院或企业学院,也要避免教育规律屈从企业利益或者以企业文化代替学校文化。不断优化产业学院组建,需要将产业学院建立在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现代化专业群已经建成和高水平政校行企合作的基础上,需要强化组织、资源、机制等全方位的保障,实现政校行企多元主体的共建共管共享共治。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阐明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相互关系和产业学院五个主要功能的基础上,分析基于“三链共生、五维共育”的产业学院建设的意义,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产业学院建设的整体思路,从基础条件、机构制度、平台建设、人才队伍、评价机制等方面构建关键路径,并总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和学生创业等方面获得的成果,为今后职业院校示范性产业学院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产业学院是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型组织。从战略需要、企业参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转变固有人才培养范式三个方面探讨产业学院校企“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意义。针对产业学院师资队伍缺乏稳定性、产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定位不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任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等一系列问题,应从明确目标、规范标准、完善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找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行之有效的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对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三链”融合具有积极意义。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重塑质量评价和打破组织壁垒,为“三链”融合贡献力量。然而,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过程中仍面临治理模式尚待完善、统筹规划总体松散、独立发展能级偏低等掣肘因素,应建立办学市场化运行模式、构建跨学科综合教育体系、优化院校内部管理机制、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联盟,强力驱动“三链”高质量融合。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1月10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产业文化育人联盟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联盟将整合各方资源,构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组成的产业文化育人工作交流平台,探索职业教育产业文化育人的途径与方法,推广院校产业文化育人优秀成果,创新院校产业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全国职业院校产业文化育人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联盟将重点推进产业文化育人在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实习实训,以及教师产业文化素养提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教产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度,明确产业文化育人的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实践为例,指出了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要从学校、专业、课程和培养目标四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学校建设要体现厂中有校、校中有厂,校企一体,建成工厂式学院;专业建设要与学校自有产业、本地产业良性互动,做到产业促进专业,专业带动产业,办成产业式专业;课程开发上要根据岗位技能要求,按照教育心理学规律重排课程内容,形成技能式课程;从而实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良性机制,为企业更好更快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学院已成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重要载体。然而,相较于普通本科高校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有其独特的价值意蕴,其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存在的现实困境,建议在定位上突出适应性、在内容上凸显教育性、在机制中强调融合性、在治理中突破限制性,从而破解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各地各校均举办各类产业学院、企业学院、混合所有制学院等,通过诸多新型办学模式推动校企合作。为进一步探索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建设校企命运共同体,对产业学院的建设模式和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进行分析和阐述,突出强调其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潜力。同时,指出产业学院面临的管理、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特色专业课程研究工作的开展是推进我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工作质量及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但职业院校在特色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确,专业建设过度追求短平快,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同质化明显等问题。通过具体分析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和南宁学院的特色专业课程建设成功案例,认为职业院校应明确本校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以长线发展的形式加强当地企业与国外院校的合作,挖掘本校专业课程建设特色,促进“双高”背景下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产业学院作为一个办学实体已形成共识,而实体化运行是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发挥功能的基本形态。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行具有独立实体存在、主体协同作业、市场机制运作等基本特征。当前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在实体化运行中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学院的独立性遭削弱、多元主体的协同性遇阻碍、管理运行的市场化陷困境。优化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实体化运行,需要深化产权改革、提升产业学院独立性,优化治理体系、增强多元主体协同性,重构运行机制、推动业务活动市场化,让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在产权结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核算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孔庆荣  杜琳  曾军 《广西教育》2022,(15):32-35
本文阐明产业学院的内涵,分析教育部首批设立的15所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的现状,结合山东省和日照市区域支柱产业政策,对产业学院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建设和发展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的必然要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高地,但总体上依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出现具有很高推广价值的一般性模式;提出要遵循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大方向,兼顾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市场发展规律,建立政府、院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产业学院机制体制,构建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三实”治理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全方位深层次推进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任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现代产业学院的演变历程来看,我国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其功能与内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教融合建设方案。然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定位认识不清、缺乏“产业”元素、合作机制不健全、治理体系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为促进现代产业学院的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明晰现代产业学院的定位与建设理念,创新企业、行业多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机制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反馈体系,提高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师资团队的适配度,并形成促进它们之间有效联动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产业学院是国家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产业学院可以更好更快地培养技能型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从社会价值、产业价值、人培价值等三方面分析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逻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四重螺旋理论分析产业学院建设的理论逻辑;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双元课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打造联合师资团队、搭建服务产业平台、完善管理机制体制等6个方面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方法逻辑。技能型社会背景下产业学院建设的三重逻辑对于职业院校理清产业学院的建设价值、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公办职业院校产业学院的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混合所有制存在内在契合,借鉴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五会一层”治理结构,结合我国高校在实践中形成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构建形成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党委和董事会领导下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制”和“党委领导、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职业经理人负责、专家治学、民主参与”治理结构,对于公办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产业学院是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应扎根于联动保障的组建基础、厚植于要素完备的组织运行、服务于产教共需的职能定位、着眼于多方共享的建设成效。实证调研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面临组建基础保障不够有力、组织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基本职能彰显不够充分、产出效益评价不够多元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使然路径:保持政策投入的支撑性与持续性、保持保障的规范性与自主性、保持职能效益的共生性与共享性、保持评价的系统性与发展性。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政策虽已在各地各职业院校运行,但总体上仍处于初步实践阶段,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对现代产业学院的内涵、关键、根本、实质的精准把握和深度认知不够文章从四个方面梳理明晰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思路,以此助推职业院校和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产业学院是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与创新链“三链”融合最有效的组织载体。当前产业学院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还局限在“产业链—教育链”如何有效衔接阶段,关于如何突破机制、平台与师资困境,有效进入核心层促进“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仍相对缺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7个高水平专业群按照“一群一院一特色”原则,每个二级学院(专业群)联合N家行业龙头企业和1家知名研究院所组建“1+N+1”多主体产业学院,聚焦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产学研创”平台、“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岗课赛证”融通教学体系4个方面,打造了深度融合的全链路、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可推广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与建设部目前联合启动“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组织制定建筑施工、建筑装饰、建筑设备和建筑智能化等4个紧缺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在全国选择94所中等职业学校、7l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与各地702个企业合作培养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