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思想和人格品质的根基。教师应当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推动学生思想与文化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并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单元活动教学可从内容、方式、主体、过程等方面,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通过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统整性开发、教学方式的一体性实践、教学主体的全面性关照以及教学过程的综合性评价,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不失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尝试。周红梅同志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凸显政治学科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以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品位;在变革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校本课程中拓宽融入路径,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壁垒;从因课制宜、连贯性与系统化思维、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入手,以细化融入要求,准确把握原则方向。党中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要时代使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良好道德素养及人格修养的进阶提升。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60):136-138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积极地将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良好的育人作用。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创新的教学理念,并有效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努力抓住小学这个在人生当中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效地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实施良好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王秀兰 《学苑教育》2023,(18):14-16
在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育的举措备受关注,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使学生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养成道德品质,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通过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塑造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对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明建设都具有导向作用,并且与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植入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林玉清 《教师》2021,(9):61-62
小学生德育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为此,文章阐述了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四种方法:①把控整体效果,全面融入课堂;②找寻出切合点,做好有效结合;③走进学生心理,把握融入分寸;④课内外相结合,发挥育人功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不仅能给课堂增添“传统文化韵味”,还能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传承。  相似文献   

7.
方叶兰  杨佳思 《教师》2023,(10):3-5
近年来,红色文化和思政课程备受关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富有地域特色的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可以正确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但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较为有限。文章作者以“走进肖劲光故居,探访人民海军发展历程”为例,剖析教学实践课例的设计与实施过程,探讨湖湘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提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乡土文化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补充素材,促进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道德与法治课渗透乡土文化,有四个策略:乡土名人引路,树榜样力量;礼乐文化规范,树文明形象;家风家训指导,学做人道理;名人维权建模,增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具有较强可塑性,是培育道德品格的重要时期。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诗词、人物故事、文化经典和传统习俗等元素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人有德方立,国有德方兴。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小学阶段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小学阶段,教师要以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为核心,规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创新课堂教学范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道德与法治课堂“一四一”教学范式根据学科特点,科学安排教学活动,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相似文献   

1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有效融入时政热点,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时政热点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内容融合的必要性、原则、应对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群峰 《新教师》2022,(4):61-62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指导标准》中指出,课程目标应该是"形成文化记忆,增进文化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在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中,把地方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符合核心素养下课堂教学变革,是不断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途径之一.那么,如何把地方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使...  相似文献   

13.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深度融合,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实效,是高校实现育人功能的现实需要。通过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功能融入理论教学、开拓第二课堂阵地融入实践教学、挖掘新媒体技术资源融入线上教学,将有效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效果,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  相似文献   

14.
陈芳芳 《教师》2023,(24):9-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需要一代代人传承和弘扬下去,如何有效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近些年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的目标高度耦合。文章主要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路径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更有利于优化该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该课程教学资源,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思考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有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从而拓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论文着重于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注入浓厚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理解并感知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引领学生在情境化、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打造德育阵地、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深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理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根植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引导他们从小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郑志源 《天津教育》2023,(31):132-134
<正>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全面探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县域红色文化资源的具体策略,已经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全面丰富课程教学内涵、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和促进学生道德修养培养的主动选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全面重视课堂教学与县域红色文化资源融合的探索工作,以助力学生更好地发展。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入县域红色文化资源的意义和具体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严建斌 《甘肃教育》2023,(12):82-85
道德与法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传统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存在着课堂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应用思辨型案例教学,不仅有利于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敢于质疑的思辨能力,也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还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价值理念之一是立人。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在于具有人性,即道德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如自强不息、孝亲敬长、尊重他人等,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涉及与自己、他人、社会、国家及人类文明的生命关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传承文化精神、立德树人之有效途径,可通过品诗词之韵、悟典故之情、思人物之运等策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现形神俱佳之韵、内外兼修之美。  相似文献   

20.
王莉 《江苏教育》2023,(17):75-78
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小学主题班会课和道德与法治课具有融合的可行性,学科课程资源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德育效率、促进教师发展,并为立德树人提供借鉴。在“同伴交往”主题的班会课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的设计中,对交叉主题、教学素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可以将道德与法治课中的“知”迁移到主题班会课中的“行”,从而更好地达成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