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顾农:《建安时代诗—乐关系之新变动——以“魏之三祖”为中心》指出中国古代非仪式性音乐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本来是单纯的器乐演奏、徒歌(清唱)、但歌(清唱加帮腔)和带有局部伴奏的演唱,音乐和诗一向未能全程相配:这种情形到建安时代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曹操将自已的诗作  相似文献   

2.
由一系列的考证可知,“辞”“、赋”在上古都有特殊的涵义。前者指假物取类、长于修饰的文饰之语,后者指“不歌而诵”或“不歌而诵”的诗“。辞赋”的得名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不了解“辞”“、赋”的特殊涵义,对扬雄“诗人之赋”与“辞人之赋”的划分就不可能有一个透辟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弦歌"非指不配乐之清唱,更非专指歌《诗》歌《书》;《书》不可歌或可诵。《庄子.让王》"反琴而弦歌"之"反"非训"翻"乃训"返",无非表示重新近琴弦歌。《庄子》述孔子"弦歌鼓琴"处非指孔子同一时刻既弦歌又鼓琴,而是综述之义,是弦歌、弹琴活动的合称,其关于孔子弦歌与鼓琴、槁歌与弦歌的记述也不构成排斥性的矛盾或否定。孔子完全可以做到一边弹琴一边咏唱,且处陈蔡之围时如此弦歌更显他沉着镇定的心灵境界及乐以象德的情怀。司马迁关于孔子"弦歌"的记载不是来自《庄子》而是来自《孔子家语》等,《庄子》的典故不可信,司马迁也视之为"寓言"而不信。《墨子》中的诵、弦、歌、舞三百如《毛诗传》中的诵、弦、歌、舞,实是指音乐表演方式而非指诗歌分类。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非仪式性音乐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本来是单纯的器乐演奏、徒歌(清唱)、但歌(清唱加帮腔)和带有局部伴奏的演唱,音乐和诗一向未能全程相配;这种情形到建安时代发生一个大的变化,曹操将自己的诗作全程配以器乐演奏,成为所谓“乐章”,此事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汉王朝的衰微和崩溃,原先音乐机关保存的雅乐和俗乐都严重亡佚,在建安时代因诗-乐配合新方式而得到促进的音乐创新中,新的“清商三调”渐渐形成;到曹丕、曹睿的时代,新的“清商三调”全面确立,并在后来长期流传。建安诗歌创作的不少问题都可以由当时诗-乐关系的新变动得到某种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一、“赋”名来源于《诗》“六义”之“赋”“赋”,作为文体的一种,其命名的由来,一般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来源《诗》之“六义”;一是按《汉书、艺文志》所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这两种说法究竟何是何非,尚需作一番认真而细致的考察。《诗》之“六义”,一见于《周礼》,再见于《毛诗序》,其内容为曰风、曰赋、  相似文献   

6.
A读月,是我们不能忘怀的心灵之约。“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历来是文人学士们尊崇的人生乐趣。读诗中“月”,读月中“诗”,品评一下“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唐·张若虚)的怀想,或“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的景致。浮生若梦,忙忙碌碌“为稻梁谋”,能淡泊如是,夫复何求!不能想象,  相似文献   

7.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赤壁赋》里的名句。如何理解?课本这样解释:“朗诵‘明月’诗里‘窈窕’这一章。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为‘窈窕之章’。”意思很清楚,“明月之诗”就是指《陈风·月出》,“窈窕之章”是指“舒窈纠兮”那一章。吴小如先生在《读苏轼〈赤壁赋〉》中亦作如此解。吴先生在文中说:“此处写月未出而先用《诗经·陈风·月出》作引子,‘诵明月之诗’两句是互文见义,但有时这种互文见义的句子是不能前后互换的。因为‘窈窕之章’…  相似文献   

8.
文人与吟诵     
诗词吟诵是展现诗心、点燃诗情、表达诗美与感动读者的重要手段。 一字一音、一调一义的汉语,最宜于以灵活多变、抑扬顿挫的节律来表现诗词之深情、意象之大美。我国的诗词从来都是可歌可诵的,《尚书·尧典》上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上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永哥”就是“吟诵”。《文心雕龙·乐府》上讲:“诗为乐心,声为乐体。”诗是乐的灵魂,声音是乐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作为古代散文名篇,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众多的文选、教材所收录,但对其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句,各家的注释不尽相同。我们先列出较有影响的选本、教材上的注释:  相似文献   

10.
《汉书·艺文志》说:“赋者,古诗之流也。”刘向又认为:“不歌而诵谓之赋。”二者从不同角度说明诗和赋的密切关系。把诗和赋比较一下,便会发现“赋”是专取“诗”中六义(赋、比、兴、风、雅、颂)之一的赋的手法来体物的。但它又和诗有明显区别,是文而不是诗,诗“兴”多而“比”少,赋则“兴”少而“比”多。正如元代祝尧《古赋辨体》所说:楚辞虽有诗兴义,却已是风雅变体。而汉赋祖于楚辞,专取骚中赡丽之辞。这样,汉赋便形成了既有诗中赋的特点,又有骚中辞的特点的一种半诗半文的形式。这就  相似文献   

11.
先秦诗歌涵盖了诗、歌、谣、讴、辞、吟、诵、颂、铭、箴、言等种种形式。它们之间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又有着细微的差异。大体而言,它们有的属于“诗”,有的是“骚”,有的则归于“赋”的范围。因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骚”首先突破了如《诗经》十五国风重章叠句的特征而继承了“诗”副歌体的形式;其次是“赋”发展了“诗”独章的颂体式又借用了“骚”的结构,使“赋”与骚体诗有着形式结构的沿袭;最后在“诗”与“骚”的基础上,“赋”又吸收了问对散文结构特征与“诗”‘“骚”画境,从而形成了其后的散体“赋”与先前辞赋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我常想,要是编一本咏物抒怀的诗歌总集,恐怕最厚的一册当数咏月卷。古往今来,因月赋诗、以月入诗的作品数量之多,难以计数;而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咏月诗,则见于《诗经》。当年大文豪苏东坡于月明之夜,邀三五好友,泛舟赤壁,在万顷碧波之上,把酒临风,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是怎样的飘然若仙!这里所说的“明月”之诗,便是《诗经》中收录的《月出》一诗。千百年来,诗中有月月生诗,成为中国文坛一道奇特而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早在《毛诗序》的“六义”之说以前,荀子就有以赋名篇的作品问世。因此,荀子的赋其名称的命义不是取义于《诗经》的“六义”。从赋体的起源来说,“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赋者,古诗之流也”之类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荀子以赋名篇,取义于“不歌而诵”的含义,以与诗三百的入乐歌唱相区别。由于汉初贾谊作骚体诗却以赋名篇,造成汉代以后辞赋的混淆。  相似文献   

14.
诗歌、音乐、舞蹈在古代是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墨子·公孟》篇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可诵、可弦、可歌、可舞.诗、乐、舞三者的性质及其关系是: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乐记·师乙》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正义·诗大序》  相似文献   

15.
"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汉赋"命名的一个重要来源,然而"歌"、"诵"、"赋"并非同义重复。"歌"是对乐歌的表达方式,它具有旋律和曲调;"诵"即今所谓朗诵;"赋"和"诵"的共同特征是"不歌",其区别在于由不同的盲者朗读诗文。源于一种"不歌"的诵读方式,正好体现了"赋"作为一种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我们现代文化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项功夫。清代学者程廷祥先生认为:“古昔之于诗也,有诵有歌,诵可以尽人而学,歌不可以尽人而能也。”“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以教学的角度,在更深的意义上提出。“令学生吟随,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②循着这种途径进行朗读,可以使朗读进入更自觉的境界,可以使体会更深入,使表达更准确,使学生获得更大的美感享受。朗读,是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  相似文献   

17.
《左传》中的"诗以言志",指西周至春秋时士大夫在朝聘、盟会、享燕、祭祀等场合中,常常或歌《诗》、或赋《诗》、或诵《诗》、或引《诗》言志,微言相感。考诸《左传》《国语》中所载的歌《诗》事例及二书中所载的音乐理论,歌《诗》艺术有三个方面的审美效果:"美其声";"‘礼’化了的诗的乐章之义";"听音而知治乱,观乐而晓盛衰"。  相似文献   

18.
新诗的处境由来尴尬 ,但与之对照的歌曲却如火如荼地传唱。“诗”与“歌”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 ,在中国古诗中 ,诗就和歌一样 ,与音乐的关系非常密切。诗与歌在“音乐性”这一点上是可以相通的。借歌以传播诗 ,可以说是新诗拥有读者群的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远古祖先的心目中,“歌”与“诗”是同一种文学艺术。“诗”是“歌”的内容(文学形象),“歌”是“诗”的表现形式(音乐形象),它们彼此相依、相互融贯,如同语言中词的音和义。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一种歌咏的语言艺术,无“歌”不成“诗”,无“歌”没有“诗”。因此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诗人”这一称谓至少包括以下内涵:(1)自创并演唱诗歌的人;(2)自创或改编原创作品演唱的人;(3)只创作不演唱的人。而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激情为血肉、以语言为建构艺术、以歌咏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真情去激荡语言的美化,以歌声去撞击听众的和鸣,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过去,谈论先秦儒家诗学比较注重其伦理性内容,其实从孔子到孟子以致汉代的董仲舒,他们对《诗》的读解有比较浓厚的解释学思想。而这一思想是建立在春秋说《诗》“断章取义”的社会风气上的,当时赋诗者借《诗》言志,听诵者借诗以“观”志,这里的“志”是赋诗者所言之“志”,而非作诗者之“志”。赋诗行为的听者与诵者双方,所凭借的是“以类取,以类予”的思维方式,“类”即是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引譬连类与感发志意)。在战国时期赋诗的语境不再存在,孟子针对“断章取义”之不足提出“以意逆志”的说《诗》方式,但“断章取义”在说《诗》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故有论者提出“诗无达诂”的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