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踪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方式,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往往单一性的报道模式,难以全面地呈现新闻事件的整体过程。在追踪报道中,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事件的报道者,需要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来进行系统地追踪报道,以此来综合提升新闻事件的全方位、全面性报道,本文将以天津爆炸案为例,来阐述追踪报道的审阅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靖 《新闻与写作》2000,(11):23-24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追踪报道是每一个记者都需要掌握的一种报道形式。特别是一些突发性的热点事件或一时的热门话题,必要时,都可以做追踪报道。追踪报道搞好了,既可以牢牢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形成较大的新闻冲击力,又能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权威性。结合采访实践,我认为搞好追踪报道要注意选角度,抢速度,挖深度。 一、选取新闻的角度要新 所谓角度新,就是看问题和抓新闻的角度要与众不同,当然,前提是所找的角度必须有新闻价值,读者感兴趣也爱看。一个新闻事实产生了,特别是一个热点事件发生后,必然会有多家媒体来追逐和报道。这时…  相似文献   

3.
时下,许多报刊、传媒设置的“新闻追踪”栏目备受关注。追踪报道作为深度报道的一种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消息类新闻,属于“重型武器”,许多重大题材的报道,均借助追踪报道这一载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形成较大的新闻冲击力,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和权威性。记者在追踪事件的时候要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对新闻报道的整体要有个合理的安排,适当调整工作的重点。笔者认为,在策划追踪报道时记者在工作中应该注意三点:选角度、抢速度、挖深度,这样才可能做好追踪报道。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一些突发性的热点事件或热门话题,往往需要采取追踪报道的形式进行深入报道。追踪报道写得好,不仅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形成较大的新闻冲击力,而且还可提高媒体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系列报道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非事件性的,就是围绕某个典型事物或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比较系统或深入的报道,来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另一种是事件性的,就是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闻事态进行及时和连续的追踪报道。本文谈的就是后一种系列报道,《黄河新闻》中把它定为追踪报道。 追踪报道是大多数群众所共同关心的事,或者是具有一定新闻价值的和有社会意义的,它是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多次新闻的组合,是对新闻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作动态式的追踪式报道。它有很强的时效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地方报纸 《扬子晚报》 新闻策划 典型报道策划 追踪报道策划  相似文献   

7.
傅健 《新闻采编》2002,(4):40-41
近年来,新闻媒体都注意到了一种新的报道方式——追踪报道。由于这种报道方式故事性强、延续性好、可读性强,适于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可利用悬念吸引读者的目光,而广泛为各种媒体所竞相采用。然而,相对与其它单一形式的报道而言,搞追踪报道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操作上  相似文献   

8.
追踪报道能够有力地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抓住读者的心".眼下,许多报纸纷纷使用这一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新闻改革的加深,观众对连续报道、追踪采访一类的报道形式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黄河新闻》的忠实观众来说,追踪报道从来没有这样具有单刀直入的针对性,伸手可触的接近感。厕所问题、垃圾问题、三乱现象、打假活动,桩桩件件,无论巨细,只要具有潜在的新闻价值和普遍的社会意义,并且能够由小见大,由表及里地挖掘出特定的内涵,《黄河新闻》的触角便可伸向那里,然后通过层层递进的追踪报道,使事件水落石出或问题得到解决。由于这种报道和群众的生活实际贴近,又有较好的社会效果,所以,观众认为它“报得带劲”“看得上瘾”。为什么观众会有这样的评价呢?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正是《黄河新闻》追踪报道的整体风格和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张国栋 《新闻世界》2013,(8):227-228
本文通过对中央电视台两会期间新推的节目如《夏丹追新闻》、《两会百科》等的梳理,从媒介符号、新闻策划、新闻语态等方面对时政报道的新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今后时政报道要更加注重解读与理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张莺 《新闻实践》2008,(11):42-43
当以"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为特征和主要卖点的"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以完成的今天,各家媒体都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对同一新闻资源报道角度的争夺中,力求获得最佳报道效果。新闻资源的共享,使得新闻竞争的焦点由独家发现转移到独到的开发利用上,深度报道、追踪报道、连续报道等涉及新闻信息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的报道形式被媒体广  相似文献   

12.
《深圳:转租公房收入要“全部吐出来”追踪报道》是一次成功的策划,也是去年工人日报经济报道的亮点之一,社会反响很好。本刊特别邀请工人日报经济新闻部的同志及参与这一报道的记者、通讯员撰写了一组业务研究文章,与新闻界同仁交流,供大家参考。本刊曾反复申明:立足新闻实践探讨新闻理论,站在理论高度指导新闻实践。我们希望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编辑、记者,及时对成功的新闻实践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编辑部愿为新闻界同仁搭建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采访中有句名言:"在追问中逼近真相."而对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而言,则要在不断地追踪报道中,全景展示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把读者欲知而又未知的"台前幕后"的真相告诉读者.本文从笔者对一只大熊猫10余年的追踪报道过程入手,介绍了采访过程,重点讲述了三个"贴心"故事,同时对追踪采访报道进行了总结提炼.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主攻新闻,是当今报纸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如何加强报纸的新闻性?笔者以为,除了加大新闻容量之外,增加新闻追踪报道,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我们深挖新闻素材,升华报道主题,也有助于转变记者的采访作风和提高记者识别新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滚动报道(西方有人称之为“running stories”)是连续报道的一种,它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对某一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这种报道要求记者追踪重要事件或引人注目事件的进展,不断把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或围绕新闻事件不断挖掘到的新信息传递给受众。 一般情况下,记者要等新闻事件结束才写消息,而滚动报道则要求记者及时地对新得到的情况加以报道。滚动报道对于能够在短时间内不断重复播发的电子媒体(如电视、广播和网络)来讲更加适  相似文献   

16.
席文举  薛洪 《传媒》2002,(4):27-28
“新闻活动”就是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发掘新闻事件社会效益的同时,利用新闻事件潜在所涉及的经济领域或经济事件,对某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追踪报道,以期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对该事件所涉及的经济效益进行挖掘,最终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现就报纸在从事“新闻活动”时,如  相似文献   

17.
传媒,你没有责任吗?——疯狂追星的传媒责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3月29日,一条社会新闻登上了许多大众化报纸的要闻版头版及娱乐版。传媒不惜用浓重的标题和整版的篇幅向公众讲述这样一条新闻:3月26日凌晨时分,兰州一名退休高级教师因为女儿没能单独与苦追了13年的偶像刘德华见面,在香港跳海自杀。紧接着,从3月30日至4月6日,许多传媒派出庞大的记者团队,对这条社会新闻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追踪报道。随后,“杨丽娟疯狂追星,老父跳海自尽”系列报道,再次占据各大众化报纸要闻版、社会新闻版及娱乐新闻版的重要位置,引导公众去关注。  相似文献   

18.
本次雅典奥运会是8月份新闻的制高点,国内同行无不倾其资源,力求在追踪报道这一最吸引眼球的新闻事件进程中,彰显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 <羊城晚报>的体育报道特别是奥运报道历来是其强项.自80年代复刊以来,历届奥运都有派出最强的记者阵容予以报道,已形成传统优势.  相似文献   

19.
龚宇 《新闻窗》2008,(1):95-96
在当今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经济建设取得的每一项成就,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都是众多媒体备加关注、追踪报道的焦点。如何提高经济新闻图片的报道质量,让经济新闻更好的体现经济发展规律,服务百姓生活,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专题报道是对现实中具有典型意义和新闻价值的社会人物、事件、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记录、调查、分析、解释和评述,深入系统而又生动反映其发生发展和结果及影响的全过程,揭示主题的深刻意义。这种报道类似报纸的通讯这一新闻体裁,是各大门户网站追踪报道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