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以“探秘馒头中的膨松剂”为项目主题,开展高中化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的教学。学生通过完成“了解生物膨松剂”“认识化学膨松剂”“改良和设计膨松剂”等三个项目任务,掌握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构建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同时培养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教材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相关的内容,认为应设计对比实验来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分析了相关实验的设计,认为实验设计还有创新的空间.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及教师在教学时遇到的困扰问题,认为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相关实验的创新必须解决教与学的问题.通过对比实验教学,学生能较好地领悟物质化学反应原理、了解科学探究方法.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创新实验演示并进的多种实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周晓萍 《考试周刊》2011,(6):177-178
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第56页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科学探究,其中之一是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科学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此反应比较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的速度,从而说明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钱琳璐 《化学教与学》2022,(22):63-65+62
初三复习课中,大多教师以习题巩固知识点,学生常深陷“题海”无法自拔,缺少对化学在生活应用的关注和亲身实践。“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课堂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及生活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针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内容特点,设计了自主学习课、延伸学习课、实验课完成教学内容.自主学习课学生自学Na2CO3及NaHCO3的性质并列举二者的鉴别方法;延伸学习课由学生展示实验原理、预期现象及结论;实验课由学习小组完成鉴别方案的具体实验步骤设计并实施.  相似文献   

6.
在苏教版必修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的实际教学中,笔者曾在该课中提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比较:①请设计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鉴别2瓶失去标签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实验方案.判断某包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并按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演示实验);③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的固体成分可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在苏教版必修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的实际教学中,笔者曾在该课中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比较:①请设计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实验方案,判断某包白色固体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并按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演示实验);③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的固体成分可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8.
利用注射器、真空采血管、中药液吸嘴袋等医疗用品创新改进“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碳酸钠、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实验”“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吸热反应”。改进后的装置操作简便,实验现象明显。改进后的实验方案适用于学生的分组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直观感受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本体的感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达到知识本体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苏教版必修I《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应用》的实际教学中,笔者曾在该课中提出3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比较:①请设计尽可能多的实验方案,鉴别2瓶失去标签的碳酸钠、碳酸氢钠固体;②请设计一个最优化的  相似文献   

10.
一、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实验的困惑及探索 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关于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对比实验,通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的对比从中揭示碳酸钠、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所学的知识。但笔者根据教材中介绍的药品用量和操作方法做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粉末与盐酸反应的对比实验时,总觉得二者的反应速率实在难以区别,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用量,对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和向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容器中注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别作了实验探究。结果发现,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注入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易析出碳酸氢钠晶体。作为课堂演示实验,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其反应原理及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的物理性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耗时短,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22):71-72
了解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钠的化学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运用对比实验方法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碳酸钠、碳酸氢钠是钠的重要化合物,通常用稀盐酸来鉴别两者。新课程苏教版化学1教材中设计了简单实验用于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差异。但是,笔者认为该实验有以下缺点:①装置气密性不易检查,可能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②没有明确试剂碳酸钠溶液以及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因此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受到研究者质疑;③浓盐酸易于挥发,且浪费原料;④不易做到同时将两胶头滴管中稀盐酸挤入试管。  相似文献   

14.
“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这一教学内容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要想让学生对这一内容掌握得熟练,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原本的“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实验教学方案,以便于最大限度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文选择具体的题目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求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一个重要的学生探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要让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各种性质像的条件外,还要通过实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镁的提取及应用”选自化学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的第二单元,本节课以海水资源为背景,在“工业生产—性质探究—社会应用”的线索下,首先从海水中提取镁开始让学生了解工业上制取镁的步骤,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完成镁的性质的学习,最后归纳出金属镁用途。  相似文献   

17.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能通过实验研究碳酸钠的性质,能通过实验对比研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并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易容  包义才 《化学教与学》2023,(14):77-80+97
利用课后小实验设计一个项目“自制汽水”,选取学生生活中很喜欢的不同口味的碳酸饮料的配置与检验过程,通过预规划项目、规划项目、配置汽水并检验其性质提交探究报告等任务,建构物质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在实验探究中运用分类、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基于事实进行证据推理的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相关化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酸碱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对饮料的选择有所判断,了解长期饮用碳酸饮料对身体的危害,学会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9.
李健荣 《化学教与学》2023,(6):11-15+67
“四重表征”模式是让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和曲线四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化学,是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探究盐酸与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的教学为例,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四重表征”模式的运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思想,设计实验活动来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教学进行分析、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