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了TiO_2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综合性实验,分别合成了无掺杂、Fe掺杂和Cr掺杂的3种锐钛矿型Ti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材料的晶型结构和光响应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3种材料的光催化分解水产氢活性,通过气相色谱法对产氢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综合性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光催化学术研究前沿,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又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远国  谢萌  许晖 《考试周刊》2015,(46):129-130
本实验设计将科研实验转变为综合化学教学实验。(1)采用煅烧法制备g-C3N4光催化剂;(2)通过红外(FT)光谱、X-射线衍射(XRD)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光谱、元素分析(EA)等测试手段对g-C3N4组成、结构进行分析和确定;(3)以亚甲基蓝染料为目标污染物、氙灯为模拟太阳光的光源,考察催化剂g-C3N4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活性。通过本实验,学生学习光催化的基本知识、煅烧法制备催化剂、材料的常用表征手段,以及光催化材料降解污染物能力的考察方法。实验涉及多个学科知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型实验。以钼酸钠和硫脲为原料,硅钨酸、四丁基溴化铵、草酸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光催化剂二硫化钼纳米片。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光催化性能测试研究制备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设计实验将材料合成技术、材料表征、催化性能测试等专业知识贯穿起来,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与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综合研究性基础化学实验——对甲醇具有快速变色传感响应的Co(II)-框架材料(Co-MOF)的制备及表征。制备、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理论解释过程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金属有机框架这一科研前沿领域,培养并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热情。该综合实验兼具无机制备与仪器分析部分,现象清晰、易于观察,理论与实验现象关联密切,可作为化学类本科生综合研究性实验开设。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晶型的TiO_2粉体,以甲基蓝溶液为降解物研究TiO_2粉体的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475℃以下时可以制备出纯锐钛矿相TiO_2粉体,550℃以上时可以制备出纯金红石相TiO_2粉体。混晶TiO_2粉体的光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纯锐钛矿或金红石的TiO_2粉体,混晶比影响TiO_2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当合成温度为475℃(金红石相含量为25%),得到的TiO_2粉体光催化活性最好。该实验可以作为电子材料专业课的综合实验,使学生充分掌握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微粉的合成工艺以及熟悉常用的分析手段。该实验简单易行,利于分组操作和综合分析,可有效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强化学生的"碳中和"理念和科研创新能力,文章设计了过渡金属硫化物基光敏剂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综合型教学实验,并通过大学生创新实验形式对该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结果表明:通过对近红外光催化剂制备、结构和光化学性质表征及性能评价等多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光能的魅力;通过探讨光催化过程中选择性氧化的机理,加...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采用沉淀法制备Ag/AgCl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光谱对Ag/AgCl结构进行表征;以大肠杆菌为目标污染物、氙灯模拟太阳光的光源,探究催化剂Ag/AgCl光催化杀灭水体中细菌的能力,结果表明Ag/AgCl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快速杀灭细菌。该实验提供了杀菌的新方法,可让学生学习光催化的基本知识,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材料的常用表征手段,以及光催化剂杀菌能力的考察方法。该实验过程涉及知识面宽,理论与实验结合,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及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8.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前沿动态知识,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科研环境,探究更深入的生命科学领域。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学科前沿技术和进展为导向,分别探讨在理论、实验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指导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硫化镉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综合实验,该实验涉及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以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学科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以典型光催化剂CdS为例,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剂,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CdS。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等手段对CdS进行表征。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实验,比较采用不同溶剂制备的CdS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溶剂合成的CdS光催化性能最佳,产氢效率是以水为溶剂合成CdS的10.97倍。  相似文献   

10.
光催化固氮是目前光催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该文利用自组装法合成了2D/3D MoS2/HTCN光催化剂,并通过XRD、XPS、SEM、TEM、UV-vis DRS、PL和EI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的条件下,进行了光催化固氮的测试,通过控制变量法对合成氨的氮源进行了研究,并对光催化固氮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该实验包含了多种材料的制备以及测试工作,综合性强、新颖性高,不仅能培养学生在催化剂合成和表征方面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发展前沿,并能综合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学科前沿为引导,设计了"高分子纳米材料制备"的研究型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准备、材料制备和表征、结果分析讨论。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活性聚合机理和自组装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热情,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综合性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催化及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研究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为了让化学类本科生了解和掌握光催化原理和催化剂的制备,在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关于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的实验,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等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立英  李夜平 《考试周刊》2013,(58):152-152
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的WO3/g-C3N4杂化材料的合成及结构、性能表征实验,即采用煅烧法制备WO3/g-C3N4杂化材料;运用FT-IR、XRD、UV-Vis等表征材料的结构;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考察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旨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杂化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无机化学、材料化学、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g-C_3N_4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性能分析的科学研究型综合实验。通过简单的一步煅烧法合成了α-Fe_2O_3/g-C_3N_4纳米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在模拟可见光照射下,通过测试模型污染物罗丹明B(Rhodamine-B,RhB)的降解程度来考察其光催化性能。实验设计简单易行,涵盖了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性能评价等多个知识点,便于学生了解光催化领域的学术前沿,掌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熟悉大型仪器的使用步骤,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尹盛  夏杰祥  许晖 《考试周刊》2012,(54):136-136
微型化实验是现代实验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作者设计了一个简单易行一步法合成MCNT/BiOCl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并以此负载型光催化荆以罗丹明B为模型化合物、氙灯为模拟自然光光源.探索了其光催化性能。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的表征分析方法,以及环境污染物降解处理方法。实验内容涵盖材料化学、环境化学、无机材料合成、仪器分析、光催化性能测试等方面。实验内容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网表面制备了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氧化电压对TiO2纳米管形貌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对样品的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分析样品的光学性能,以罗丹明B作为降解对象研究样品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电压条件下制备的TiO2纳米管均为无定形态,电压为20V时制备的TiO2纳米管光催化性能最佳,对其进行热处理可提高其光催化性能。该实验可操作性强,内容涵盖了材料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测试等多方面知识点,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液相沉积法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了TiO2/SiO2复合薄膜,利用UV-Vis、XRD和SEM等表征手段对薄膜的透明性、物相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紫外光照下,通过薄膜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评价了沉积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制备的液相沉积膜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提升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设计综合实验"钼酸银/溴化银/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实验通过水热法合成钼酸银球状晶,根据溶度积常数的差异实现钼酸银-溴化银的原位复合,再引入感光技术在二元复合材料表面进一步沉积纳米银颗粒,利用单质银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显著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性质。该综合实验将复合材料制备、性能研究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通过模拟科研全流程,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素养,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溶胶-凝胶法,以硅胶为载体,制备了掺铕TiO2纳米光催化材料.重点研究了钆钛比、焙烧温度及镀膜次数不同时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对甲基橙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试验来评价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实验表明,其最佳铕钛比为1.0%,焙烧温度为550℃,镀膜次数为2次.  相似文献   

20.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硝酸铁为杂质添加剂,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掺铁TiO2粉末。通过改变各原料的配比和实验条件对凝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并以甲基橙溶液为目标降解物,在紫外光下研究了不同掺杂量和不同锻烧温度的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掺杂量为0.01%(摩尔比)、煅烧温度为450℃的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