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视觉”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表征.凸显着其霸权力量.文化转型已成为一个异常显著的问题。所谓“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即指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逐步向以影像为主导的视觉文化转变.支配并主宰着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2.
子乐 《中国编辑》2007,(2):95-95
当代文化正在经历从印刷文化到视觉文化的“视觉转向”。相对于印刷文化对读者的文化水平有基本的要求,视觉文化时代通过电子影像来传播信息,从而使得没有受过教育、不识字的社会群体也能进入文化传播的圈子。在所谓的“视觉文化”时代,“读者死了”,但是“观众”们却依然“活着”。视觉文化中的人们并不都是电子游戏和电影的被动消费者,他们依然存在着对“内容”的渴求。因此,视觉时代的职业读书人便应运而生了。同经典名著的影视作品相比,“百家讲坛”的教授们所做的工作是“替”观众们看书。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甚至“浅入浅出”的解读,满足了观众们对阅读的渴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下半叶以来,"视觉"作为整个社会文化的表征,凸显着其霸权力量,文化转型已成为一个异常显著的问题。所谓"视觉转向"或"图像转向",即指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逐步向以影像为主导的视觉文化转变,支配并主宰着人们的审美理念和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4.
本文重在论述图像传播研究与文化转向之间的关系。详尽阐明了当今图像研究兴起的重要背景——"文化转向"的内涵:是以视觉为中心的转向,视觉事物成为文化建构中的关键,图像成为传播知识和建构文明社会的重要媒介,建构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想像及认知/想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被重新发现的"图像"的作用、地位和本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最后就图像与文本的关系进行了阐释。本文认为,图像已成为现代传播中一种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生产力,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文化力量。开展图像文化传播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强化传播效果,拓宽文化研究的领域等方面都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徐沛 《国际新闻界》2013,(3):124-134
当前人文研究中出现的文化转向起源于对文本的重新认识。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近代画报出现并风行于清末民初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图像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也是某种观看方式的载体。近代画报图像所承载的新的观看方式意味着新的看与被看的关系。这种新关系对于理解中国的现代转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现代性在大众传媒中的表征。本文认为,从视觉文化角度关照近代画报,探索图像表征现代性的诸多可能,研究画报对普通读者所具有的教化功能,将有助于新闻传播学界在人文学科文化转向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近代画报图像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对理解当前各种层出不穷的视觉文化现象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播媒介是文化发生的场所,当人类经历了印刷媒介、影视媒介之后,网络媒介的出现,使视觉文化从摹仿、复制阶段进入虚拟阶段,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网络视觉文化。网络视觉文化是信息时代的产  相似文献   

7.
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似乎越来越迷恋电视、电影等媒介所营造出来的图像世界。文学作品也在商业大潮的裹挟下,与影视产业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既有格局之变,也深刻影响到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接受方式,形成了由意象到形象的"图像转向"。中文师范生要对这些文化趋势保持敏锐的触角,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出发,适应影视资源介入阅读教学的可能,培养基于媒介素养的文学作品改编剧鉴赏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鲍德里亚的拟真理论为我们理解当代视觉文化传播所缔造的审美化生存提供了一个绝佳视角:形象界使我们面对无数将现实幻化的拟像模型,这些拟像模型成为了人们知识、经验及生活价值意义的主要范式,因此现实正在成为一个审美化的过程,视觉文化的形象传播也成为一个审美事件:在此,审美的含义是在虚拟性和可模型化的意义上而言的。视觉不再是我们沟通真实的渠道,美割裂了自己和真理连接的可能;想象界的虚幻快感进而消磨了人们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与改造的能量。由此,形象狂欢所生成的审美化生存不仅成为一种遮蔽本真现实的媒介,而且成为了对主体实施控制的规训机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络Web2.0技术(思想)的勃兴,用户提供内容结合"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视觉文化的转向。本文详细探讨了这种转向在哲学、文化学意义上的存在性,并建构了其"逆动性"与"迷失性"的视觉特征。文章还从传播学角度研究了一些网络传播现象,尤其是传统议程设置基于新媒体的转型,重审了"作者论";进而产生了对于今天泛媒介环境中人们视觉行为扁平化、荒漠化以及经验无力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当代文化研究从大众文化转向媒介文化与大量的新媒体现象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从大众文化转向媒介文化的过程中思维范式的转变就成为其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探讨了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文化研究思维范式的转变,主要从理论生成语境的变迁、媒介融合影响下的文化融合、从生产批判到消费至上的转移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媒介文化由二元到中立的思维范式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的阅读史也是一部媒介变迁史,每一次媒介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带来阅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进而影响到文本的创作、形态和接受.文章在符号学理论视阈下,认为移动阅读用户文本呈现出三个转向:一是文本创作从封闭转向开放,二是文本形态从单一转向多维,三是文本接受从审美转向消费.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8,(1):60-66
通过把对受众的研究置于媒介形态变迁下的复杂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本文试图厘清近几十年来受众研究范式发展的整体脉络,考察受众研究的转向并回应女性主义的批评。本文强调意识形态和文化因素对女性受众研究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但同时也指出政治经济因素的重要性,必须以多因素的和更具综合性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女性受众。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变迁,如互联网的出现、媒介全球化的加快,凸显出女性主义受众研究的二难困境:是应该批判性别意识形态还是应该尊重女性的愉悦?这一切都显著地促进了女性受众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转向,人们开始试图瓦解被动/主动、文本/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努力寻求一种比文本分析与文化研究更有价值与更有发展前景的女性受众研究新范式。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时代以批量生产复制的图像内容宣告一个新的视觉文明的到来,我们正从一个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图像为中心的文化过渡.现代社会日益被图像和符号所包围,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以影像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媒介加速了这种效果的释放.电视不仅担负着视觉文化的传播者角色,也是建构者和缔造者.视觉影像塑造了一个媒介主导的现实和电视构筑的文化,图像传播表征了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图像成为建构和理解当下社会文化状态的必然手段,成为构成文化中群体的主导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田娇 《出版广角》2018,(1):71-72
VR视频的风靡将人们从传统的语言叙事转向视觉呈现,它所代表的视觉文化着重于人的感官,通过技术手段使人们沉浸在虚拟世界里,并创造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沉浸式传播.以沉浸式传播为主导的视觉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读图文化的升级,它会影响人们理性思维的能力,使人们沉浸在虚拟现实中,失去对真实世界的判断和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媒介融合加速了视觉文化转向和景观社会的形成,并带来诸如视像霸权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中,需要加强视觉共同体的打造,加强关键视像的处理,建立基本的视觉伦理规范,来彰显影像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DV作为一种新的视觉媒体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它所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技术层面。围绕DV所展开的活动不断增加,其影响波及众多文化领域,特别是它与人们日常生活、与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融合正成为一种特殊的潮流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从营销产品到新媒介DV原本只是一种数字新  相似文献   

17.
俞秋萍 《新闻窗》2009,(1):36-37
米尔佐夫在其《视觉文化导论》一书中提出:“是视觉而非文本正在日益成为我们了解当代世界的主要方式,由戴安娜王妃之死引发的国际性媒体事件,它标志了一个全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在信息过剩的时代,人们面对信息时会不自觉地选取视觉化符号。基于这样的时代环境,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媒介视觉化理论,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岭南文化的传播经历了从单一扩散向复合传播的路径转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阶段梳理、探讨岭南文化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式,总结岭南文化的传播脉络和规律,即传播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转向、传播渠道由单一媒介向多元媒介转向、传播内容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向、传播环境由时空依赖向文化依赖转向,以期为推广岭南文化、提高岭南文化影响力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改编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出发,可以把1960年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出品、李翰祥导演的《倩女幽魂》,视为对蒲松龄《聂小倩》的跨媒介改编和对“传统”的重新阐释。作为“南来文人”,导演李翰祥所处的历史脉络,与《聊斋志异》的文学文本和跨媒介改编后的影像文本之间,充满了深刻的互文关系。影片《倩女幽魂》制作所借助的媒介、语言、修辞和文化氛围,构成传统文学文本的影像化再阐释的基本依托。影片《倩女幽魂》映射出20世纪中期中国香港一代知识分子,通过重新阐释中国传统,从文化心理和身份认同上坚守中华血脉,来对抗殖民压制的无意识。  相似文献   

20.
人们对图像的喜爱源于人类自古以来对视觉的偏爱和依赖,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视觉传播大行其道.此议题通过聚焦媒体的图像报道文本发现,媒介技术制造的形式上视觉化和文本表达浅白化的泛视觉化图像,除了能迎合大脑的认知惰性以外,别无其他.要使图像符号具有语言、文字所不可比拟的话语构造力量,使受众从感观意识上升到理性认知,视觉修辞的基本策略是在图像符号中植入带有集体无意识的原型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