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全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沈丽萍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母亲. 沈丽萍是个画家.她为了学画,不仅上了大学,还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她买了许多书籍,参观了数不尽的画展,听了数不尽的学术报告.可是她从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也应该花时间,直到儿子12岁时遭遇空难,导致身体严重残疾之后,她才开始真正学做母亲.  相似文献   

2.
读过一篇题为《纸篓与墙》的故事。两个母亲的儿子打小都喜欢画画。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面墙,凡是儿子画的画,她都把它贴在这面墙上,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就让他们欣赏她儿子的画,因此收获了许多的赞扬;另一位母亲给儿子准备了一个纸篓,她对儿子说,你画的所有的画都将被扔进这个纸篓里。第一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成功地举办了一个画展;第二位母亲的儿子10岁时  相似文献   

3.
"孝"子     
瞧!这幅漫画可真幽默。在一所 医院里,301病房里躺着一位年过六 旬的母亲。她的双眼深深地陷了下 去,原本光滑的脸上已被岁月刮出了 痕迹,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她头上绑 了一个粗粗的绷带,绷带上还沾着一 点点鲜红的血。病房旁边站着一个穿 着整齐,十分帅气的小伙子。小伙子 虽然是她的儿子,儿子来看望母亲。 只听他冷冰冰地说:"娘,吃点野菜 吧,没上农药!"他的另一只手躲到身 后,手中拿着一根香喷喷的腊肉。香 气迷漫在整个病房中。 这幅漫画是讽刺那些不孝顺父  相似文献   

4.
许多家长总喜欢向孩子显示自己的强大,他们认为强大才有威信,而生活却告诉我们: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首先源于父母的“示弱”。听说过著名教育家卢勤的教子故事吗?儿子4岁的时候生病发热,卢勤带儿子去打针,针刚扎进去,儿子“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卢勤见儿子哭了,自己也忍不住流眼泪。儿子立即不哭了,他问母亲:“又没扎你,你哭什么?”母亲说:“妈妈胆子小,看见你一哭,就害怕。”儿子立即逞起了英雄:“嗨!你们女人太胆小。算了吧,以后你甭进去了,我一个人进去!”第二天,儿子真的一个人走到护士面前,大声说:“你扎吧,我是警察!”把卢勤和护士都…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位母亲教子的故事,读后感到它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这位母亲的儿子特别调皮,生性好动,在课堂上东张西望从不安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排名一直靠后。几乎每次开家长会,她都会被“点名”留下。开始她开完会后对儿子如实相告,但儿子听多了也就“皮  相似文献   

6.
呵护梦想     
许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有一家人吃过饭后,年轻的母亲正在厨房洗碗,她才几岁的儿子独自在撒满月光的后院玩耍。母亲不断听到儿子蹦蹦跳跳的声音,感到很奇怪,便大声问他在干什么。天真无邪的儿子大声回答:"妈妈,我想蹦到月球上去!"这位母亲并没有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责怪孩子不去学习,只知道瞎想,而是说:"好啊!不过一  相似文献   

7.
一天,母亲为正上高一的儿子收拾房间——母亲:抽屉里清出"情书"儿子补课去了,母亲帮儿子清理书桌。书桌抽屉里有个鼓鼓的塑料袋,出于好奇,母亲打开塑料袋,发现里面有很多信件。她随手一翻,发现这些信都是同班的一位女生写给儿子的"情书"。粗略一数,大约有60多封。按时间推算,儿子与这位女生"接触"应该有好几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许多母亲掏心挖肝爱自己的子女,然而却得不到子女的理解。妻就是这样一个人。打从儿子呱呱落地之时起,她就像一头不知疲倦拉磨的驴,不停地围着儿子转。她脾气躁,我性子温,她整天对我吼声不断,但对儿子却“闪耀着母亲的光辉”,从未见她大声呵斥过。孩子从上幼儿园到...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母子俩相依为命。母亲每天起早贪黑操持着这个家,刚上中学的儿子也很懂事,从不让母亲为他生活和学习操心。  一天放学回来,儿子眉头紧锁,闷闷不乐,晚饭也没吃几口。细心的母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了?"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都骑自行车上学,只有我一个走,常常迟到!"母亲看着枯瘦如柴的儿子,每天往返20多里路。眼睛不知不觉地湿润了,她犹豫再三,还是将儿子叫到跟前,庄重地从衣柜中捧出一个小木箱子。  从记事时,儿子就看见母亲每天将这只箱子捧来捧去,每逢过年还要贴上"招财进宝"。但箱子…  相似文献   

10.
王国军 《高中生》2008,(8):61-61
母亲带着儿子去爬山。在山顶,儿子指着那穿梭的缆车说:"我也想去坐坐。""好的,"母亲朝儿子笑,"不过你先等等。"女人早就准备好了,女人有恐高症,她从包里摸出药和水。儿子问:"妈妈,你在吃啥?""一颗糖。"母亲说。儿子也想吃,母亲笑着回答:"那是妈妈的专用糖。"儿子也笑了。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母亲下岗了,她没有勇气把真相告诉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原因之一是,她觉得这事太"残酷"了,怕儿子经受不住这种刺激;二是怕儿子知道母亲下岗,认为是没有本事,会瞧不起自己,从而丧失了在儿子心目中的威信;三是儿子快要参加升高中的考试了,怕影响他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看似平常,但又发人深醒的文章。一位母亲,在家长会上不止一次听到老师对儿子的批评,从幼儿园到高中,她没有听到过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的确,她的儿子并不聪明,但是,她没有在儿子面前批评他。反而是鼓励他,对他表示赞许,这位母亲无疑是伟大的。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讲给我听的故事.古时候,一位年轻的母亲,准备给刚刚上私塾的儿子做一双虎头绣花鞋,儿子知道后高兴得手舞足蹈:"要穿新鞋喽,要穿新鞋喽……"隔了些日子,儿子问:"绣花鞋做好了吗?"母亲答道:"快好了.孩子,你到场上帮娘把那堆谷子摊晒摊晒."儿子应了一声便跑出去了.  相似文献   

14.
爱的盛宴     
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家,母亲盼呀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成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已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  相似文献   

15.
韩得学 《甘肃教育》2009,(11):41-41
最近读报,一位母亲成功教子的事例发人深思。文章记叙了一位母亲三次参加家长会的情景。儿子因为智力一般学习很差,而且行为习惯多有挑剔之处,这位母亲每次都受到老师的批评,但每次她都以自己发现的优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比以前进步了。”高中毕业,儿子把一张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交到母亲手里时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的鼓励让我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一些成功的名人背后无不站着位成功的母亲——在他们幼年时,母亲给予的诱导和教诲。大发明家爱迪生便是一例。爱迪生的母亲南希很了解儿子的个性,每当儿子对某些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她总是不失时机地对儿子提出的各种问题,耐心而又细致地给予启发诱导,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失去父亲,儿子却被母亲溺爱1981年,李兰生下了儿子江明。虽然家里经济不富裕,但李兰却不肯让儿子受一点的委屈。小明上幼儿园时,看到小朋友有变形金刚,就吵着要买。李兰为了哄儿子高兴,硬是咬着牙花了半个月工资给儿子买了一套变形金刚。为此,她几个月不吃早点,中午在单位买最便宜的菜,连双新袜子都舍不得买。但看到儿子那开心的笑脸,她就觉得比吃了蜜还甜。然而,好景不长。小明7岁那年,父亲在去天津出差的高速路上出了车祸,当场死亡。为了儿子,李兰强忍悲痛。料理完丈夫的后事,并把单位补偿的3万元用儿子的名义存进银行。她把存折压到了衣…  相似文献   

18.
当母亲听到15岁的儿子说,在初中二年级他已有过4个女朋友时,惊讶万分.她说:"我也想过,儿子会交女朋友并开始约会,但我从来没想过这些事会发生在他16岁之前.然而,我错了,'浪漫'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大部分,当然也成为我的一大忧虑."  相似文献   

19.
母亲病了,在医院一住,就住了一个多月。出院后,母亲变了,话语很少,就连吃饭也没有以前香甜了。第一天中午,儿子在厨房忙活半天,端出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面条,来到母亲床前,劝慰母亲:"妈,这是你平常最爱吃的汤面条,鸡汤煨的,你尝尝,可香可鲜了。"母亲坐起来接过碗,她确实吃了,也夸儿子面条做得不错,但  相似文献   

20.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是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