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军崖岩画里的太阳神象和天文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发现、并在《文物》1981年第7期等处发表以来,国内外学术界都颇重视,且有争论。对以所谓“人面群”与“禾稼”相连为中心的 A3画面,主要有过下述异解: (1)暗示头像同农作物的联系——农神象征(俞伟超:《连云港将军崖东夷社祀遗迹与孔望山东汉佛教摩崖造像》,江苏省《文博通讯》第24期,1980年); (2)表示女娲引绳造人——反映农业与人类生命的关联(李洪甫:《连云港将军崖岩画的初步考订》,《江苏省社联1980年年会论文选(考古学分册)》,1981年); (3)反映古代东方民族对土地、农业的崇拜和依赖(陈兆复:《古代少数民族的岩画》,《民族学研究》第3辑,1982年); (4)原始社会祝祀乐舞的图像(王少华:《原始社会的祝祀乐舞》,《舞蹈论丛》1981年第1期); (5)鲎和其他海洋生物——图腾的形象(庞朴:《人·鲎·贝——将军崖岩画漫笔》,《文物》1983年第1期)。现在我们发表三篇论文的摘要,对岩画提出截然不同的看法,供研究文物考古、原始艺术文化和审美活动的专家和读者批评参考。  相似文献   

2.
将军崖岩画里有一种大头细身的所谓“人面画”(A3)。其中一个略作(?)形(面部文样略),与甲金文所见(?)字构造极为相似。还有几个“眼睛用两个同心圆表示,中间有条线经过鼻梁与禾苗相接”。这幅岩画可能表现初民对于人类起源的思索:人是不是从庄稼(或植物)里长出来,变出来的呢?《天问》: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将军崖岩画题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在连云港市西南九公里将军崖发现的一处岩画遗迹,以它特有的学术价值,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几年来已有多篇文章,对这处岩画的年代、题材、性质、地史背景和学术价值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然而,时至今日,尚没有取得一致意见.1982月6月,笔者在连云港博物馆同志的热情支持下,曾到现场参观学习,本文拟将参观所得,对这处岩画的题材问题,略陈鄙见,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相似文献   

4.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中,连云港市历史久远,古迹较为丰富。1979年发现的反映我国原始农业部落社会生活的"将军崖岩画",被国家文物局鉴定为"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物,是一项难得的  相似文献   

5.
史学消息     
最近山东即墨县城南之李家宅头村,该村村民在井时,发现古代陶器出土,在出土的陶器上,有完整的陶器,微破之陶鬲,及陶罐各一件,破碎之陶器六件,皆呈黑色,另外大掘出的土堆上,又找出已被磨光石斧一件,兽类上下颚骨一件,所有出土陶器较城子崖陶器性质为粗,多无花纹,有少数条纹装饰,发现之处,距地有十余尺,为灰土层,在掘井地附近,同一地层,则多有黑灰木炭堆积在上面成粗细纱  相似文献   

6.
1984年夏,笔者在别列泽克河上游进行古代游牧文化复查时,又发现了一组与史前文化遗存有密切联系的洞窟彩绘岩画。 在该流域地段,笔者曾发现过手掌形,脚形,带有椭园斑之马形,有角饰的萨满形象,类祭台形以及持三角盾牌之神形等洞窟彩绘中的重要题材,而这一次的发现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如着“”状衣袍的人形,一些与彩陶文化相一致的符号,类黍状之人面形,短杠组群以及椭园斑组群等重要洞窟彩绘题材。应在此把这批岩画的内容及初步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人们在新疆天山北坡深处悬崖陡壁上发现两组以人物为主的岩画,其人物图像形态各异,男女全为裸体.他们或载歌载舞,或作男女交媾.女性丰胸肥乳,男性阳具硕大.整幅画面充分表现了原始社会人类生殖崇拜,期盼延续生命的美好愿望.岩画分别是康家石门子岩画和塔西河石门子岩画,两处相距仅12千米.  相似文献   

8.
史前岩画艺术是原始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与早期审美意识和原始宗教的综合反映。艺术的功利和审美目的共同促进了史前岩画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史前文化是东夷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海县的爪墩遗存与沂源猿人后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将军崖岩画是东夷后李文化的杰出代表,二涧遗址的北辛文化是东夷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大伊山石棺遗址使得东夷大汶口文化熠熠生辉,藤花落遗址是东夷龙山文化全面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而朝阳遗址与东夷岳石文化的发展处于同步序列之中。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器是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考古学家往往根据出土陶器的特点来解决确定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年代等问题;历史学家也常常依据出土陶器的特定品种、组合规律来勾画一定历史时期人民的生活面貌;艺术史家更将原始陶器中优秀品种和作品视为造型艺术发展史上幼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是一台电脑。 大地是电脑的屏幕, 雨露是电脑的键盘, 太阳是电脑的电流, 河流是电脑的导线。 人流是屏幕上的鼠标, 高楼是屏幕上的菜单, 鸟鸣是电脑里的音乐, 万物是屏幕上美丽的图案。 啊l大自然, 你是一台电脑, 褚伽扭协二不二石1崖绪_大自然是电脑@夏贝$芜湖县实验小学四(5)班~~  相似文献   

12.
王萱 《华章》2010,(33)
在岩画中所描绘原始舞蹈的内容,反映了原始社会生产劳动过程的场面,是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环境产生的一种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从功能上讲它仍然依附于原始巫术或生产记事等实用意义,画面真实记录我国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是原始先民思想感情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南北岩画艺术对比及对现代艺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画是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栽体。本文着重从风格、题材、技法等角度对中国南北岩画艺术进行比较,并分析中国岩画对现代艺术在审美形式、情感、精神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自古至今 ,我们使用的陶器形制大同小异 ,考察其中的要素 ,则以圆和球体为造型的基本出发点。陶器产生在地老天荒的原始社会 ,原始宗教在这一时期的文化产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看来 ,圆和球体必定有其神异之处 ,否则它何以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岁月中始终对陶器的制造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呢 ?只有从原始宗教的角度去考察、去探索 ,并联系到生殖崇拜、母神和女始祖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 ,才可能去破解这一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从史前贵州岩画看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彩多姿的贵州岩画记载表明,远古时期的狩猎活动相当频繁。其原因在于当地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这为远古人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狩猎成为军事演习、保护农田、部落的娱乐和消遣、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原始巫仪的载体。风格不同、内容繁多的岩画再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狩猎的生动场面,对深入了解古代贵州少数民族狩猎文化的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装饰画这一名称,近来才为人们逐渐熟悉。其实,它从人类社会的象形文字记事起就开始形成了,远自原始社会的图腾纹身,陶器上的图象,周代的铜器和兵器上的纹饰,汉代的画象石、画象砖上的单线画,以至隋唐的壁画等,都可以说是一种装饰画。壁画是古代装饰  相似文献   

17.
我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备课就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就一篇课文而言,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备课是以课文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制成成品(即表达)的过程。这个成品便是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它源于课文而有别于课文,是陶器之于泥土,屋厦之于砖块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设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就功能而言,它类似于应用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就体裁而言,它类似于散文,题材广泛、形式自由、形散神聚。  相似文献   

18.
忆阿寿     
正潘天寿先生平日常谈"书画同源"问题。书与画确实是同源的。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西部亚洲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实际上就是简单的绘画。我国甘肃辛店出土的原始社会陶器上的绘画装饰,以及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上的刀刻符号,其中的形象,或用线条,或用平涂,以线条居多数,有些已含有文字的意味。现在,考古学者正在探索早于  相似文献   

19.
卢静 《文教资料》2012,(12):121-122
传统元素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结合,一直是现代设计者们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之一。史前岩画作为人类早期主要艺术形式出现,它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其以后的雕塑、装饰品和陶器,组成了人类早期艺术的绚丽图卷。要把岩画艺术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感在现代设计里面表现出来,使之既符合传统文化的审美心理,又反映出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使岩画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印加莫奇卡样式肖像陶器》蹬形嘴,高深莫测的目光。因起源于莫奇谷地和奇卡马流域而得名。一个为人类贡献了马铃薯的印加,在的喀喀湖南面用整块巨石凿成太阳门的印加,在安第斯山山脊上修了马丘·比丘城堡的印加,开辟了层层梯田和灌溉系统的印加,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