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电子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文明进入文字时代后,文字的书写就一直是人类记录思想、跨越时空、完成传播功能的最好工具。书,则是文字书写中最有系统的纪录型式。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到书店买书,仍然在用(纸张发明后)一千五百年来所有人类的阅读方法,通过书本的文字、图像,去学习知识、研究作者的思想,这也一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自从有了电脑和网络科技后,人们就一直在思考:能不能用电子书的方式来取代或补偿纸张书的不足?网络发明后,我们曾用电脑直接阅读一些记录在磁盘或光盘上的书,或是到网络下载书来看。直接在网络下载,当…  相似文献   

2.
这是记录中国网络媒体发展历史的文字。撰写的这些人,不少是我熟悉的朋友,所描写的那些情节,不少是我知道的故事。但是,当把这些不同的人和事聚集到一个叙述体系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人一事,而是一个群体的创造,一个事业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庞井君 《传媒》2014,(5):16-18
正回溯历史长河,以文化传播媒介为基本标志,人类文化的发展及其演进历程可以划分为前语言时代、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和视听时代。我们知道,用碳同位素可以测定文物的年代,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测定已经消失的有声语言。但总体看来,在人类分音节的有声语言产生之前,存在一个人类发展的非语言或前语言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信息表达简单直观,没有明晰的主客体界限,也没有过多的中介隔绝。人类文明的大部分资源,都是通过文字来保存的,也就是说,人类主要是以文字符号作为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载体。就如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所认为的,"文明社会始于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没有文字的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但随着数字  相似文献   

4.
一、插图的作用图画的产生远比文字的产生要早,而且文字的产生都经历了图画这一表意符号阶段,才发展到今天的表音符号阶段。虽然今天的文字比图画更抽象更高级,但却无法替代图画表意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所以图画在  相似文献   

5.
2012年,河南卫视作为一个卫星频道压力很大,但是我们对于这个平台带来巨大商业机会的期待多于惶恐不安,我们的心态更多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一直坚信,传统媒体有这样的实力和潜质。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新闻史,在公元一百零几年的时候,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那时候纸可以量产,后来到北宋的时候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来德国发明了报纸,然后完成它的应用花了很长时间,等1470年报纸出现的时候距离纸张的出现整整1300年,距离活字印刷过去了400年。上个世纪1895年意  相似文献   

6.
浴罩     
我的生活中已经失去了浴罩的影子,它随着那些环绕我童年时代的陀螺、沙包、中山装、老式玳瑁边眼镜一起离开了我生活。浴罩发明得很晚。不过浴罩能说是个发明吗?这就像是当外国人开汽车的时候,你因为石油短缺发明了自行车。这不过是因陋就简。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冬天,有一部分人被计划到澡堂里洗澡。而另外那些不在计划之内的人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无Y不欢”的时代,从生涯到艺术,从媒体到网络……回不了古代于是我们Y出了穿越.成不了神仙然后我们Y出了玄幻。且看我们的“Y精神”如何纵横文字。  相似文献   

8.
一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文字的使用似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其实,沿着历史的痕迹,追寻其诞生的时候,才发现文字仅仅是语言产生后几十万年之后的事情。远古人类绘于洞穴岩壁上的图画,那算是最早的文字了。文字的早期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均是由象形文字开始的,也是一个图形转化为抽象的语词符号。而今,历史的发展,设计者们已经把文字从单纯的抽象化的语词符号,发展到了一种形态之美、装饰之美,并带有一种深厚的感情色彩加以体会。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必然会由实用向精神上的审美升华,中国的书法艺术就是典型。它从仅仅是抽象的记事工具转变…  相似文献   

9.
尽管图画先于文字存在,但文字却超越图画在人类的文明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媒体变革的今天,受众日常生活中对电影、电视、电脑、网络、手机等视听结合媒体的依赖、眼见为实的信息需求,以及媒体工作职责的推动等,使得人类生活在进入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同时,视觉重心又由文字视觉折回到了影像视觉。  相似文献   

10.
图画先于文字出现,文字自图画抽象而来。图画在早期的书籍中已颇为常见,由粗到精,图文书的发展伴随技术变迁而不断进步,也随技术进步而发生异变。在图文书充斥市场的今天,它的命运如何,又将走向何方?本文试从媒介发展史的角度予以剖析。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文化史上,文字的出现远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之前。那么,在文字出现后到纸张发明前,人类又是如何把文字记载下来,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的呢?本文介绍在那一段时期内,人类所制作的形形色色的“书”。粘土书在古代巴比伦、亚述等国所在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叙利亚、伊拉克境内),当时人们用粘土制成大小厚薄相宜  相似文献   

12.
读图时代已经来临科技革命的浪潮必然推动新闻和文化的变革。正如15世纪现代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文字传播方式,使得文字走出贵族的堡垒而进入民间生活一样,20世纪影像复制和数码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然宣告了一个读图时代的到来,电视传媒和互联网络成为数码科技最主要的信息和文化传播途径,人们越来越习惯以图像(相对于文字)和“看”(相对于“读”)的方式来接受信息、认识和解读世界。传统的纸质媒介如报纸、杂志等,也因此而纷纷加大图片的比重(其实,早在晚清时代,当时的文化人就创办了《点石斋画报》,试图开辟“以图叙…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抽象符号:文献产生的标志图书者,书籍与图画之总称谓也。我们今天所说的图书,除作为知识载体外,还有交流思想、供人阅读、传播久远的含义。但是在探讨图书起源的时候,却无法沿用这样的图书概念。在鸿蒙初开的远古年代里,在那些跨在文明门槛上的先民们的眼中,书籍、图画、档案、文书、信函、诏盟等,统统都是“书”,是一个无法区別的整体。有些概念的区分,如图书与档案,乃是文字记录产生以后很久的事情了。实际上,我们也无法将远古时代的图书与其它知识载体区分清楚。这里,我们只能借用一下“文献”的概念。文献者何?最具有权威性的定义有二家:“文  相似文献   

14.
在儿童绘本中,图文结合共同叙述完整的情节,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有些绘本甚至~个字都没有,让读者在图画中自己去发现并想象文字和图画所传达的本身及扩展内容。可见,儿童绘本图画的整体美是何等重要。儿童绘本的创作不单就绘画本身而言,而应把设计扩展并介入其中,既要用心设计,又要不露痕迹。把两者在形式上更好地结合,既互相体现、补充,又不干扰阅读。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儿童绘本中,图文结合共同叙述完整的情节,图画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有些绘本甚至~个字都没有,让读者在图画中自己去发现并想象文字和图画所传达的本身及扩展内容。可见,儿童绘本图画的整体美是何等重要。儿童绘本的创作不单就绘画本身而言,而应把设计扩展并介入其中,既要用心设计,又要不露痕迹。把两者在形式上更好地结合,既互相体现、补充,又不干扰阅读。这是一种看不见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科技的每一次重大进步,每一项重要发明,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技在急速地改变着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同时,传播这些新技术的科技新闻,也相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科技传播最为辉煌的时代。科技新闻这朵新闻百花园中的奇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娇艳动人。  相似文献   

17.
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能走多远──关于主持人话题的胡思乱想白岩松一、引言在一个俊男靓女加美声构成中国电视主持人队伍主体的时候,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所以,当我以一个主持人身分开始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得不感叹:当初预测中国电视改革进程的时候,自己...  相似文献   

18.
<正>古往今来,大概只有盐与火是一直伴随人类成长的伙伴。盐为人之生命所必需,火为人类文明进步之动力。18世纪中期欧洲发明安全火柴,人类终于找到一种方便、便宜、安全的取火工具,此后百余年,火柴成为全世界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火柴盒上总会有厂家制作的贴画,既是商标,也是广告,人们称之为火花。在火花的方寸之间,烙着时代的印迹,在照片还是稀罕物的年代,火花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社会图画,体现每一个时代的特征,表达不同年代人们的思想与情趣,从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样的阶段性发展我把它概括为渠道优势。实际上.副省级城市上星证明我们现在不是渠道稀缺的时代,而是渠道相对饱和过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渠道过剩的时代,我们从体制上、盈利模式上、社会影响力方面所一贯依靠的那种渠道霸权来获取市场资源.市场价值和影响力,已经到了一个非基础性影响阶段。因为我们总觉得市场渠道的价值在今天总在打折,就是说我们拥有一个频道、栏目、报刊.实际上它的价值在今天已经很低了。  相似文献   

20.
图画的挑战书,自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用文字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然而,80年代以来,图画却以不寻常的速度挤占着文字在书中的地盘,向文字发起挑战。如果说,20世纪以前的书是文字独领风骚,那么,21世纪将是文字与图画平分秋色。未来的画与文字在书中的地位,将类似电视与报纸、广播目前所处的状况。不同的是,书中的画与文字是在同一个载体里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