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若干国家传统医药知识保护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及其利益分享,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际社会通过公约将传统医药知识作为集体人权进行保护和津巴布韦、印度、老挝、菲律宾等国在保护传统医药知识上的做法。认为:印度以政府大力支持,民间组织积极运作,全面调查传统医药知识并进行收集归档,建立风险基金和孵化器的机制;老挝以政府主导,建立专门机构传统医学研究中心来保护传统医药知识的做法;菲律宾以制定全面保护传统知识特别是传统知识中的财产权的法律制度进行立法保护。这些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形势下,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正面临深刻的变革。为了对抗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明显优势,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保护传统知识的正当主张,并对传统知识保护的知识产权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即围绕该问题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知识的保护,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模式,通常而言具有纳入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专门保护、纳入知识产权制度并对现有知识产权制度加以调整保护三种模式。通过对于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间的异构性分析,立足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所调整法律关系的探索,探讨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构建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传统知识专门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成,探讨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构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知识(TraditionalKnowledge,TK)之于现代科技的“源泉”价值和推动作用日益突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留给我们丰富的传统知识资源。传统知识通常具有集体性,某一区域的人们可能都掌握,或知晓该传统知识存在。一些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的名义对传统知识进行“剽窃”,简单改造之后,获得专利制度的保护,而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失。如何利用法律途径保存和保护传统知识,成为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传统知识与生物多样性是现代创新的重要源泉,如何保持并对这些传统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而如何协调专利法与传统知识保护的关系则是传统知识保护中最为基本又最为重要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增进、保存和保护传统知识的要求,在不同的国际论坛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许大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采取措施对传统知识和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联盟中的核心知识资产是维护组织竞争优势和联盟稳定的重要保证,因而需要对其进行保护。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联盟中知识保护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保护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围绕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进一步给出了联盟中知识保护的研究趋势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目标企业学习意图与联盟知识转移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了知识理解、知识转移速度与知识保护在联盟知识转移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224家国际联盟企业单源数据的分析表明: 学习意图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知识理解在学习意图与知识转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意图对知识转移速度的影响不显著而知识转移速度与知识转移显著正相关;目标企业学习意图越强,伙伴知识保护越明显,知识保护降低了关系质量并增加了知识模糊性,进而阻碍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8.
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有两种形式,一是积极性的保护形式,二是防御性的保护形式,其中文献化是防御性保护措施中的一种。从古至今的文献化策略主要有:登记制度或文献记载、传统知识数据库、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基于这些,我国应该有效地选择传统知识保护机构,准确地定位相关文化机构在传统知识保护中的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燕  高山行 《科研管理》2012,33(8):80-89
研究了联盟依赖和联盟冲突作为联盟稳定性的两个维度分别对伙伴知识保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联盟稳定性、伙伴知识保护、中心企业知识获取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提出了相关假设。运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依赖和冲突都会增强联盟伙伴对于知识的保护程度,而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知识获取之间呈U型关系。研究还发现,联盟依赖能够促进中心企业的知识获取,同时对伙伴知识保护与中心企业知识获取之间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联盟冲突对知识获取有显著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中出现的知识垄断和知识霸权危险,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