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氛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尝试,让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1 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自主、可选择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假设、无拘无束地探究。例如,在教《耳朵的科学》一课时,我提出:“关于耳朵的科学,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有的说:“想知道耳朵有哪些器官?”有的说:“想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有的说:“耳朵各部分有什么作用?”还有的说:“动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提的问题自由研究,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到探究中去了。  相似文献   

2.
"言语表达"为取向来执教《夹竹桃》一课,引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之间,徜徉在具体语境之中,擦亮关注言语表达的眼睛。从结构表达、段落表达、句式表达等三个方面入手,发现、理解、品味季羡林先生言语的智慧、表达的妙处,并通过探究、朗读、仿写习得状物文章言语表达的方法,有效实现提升学生言语素养的语文价值,从而实现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  相似文献   

3.
美国进口小小说题为《看马戏》,而实际上"那天晚上,我们没有去看马戏""我和父亲开着车回家了",还说这"并不觉得遗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倒回去读,往上文看,事情就很清楚:"一个男人,眼泪像小溪一样流下面颊,嘴唇颤抖着说:‘谢谢你,先生,谢谢你。你真是帮了我和我的家人一个大忙。’"——那个男人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4.
学生正在初读《丑小鸭》一课。一位学生忽然停住了,惊奇地说:"老师,作者写错了!""哦?哪儿写错了?""你看——‘他的毛灰灰的……大家都叫他丑小鸭。’丑小鸭是动物,应该用‘它’呀!"我不禁笑了,刚想解释,忽然想到,何不以此引导一下学生的探究意识?"嗯,你的怀疑有道理。我们继续往下读,看看能有什么发现。""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即“语言内容”,还要关注“道”,即推敲语言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品味、推敲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领悟言语形式的妙处,力求做到既能披文人情,又能因文悟道。那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人手,在理解言语内容的同时,关注言语形式,“文”“道”和谐相生呢?  相似文献   

6.
课题《短歌行》课堂再现执教者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人的感情“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诗人忧什么?通过哪些诗句能够反映出来?”学生思考后,回答“:诗人忧的是‘华年易逝,人生苦短’,通过诗歌开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等诗句能够看出来。”执教者点拨说:“诗人忧的是韶华易逝、人生短暂,那么,我们再看诗歌是从哪些诗句表现出这种‘忧’来的呢?”于是,执教者仍然引导该生阅读文本,让该生从文中筛选诗句,而执教者最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几句。思考探究课堂上,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的主…  相似文献   

7.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影片:《阿甘正传》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影片:《饮食男女》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案例一位教师教学《雨中》,在培养学生语感敏锐性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该教师是这样揭示课题的:师:今天我们学习《雨中》(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课文所写事情与什么有关?生:与雨有关。师: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该写清楚哪些问题?生:该写清楚什么时候下雨,雨下得怎样,在雨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师:我们读这篇课文该搞清楚哪些问题呢?生:要搞清楚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下雨,雨下得怎样,事情与雨有什么关系。师:你看,读题时这么一想,不仅能对课文内容先猜一猜,而且能帮助我们初步明确学习目标。当然,这还不够,猜了以后,还要在阅读中进…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 ̄8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数?今天你还想认识哪些新朋友?那我们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揭题)先做个抓铅笔的游戏,看谁抓得多!二、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1.猜想,数数。生:(一位学生上  相似文献   

10.
毛宗岗说:“文章之妙,妙在猜不着。”这“猜不着”的含义就是情节起伏、构思奇妙。那么,记叙类文章掀起情节波澜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巧设悬念,扣人心弦。悬念是作者在文中预先设置的能引起读者兴味、关切、焦虑并急欲知道底细的情境,俗称“扣子”“关子”。简言之,悬念就是让你的心悬起来。先看一则名为《四封电报》的美国故事: “伊莉薇娜的弟弟佛莱特和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收到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亡。’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运其尸回家。’三  相似文献   

11.
<正>一、问题的由来一次听邓桐先生教授《黄郦》,深受启发。邓桐先问:"你们知道我今天要上什么课?"学生回答:"《黄鹂》。""既然知道了,你们肯定看了吧?"学生回答:"看了。""既然看了,请你们把课本合上回答我几个问题好不好?"邓先生接着问:"书下注释说了什么?作者是谁?看了文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些地方?"一堂赏析课就这样悄悄展开。一堂课下来,授课者轻松,学习者很受益,  相似文献   

12.
<正>还等什么,快快到邮局订阅吧!《奇趣世界》邮局订阅代号:48-51,半年价:45.00元。作文看了,故事看了,百科看了,你还想看什么呢?世界那么大,我们来了——2017年,我们全彩印刷,集各种热门话题、百科知识、精彩故事、魔法作文于一本,内容精彩纷呈,情节扣人心弦,文字轻松幽默!最重要的是,还有来自《奇趣世界》的古灵灵和精精怪陪你一起去探险!  相似文献   

13.
补充质疑法所谓“补充”,即在原文中补上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然后比较、分析,从而品味语言。例如,《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似有千言万语可并未说出。他到底还想说些什么呢?不妨让学生想像后补充上一段话,比较后定会感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探究质疑法即从文章主题、选材、详略处理、环境设置等方面入手,探索研究其妙处。例如,《孔乙己》中为什么将孔乙己的故事设置在鲁镇的酒店这个背景中?通过探究学习,即可透过作品看到那…  相似文献   

14.
片断一 新课导入 [课前播放《三峡的孩子爱三峡》的歌曲,并配三峡风光画面] 师:听了这悦耳动听的歌声,欣赏了这美丽的画面,你们想说点什么? 生_1:我觉得我们的三峡很美。 生_2:我爱三峡,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5.
每一天每一刻你做的决定都可能改变你的一生。——《罗拉快跑》这是一场自我觉醒的旅程,现在你要扪心自问——快乐对你来说是什么?——《香草的天空》我们要学会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因为——“这每一天的开始,都将是我们余下生命之中的第一天。除非我们即将死去。”——《美国丽人》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少林足球》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玻璃樽》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没准儿是件最好的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消逝!——《肖申克的救赎》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有意义。我希…  相似文献   

16.
6月22日,晴早读:7∶007点,像往常一样,我停好车子,穿过教学楼去签到。初一年级一间间教室内已经书声琅琅了。隔着窗子,看见大部分学生都在很认真地读着课文。一些男孩子扯着嗓子,声音特别响亮。窗外旭日临槛,竹影扶苏,鸟鸣喈喈。每次经过他们窗下时,我都特别有感触。汉语言真妙,声口翕张间,气息流转间,语调的顿挫、文章的妙处便已植入孩童的大脑里。  相似文献   

17.
在备《快乐王子》一课时,我精心设计了一个环节:此时,你最想对王子或燕子说点什么?既想以此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对王子形象的认识,又想让学生理解快乐的内涵。没想到第一次试教就有学生这样回答:王子,你真傻呀!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作文·奇趣世界》,邮局订阅代号:48-51,半年价:45元,还等什么,快快到邮局订阅吧!作文看了,故事看了,百科看了,你还想看什么呢?世界那么大,我们来了——2016年,我们全彩印刷,集各种热门话题、百科知识、精彩故事、魔法作文于一本,内容精彩纷呈,情节扣人心弦,文字轻松幽默!最重要的,还有来自《创新作文·奇趣世界》的古灵灵和精精怪陪你一起去探险!  相似文献   

19.
智慧人生     
《课外阅读》2008,(2):32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阿甘正传》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饮食男女》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玻璃樽》  相似文献   

20.
《新作文》2007,(10)
我们常常自问: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怎样关注自己的心灵?读一读《论语》吧。于丹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孔子能够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