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深部29#首采面试采,并对该面及两巷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观测,分析29#顶板运动规律,掌握深部29#顶板矿压显现规律,为29#开采工作面支护选型及采场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志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0):76+241-76,241
<正>阳煤矿一采深部29#层已回采结束,开始进入下部27#层开采,煤层间距为3-5m。通过对一采27#右四首采面进行矿压观测及对采煤上下两巷进行巷道变形量分析,研究薄煤层复合顶板受近距离采空区影响的矿压显现规律,来合理优化采场支护设计,为近距离煤层群安全开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深部8#薄煤层软底工作面的试采,采用单体柱配墩柱联合支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顶板的下沉量,防止了单体柱钻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同时对该面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为今后薄煤层软底工作面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深部8#薄煤层软底工作面的试采,采用单体柱配墩柱联合支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顸板的下沉量,防止了单体柱钻底,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同时对该面布置测点,进行工作面“三量”观测,为今后薄煤层软底工作面回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
炮采工作面支护计算及顶板管理对炮采工作面安全生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红梁公司.0205-1工作面为参考,对工作面顶板控制计算及管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煤矿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的集中化及采区内合理数目的工作面同时生产的连续进行,保证经济实效,这就必须合理布置好工作面,合理布置巷道,做到少掘多采,这就要求在长壁回采中根据地质条件运用好前进回采与后退式回采,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回采工作面的顶板性质、压力变化特征,从而做好工作面顶板管理及留巷技术。下面是双矿集团集贤矿4116采区生产实际及顶板观测资料,运用井下回采工作面周围应力重新分布理论的一般规律,对相邻工作面对遇采的顶板压力规律及顶板管理进行的探究和尝试。  相似文献   

8.
七煤集团龙湖分公司一采区在回采57#煤层时,由于工作面顺槽为全煤断面,即巷道两帮为煤体,顶部为煤层顶板。在回采过程中,采动附加应力高,采用木棚支护不能有效控制顶板及两帮,尤其在距工作面往外40m范围内,巷道变形严重,顶板及巷道两帮位移量大,根据实测,顶板下沉位移量为0.3~0.4m.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地质构造和采场条件的约束,正阳煤矿深部29#除局部适合综合机械化采煤外,其余均适宜高档普通机械化采煤。针对这个问题,对深部29#首采高档工作面进行了试采,并进行了矿压观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深部29#层的顺利开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深部煤层的矿压大,对于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的顶板支护管理、码石墙取料以及留巷的矿压观测等结合城子河煤矿145综采队对中部区25#层左一面沿空留巷的实际工作中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孔德中  孙慧  王兆会 《科技风》2012,(23):109-110
本文以东庞矿大采高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为研究背景,利用现场实测方法,从顶板来压特征、超前支承压力以及塑性区分布规律等方面对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进行研究。为类似条件的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了完善、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由于阳煤集团五矿南翼83206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涌出量相对于其他工作面较低,本文就83206工作面初采期间瓦斯涌出量低的原因从工作面推进度、走向高抽巷层位选择及瓦斯地质构造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矿井布置走向高抽巷提高瓦斯抽采量具有较高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国留 《科技风》2014,(13):18-18
在煤矿综采工作面停采之后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做好顶板管理工作。顶板管理工作的管理质量是和停采时工作面顶板的实际支护质量以及停采线的选择有着直接关系的。所以,必须通过慎重的考虑来进行停采线位置的确定,并且煤矿停采时的工作面板支护的方式和强度,都会对以后的撤架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对综采工作面的顶板支护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煤矿更好的做好顶板支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对于大采高工作面来说,煤壁前方压力集中,容易出现冒顶煤壁片帮的现象,工作面矿压现象显现明显。加之机械设备的大型化、采高的加大以及支架-围岩系统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对工作面的矿压规律进行观测。本文主要针对我矿2075W工作面进行研究,分析工作面矿压的基本规律,并对支架-围岩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受地质构造影响的煤层中,为了多回收煤炭资源,调整综采工作面上下巷施工方位,形成回采角度有变化的工作面。在回采工程中通过转采工艺的运用,对采面角度进行调整,将采面位置调正,最终实现提高资源回收率,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得到工作面上下巷受支撑压力作用下岩层移动变形的规律、工作面工作面支护参数和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顶板岩石受力改变情况、直接顶岩石破碎特征分布规律等一些参数和规律,对工作面区域岩石的稳定性进行观测。通过对壁式体系工作面支柱支撑阻力、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回缩量进行定期的观测与研究,从而了解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移动规律和来压冒落规律。通过工作面矿压观测,了解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情况,分析顶板岩层的运移规律,分析采煤空间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为确定合理施工工序、采煤参数、顶板控制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较大造成工作面上转角、回风巷瓦斯超限的情况,总结了二道河子煤矿在俯采与仰采综采工作面治理瓦斯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程家洋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7):60+204-60,204
本文以丁集煤矿1141(3)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利用顶板动态仪现场实测数据研究采场顶板活动规律,对数据进行插值法处理,取得了一定的规律,为指导首采工作面及类似条件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深部层软岩、大矿压下沿空留巷的理论研究及对一采29#沿空留巷地质条件的分析,合理确定29#沿空留巷支护方式,通过29#左四巷沿空留巷施工实践、施工技术要求及留巷效果分析,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新建煤矿从80年代开始,采煤工作面下巷已由双巷布置改为单巷布置,采媒后路采用码石墙、架棚子方式维护.从支护效果后,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顶板下沉量大,坑木消耗量大,石墙漏风,后期巷修费用高等,如87层右二区段是1995年回采时的采后备巷道.当时是采用码石墙、1ml架木棚子支护的.到1998年打开密闭时发现巷道顶板下沉0.6m以上,巷道顶板80%以上都已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