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小琴 《新教师》2019,(8):61-62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本性是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上.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适时地"设疑",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促进认知冲动,进而拨动思维之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设置疑问.  相似文献   

2.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有创新,因为"疑"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以培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主要通过教学实例,从五个侧面说明了精心设置教学疑问对提高课堂有效探究的积极作用。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学生有疑问,内心就会失去平衡而努力恢复平衡,这就是学生要求通过不断探究,知识结构逐渐构建的过程。教师通过创设诱人深思的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有效探究。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设置好教  相似文献   

4.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设置疑问,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望。教师从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经过努力,解决疑问,获得新知,体验克服困难的乐趣,自然引发他们的求知热情。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发现疑问,加以探索,并能解决之。这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授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既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的继承,也是当今社会培养创新思维的必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利用教材,设置疑问,提高学生质疑能力第一,以疑激疑。一篇文章,疑隐含于难点处,易错处,关键处。教师应把各处之疑抓出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出学生新的疑问来,这就是以疑激疑。  相似文献   

6.
申雅莉 《学周刊C版》2015,(4):138-139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方法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  相似文献   

7.
申雅莉 《学周刊C版》2015,(4):138-139
所谓"三步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入激趣—过程设疑—方法探究"的三步教学策略。"导入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案,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过程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方法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三步教学策略"以"导入激趣"为一堂课的起点,以"过程设疑"为一堂课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  相似文献   

8.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挑疑——释疑".不过这种"两疑法"教学仅把"释疑"作为教师的天职,学生"无疑"便是教学过程结束.这不利于培养创造型人才.如果在"释疑"以后有意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使教学过程在"有疑"中结束,就会激起学生?探索、去创造.那么,教学就成了"致疑——释?——再致疑"的过程.姑名之曰"三疑法".以语文教师教一篇课文为例.首先让学生充分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致疑";上课时,教师着重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无疑之处不必多讲(可惜现在还有不少教师连这一点也未做到,  相似文献   

9.
英国教育家爱德华说:"教育就是教人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石;对教师来说,课堂上不仅要"提疑",更应"激疑",这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三维目标、教学内容与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课堂提问。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把学生带入奇妙的问题世界,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一个优秀教师不仅要善于解决问题,还应在教学中抓住时机,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讨论问题,鼓励其说出不同见解,并帮助学生解难释疑,使其掌握知识和规律。一切创造性的学习都是从提问开始。因此,教学中如何启之以疑,导之以问,引之以思,教之以法,就成为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会学"的关键。巧妙设疑更是其第一要素,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问。  相似文献   

11.
疑问是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线索,更是落实学生思维主体地位的有效路径.只有在环环相扣、彼此融通的板块设置中,引领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积极而自主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本文提出要依托情境,生发疑问,引发数学问题;依循猜想,印证疑问,模拟问题思考;自主探究,释放疑问,习得活动经验;拓展意识,升级疑问,提升思维质量,让数学教学在"疑"中生成精彩.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能力是在语言活动中习得的。语文教学要在一定"语言活动训练场"中培养学生语言感受、语言鉴赏、语言评价等语感能力。因此,语文课堂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语言训练场",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而疑问具有强大的课堂驱动力。一、疑问是语文课堂的导向驱动力头脑中有了疑问,就拥有了解决疑问的天然动力;课堂中有了疑问,就获得了语文教学的内在驱动力。不管这疑问是经由教师设疑激发产生,还是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产生,都能在学生心中设置一个悬念、引发一个兴趣。疑问驱使学生沿着一定的方向有所行动,疑问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路径参与活动,语文课堂在疑问的激发下活力四射。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7,(8):18-19
<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疑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好的设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问题,防止思维误人歧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够使教学中的各部分内容之间融为一体,增强教学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因此,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设疑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设疑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1创设问题情境,发出疑问  相似文献   

14.
物理课堂中合理地设置疑问,以疑促思,是提高课堂有效性教学的重要手段。要使设疑达到"设疑促思,启智育人"的目的,关键取决于设疑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催化剂",把"疑"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不断地释疑、解疑,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做法主要有创设情境,引发思考,自学课本,思考问题,运用猜想——寻疑。  相似文献   

16.
李俊英 《学周刊C版》2015,(4):128-129
所谓"三步教学法",就是指"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步教学法"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17.
李俊英 《学周刊C版》2015,(4):128-129
所谓"三步教学法",就是指"激趣—设疑—探究"三步教学法。"激趣"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导入,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疑"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进程,提出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探究"是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步教学法"以"激趣"导入,以"设疑—探究"为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激趣,步步设疑,共同探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这一教学法是我校教师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形  相似文献   

18.
<正>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与疑问总是联系在一起,疑问既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又是思维活动的动力。可见,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质疑求异是探索新知的不竭之源。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愿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情境,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习数学。教学中力争让学生在"趣"中"问","奇"中"问","动"中"问","悱"中  相似文献   

19.
1设"疑"境,引发学生探究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要善于激疑才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实践中,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适时创设"疑"境,引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宋代哲学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置教学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探索求知的欲望。设疑之于教学,犹如清泉之于水潭。情逝,水潭即成无澜死水;情生,潭源自有活水来。1.在"导入点"设疑——引学生入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时,或创设情境,或设置悬念,既能激起学生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打破思维的平静湖面,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其很快进入课堂角色,取得事半功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