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在的中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有着惊人的差异,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课堂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词等。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学生还没有认识到数学的美,对数学美的领悟不足、鉴赏不充分。"数学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华罗庚语)。数学作为人类智慧最原始的创造,刚一产生就与美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美的要素。它的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总之,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2.
袁怡  李明洋  杨梅 《考试周刊》2013,(28):74-75
本文介绍了数学美的特征,并且研究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数学美的教育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数学美的涵义,分析并提出了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才文 《考试》2009,(6):74-74,92
数学美丰富多彩,教学中充分发掘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美感,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数学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真实美、简洁美、和谐美为特点的数学美,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美的丰富多彩,因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数学也就感到乐在其中了。  相似文献   

5.
小议数学美     
本文简单的阐述了数学美的涵义、数学美的内涵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在对美学、数学美学、数学美的概念进行了初步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学与美学的关系,进而论述了数学美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数学美     
数学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美的本质属性,数学创造的具有独特风采的自由形式就是数学美,本文进一步论述了数学美的研究的意义,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数学中审美教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数学美是普遍存在的,渗透和加强数学审美教育,使学生在鉴赏数学美的过程中领悟数学,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意识、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邓雷 《教育导刊》2003,(8):85-86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数学美感,不仅可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人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发现了美的对称性、简洁性、奇异性、和谐性、统一性和相似性,明白了数学的美感是客观存在的.下面从数学美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寻求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珂 《高等理科教育》2002,(2):32-35,65
数学美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也是评价数学理论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对数学美的表现,数学美的类型等方面的论述和分析,充分展示了数学美,以期达到让学生认识数学美,从而进一步培养审美的鉴赏力及创造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宋峰 《考试周刊》2013,(76):58-58
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并艺术地表现出数学美的特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本文对数学美作了具体阐述,分析了数学美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数学美管见     
数学的特点是它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性 ,正是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使得涉猎者望而却步 ,但是抽象、严密、应用广泛并非是数学的唯一特征 ,数学中还存在着美 ,处处充满着美的情趣、美的享受、美的鉴赏、美的表现。数学中的美是一种高层享受 ,既严肃又雅致。它虽然没有音乐绘画那样华丽的“服饰” ,但却以它那高雅、冷峻的艺术之美而令人神往 ,如数学概念的简洁性、统一性 ,数学命题的概括性、典型性 ,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谐性 ,数学结构的完整性、协调性以及数学创造中的新颖性、奇异性等等 ,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难怪名家们所言 :“…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数学美的本质及特征,数学美对数学发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对数学美的认识出发,概括了数学美的基本特征,并且给出了数学的美育功能,特别强调了把数学美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能够通过对数学美的鉴赏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美学及数学美育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本文在对美学、数学美学、数学美的概念进行了初步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学与美学的关系,进而论述了数学美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美的知识和进行数学审美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数学美的简单性、对称性、统一性、和谐性、奇异性等特征要通过审美者对特定的数学对象的审美活动反映出来.数学美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数学学习过程与数学审美过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数学素称为“训练思维的体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本阐述了数学教育中揭示数学美的特征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 首先,就是数学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这正体现了数学的美之所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假如注意经常发掘教材中的数学美并能引入适当地示例,就能把学生领进数学美的乐园,陶冶他们的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9.
数学美     
该文论述了数学美的概念和数学美的基本特征——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并简要地论述了数学美作为数学发展的动力与价值标准的一个重要因素所具有的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20.
美的基本要素特征是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新颖性和功利性,这些基本特征融人数学的内容之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科学的数学美的基本因素特征,即简洁性、统一性和奇异性;因简洁而简单对称和谐,因统一而和谐抽象,因奇异而有趣味、有收获;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美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和意志品质,形成主动学习的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