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传统性别文化推崇把料理家政、生儿育女及相父教子当做女性人生的最高价值,其实质就是要形塑她们的依附型人格。即便在现代社会,传统性别文化仍通过各种途径对妇女的人生价值取向施加影响,并且由此而影响和支配她们的生育意愿。传统性别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商业性结合与"新儒家"文化融合后,向现实家庭生活的悄然渗透与现实性别发展差距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加强,诱使一些妇女生育意愿中的男孩偏好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2.
当代女性小说中有关"人工流产"的文学叙事,展现了部分女性独特的生命感受及其文化境遇.这类叙事从生命本体出发,揭示出女性在事件中空前孤独的生命焦虑,及由此可能激发的生命自主和性别自觉意识;同时也书写了与其性别身份密切相关的生命关怀精神.流产叙事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映现出传统性别文化的深层制约机制,张扬了突破既有文化规范、反抗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生命力压制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转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女性的就业处境愈加困难.解决女性就业难的问题,实质是一个争取男女权利和机会平等的问题.鉴于男女就业不平等背后深藏的文化因素,要实现男女平等就业,必须加强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伟 《生态文化》2011,(1):6-7,43
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明在经历了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后,正向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总和。在生态危机逐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主要威胁的今天,专家们预言:生态文化将成为本世纪人类的主流文化,生态文化也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性别理论的演变和性别角色的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玉 《文化学刊》2010,(1):140-145
性别理论的出现,与横亘于19世纪至21世纪的女性/女权主义思潮运动的出现和嬗变有着直接的关联。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这一领域日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由于性别理论的前后变化,西方学者对性别角色的概念界定也大体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我们认为,性别角色是生理差异、文化期待和历史积淀等多重元素互动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赵东玉 《文化学刊》2009,(3):124-127
“男女”这对性别概念,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流程中,贯穿始终,直至当今的社会生活中,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而追究其起源,同样是在先秦时期就已固定形成,是当时人习用常见的性别词汇。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通过文明和文化得以发展,而大学也是凭借大学文化得以建设和发展。大学文化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文化的历史积淀与创新更是在大学的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1,(6):4
引言本质上,大学是一种文化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高等教育从一般的文化事业机构中逐步分离出来,但它作为文化机构的性质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其形态、功能和使命得到不断地丰富、发展和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骆小芳 《职业圈》2010,(17):214-214
近年来,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安全形势严峻。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直接原因是B超等胎儿性别检测技术的普及。文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探求了解决这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男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十分突出,人口安全形势严峻.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直接原因是B超等胎儿性别检测技术的普及.文章在分析成因的基础上,探求了解决这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欧阳 《文化学刊》2013,(5):19-24
文化的功能主要有:体现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自强、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对世界文化发展乃至人类和平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目标是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素质全面提升,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全社会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创造力、竞争力显著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2.
性别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东西方现代性发生时所面对的文化传统、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可整合的思想资源不同,尊重女性主体性观念在东西方文化现代性追求中所占据的地位也不同从中国现代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出发,性别意识状况必须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考察的范围。在创作实际层面上,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一直呈现出现代性的正面价值前现代性价值、现代性追求的异化状态并存的复杂局面。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姜懋棠 《职业圈》2011,(29):15-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提出要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和航向。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是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和物态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与森林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如给森林文化下一个定义,是否可以这样表述:广义上的森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森林为背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关于森林与人类关系的科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文林业是指在现代林业建设中从人的文化需求出发,用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精神为指导,发展森林文化,弘扬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满足人们的旅游、休闲、保健、审美、心理等精神文化需求。因此,要弘扬森林生态文明,发展现代人文林业则是其关键。森林的人文精神。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朋友,它为人类提供着生命、生产、生活、生态、精神的保障和资源。同样,人类也本应该是森林的朋友、建设者和保护神。  相似文献   

16.
文化学所反映的乃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并将揭示出存在于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依从关系及变化动态。所以,应对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文化就是通过人的活动、思维、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界之间所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与联系。文化学的前景是:它必须从新的角度思考文化发展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全部历史,并详细研究生态文明等当代全球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17.
性别角色(Gender Roles)作为一个出现未久的社会学术语,在近来的中外学术界屡屡被人们使用和述及,渐渐成为一个人们所熟知和惯用的词汇。其实,围绕着性别角色及其相关问题而形成的"社会性别"这一学术话题,"已成为当代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因为这一学术术语及其所携带和包容的广阔内涵,能够为人们更加深入彻底地认识自身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切入点,从而被人们用来较为真实而全面地诠释和揭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长期积淀和凝聚,是民族生存的前提和条件,它蕴涵着国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基因.是民族振兴发展的价值与合理性之所在.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9.
《文化学刊》2009,(6):28-28
吴团英在《思想工作》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草原文化是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游牧文化是其核心内容。在工业文明兴起之前的很长历史时期内,草原文化同农耕文化并列为人类社会两大重要文化形态,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草原文化崇尚自然,坚持天人合一,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田齐 《职业圈》2014,(17):35-35
“廉洁”指不损公肥私,不贪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廉洁文化是廉洁的理论和行为方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文化总和,是关于廉洁的知识、理念、制度及相对应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的总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