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歌苓是当代海外华文文学创作的重要作家之一,关于美国移民故事的书写是其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移民小说中,严歌苓描绘了丰富多样的美国形象,在对美国“他者”形象的观照中,折射出“自我”的形象。严歌苓站在移民的边缘立场上,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思感恬,来关注东西两种异质文明之间的相遇、碰撞和交流,通过对美国异域体验下的独特感受、文化差异下的他者存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自我和他者的认识,展示出对自我和他者共同规范之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移民作家中,严歌苓是一位代表作家。其创作的小说作品大多以描写海外移民生存状态及心态为主,这些移民小说作品中所塑造的移民形象,对于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有着很大的贡献。下面笔者就严歌苓移民小说中的边缘人物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严歌苓是一位在异域文化语境下热切关注新移民的生存境况的作家。在审视新移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坎坷境遇和多舛命运的过程中,严歌苓更倾向于边缘化女性类群的抒写。本文从严歌苓的小说《扶桑》中的女主人公扶桑的边缘人生出发,结合严歌苓的异域生活经历对扶桑这个女性形象进行诠释,由扶桑的生存境况,以及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所展现出来的女性特有的姿态,探索边缘女性内在的特质与心理,从而探求边缘处境下女性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严歌苓是新移民小说的代表作家,她善于通过对女性世界的描摹和关照表现女性特有的性别意识、各自不同的现实欲望,从这些女性形象身上,我们深切体验到了严歌苓对女性独特的怀想方式以及对女性内涵、文化意味挖掘的深度。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是当代中国移民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在其小说创作过程中,严歌苓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边缘人物形象,对我国的当代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本文就严歌苓小说中的边缘人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旅美作家严歌苓惯常塑造那些处于弱势的女性形象。在她笔下,这些人物看似活得懵懂、卑微,甚至屈辱,但其实她们才是真正地懂得生活,拥有着生命本真意义的一群人。并且这些人物形象还都纠缠在文本的内部,她们互相印证,形成了一个连续而完整的意象系统,共同完成了严歌苓对东西方文化生存之道的认知和诠释,并为读者打开了一扇解读严歌苓作品内涵的窗户。小渔、扶桑、王葡萄这三个人物形象都表现出了严歌苓小说中以弱势求生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女孩形象"是严歌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类人物,这与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严歌苓笔下的女孩形象一方面折射了作家的创伤性童年经验,另一方面体现出作家细腻而又活泼的女性叙事视角。严歌苓塑造的女孩形象可以分为"文革"与"成长"两大类型,她们均体现出了女性特有的心灵世界和真实丰富的人性内涵。  相似文献   

8.
《小姨多鹤》是华人作家严歌苓的代表作,小说以展示作者独特的人性关怀而见长。严歌苓以女性人道主义视角塑造了竹内多鹤这样一个具有多重伦理身份的孤女形象。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伦理身份以及种族伦理等方法来分析这部作品,进一步考察竹内多鹤所具有的多重伦理身份以及她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9.
严歌苓将女性追寻个体自由与主体性解放的人生意义这一主题通过其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表现出来。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类型学方法和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角色分析方法,通过梳理严歌苓小说中"意象群"中各个系列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推导出严歌苓追求(建构)文化身份的演变进程,以阐明严歌苓作为女性作家和新移民作家重构文化身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郭晶  孙璞 《华章》2011,(11)
严歌苓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数流离在人性和社会的边缘,而<第九个寡妇>中的王葡萄却鲜活而甘冽,丰满地展现了中华大地上一个坚韧、宽厚、奔放的母性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作者原生态书写的探析,解释其化"离奇"为"传奇"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