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戏曲舞蹈和古典舞拥有独特的民族传统舞蹈艺术,本文主要以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形态发展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阐述中国传统戏曲舞蹈的起源由来、发展过程和戏曲舞蹈身体语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与审美,研究舞姿外部形态和内涵要素,总结和探究戏曲舞蹈对中国古典舞舞姿形态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使中国古典舞和戏曲舞蹈能更好地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戏曲舞蹈中探索中国古典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戏曲是一个值得我们珍惜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璀璨的产物。因为她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武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武术和舞蹈中蕴含了大量的舞蹈动作,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韵律优美的戏曲舞蹈。而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界前辈在50年代研究总结创新出的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的舞蹈学派,它主要是借鉴芭蕾舞的训练手法,结合我国的戏曲、武术、杂耍等艺术形式,形成的一种舞种。既然戏曲中蕴含着舞蹈,古典舞蹈中又融合了戏曲,那么,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戏曲舞蹈到底有着怎么样的渊源。  相似文献   

3.
古典舞是一门借鉴、汲取、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 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身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的依附, 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 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在系统研究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性、作用、价值和教学方法等前提下, 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典舞。  相似文献   

4.
古典舞是一门借鉴、汲取、综合戏曲、杂技、武术等艺术精华的表演艺术,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身韵教学法的确立使古典舞摆脱了对古典戏曲的依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确立了古典舞在中国舞蹈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在系统研究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性、作用、价值和教学方法等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古典舞。  相似文献   

5.
中国戏曲,保存了中华民族艺术诸多历史文化特征。中国戏曲是在文学、音乐、舞蹈各种艺术成分都充分发展、相互兼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对话、动作为表现特征的戏剧样式。其中它在发展中吸取大量吸取了舞蹈艺术,又通过艺术的传承对古代舞蹈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即从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入手,通过对舞蹈艺术在中国戏曲中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进而将戏曲舞蹈对传统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做以简要概括。  相似文献   

6.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作为独立表演艺术的纯舞蹈,虽不如唐代那么兴盛,但各种民间艺术及舞蹈活动却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古典歌舞戏这一艺术形式,在这一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溶化在戏曲艺术中的传统舞蹈是这一历史时期舞蹈艺术发展的一大特色,从而为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舞蹈"是而是指建国初期,由舞蹈艺术家们创立的一种舞蹈流派,在欧阳予倩等老一辈中国舞蹈艺术家的不断努力下,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舞蹈传统的元素,将古典艺术作为一种专项舞蹈领域进行发展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总结和完善,中国古典舞蹈有效地吸收了戏曲舞蹈元素、民间舞蹈元素、武术动作基本功的元素,以及芭蕾舞的动作元素,更好地展现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意境"作为中国传统古典美学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核心范畴,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孜孜追求的最高美学境界之一.而戏曲是一门综合的舞台艺术,它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身,在各方面都体现出了"泛美化"的特征.戏曲在表演过程中体现了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美.长久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戏曲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文本范畴,对于场上演出关注却明显不够,本文将着重从戏曲舞台表演角度来探讨戏曲意境的生成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的众多宝库中,我国古典舞蹈也是非常耀眼的,我国古典舞蹈艺术源流长,其对中国现代舞蹈甚至是世界舞蹈都有着推动的作用.其艺术形式是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加上戏曲、武术等多种艺术精粹形成的.本文从中国古典舞蹈的概念出发,进而来研究其艺术特性,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加强对古典舞蹈的认识以及了解.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传统戏曲将曲词、说唱、表演、舞蹈、音乐、美术甚至杂技、武术等有机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传统戏曲是中国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一个类别,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舞、戏曲等传统艺术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色的舞蹈。作为一名普通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元代是戏曲的成熟期。出现了元曲四大  相似文献   

13.
在闽南,传统宗教精神和意识都渗透到了传统戏曲与民间舞蹈的方方面面。章从一些戏曲与民间传统舞蹈的现象去追寻宗教对闽南戏曲与民间舞蹈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源于戏曲的圆场步,在传承、融化、创新的舞蹈化过程中,应遵循的艺术原则是:使其具备舞蹈艺术的特质和审美特征,实现圆场步与舞蹈演员形体美、线条美的统一;坦承圆场步是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一部分,是最基本的舞步训练方法和技能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常用舞蹈语汇.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刻度商周时期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留下了许多瑰宝,戏曲作为其中一员,声调优美,震古烁今。我国的戏曲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在商周时期,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傩戏。傩戏,也称为鬼戏,为汉族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舞是我国舞蹈历史沉积的一块瑰宝,它继承和发展了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的精华,体现了我国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然而中国古典舞从1950年被正式命名以来,它的发展和建设却经历了漫长而又崎岖的过程.由"身段"与"身韵"其关系同根同源、却各自绚烂、又千丝万缕,从戏曲"身段"到古典舞"身段",再到现在的中国古典舞"身韵",虽一字之差,却是艺术的独立与飞跃.使中国古典舞身韵最终找到了自律,找到了舞蹈本体审美风尚和艺术规范,从而使他最终成为中国古典舞蹈美学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动画学派"作品风格多样,有传统二维动画,也有偶动画、剪纸动画等,还有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动画艺术之林。其动画角色的动作表演或借鉴民族传统舞蹈,或来源于传统戏曲表演,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动作相糅合,形成写实、夸张、戏曲等诸多风格,具有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是在多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的,如戏曲舞蹈、武术等,并科学的吸纳了芭蕾这门学科教材的应用方法,经过提炼经典动作和发展原有的动作元素,逐渐开发应用了一套适合中国舞蹈演员的基础训练课程.它在训练的严格度上远远超过了其他舞种,如软开度、技术技巧、速度等.它有十分明确的定位: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高质量人才,有科学、系统的训练体系,培养全方位、高素质的舞蹈人才,最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舞蹈表演艺术精英.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喜爱越来越浓厚。中国古典舞蹈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武术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也受到大众的追捧,在此背景下,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对舞蹈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古典教学模式发展的几个阶段出发,引出对古典舞教学模式的思考与见解。  相似文献   

20.
传统戏曲对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我国传统戏曲主要是通过人来扮演角色,包含了舞蹈、文学、武术、音乐等各种元素。传统民族戏曲、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基础,歌剧戏曲化风格也成为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主要特色之一。传统戏曲不仅是从音乐风格影响我国民族歌剧,还包括了剧本演绎、演员表演、舞美设计等歌剧整体风格上的戏曲化,这也为我国民族歌剧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传统戏曲唱腔中的板式、地方唱腔特点以及舞台假定性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探索未来我国民族歌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