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合词中独特存在的一种词汇现象。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后形成一种固定的词语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它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在表意时只有一个语素表意,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用来补足音节。由于偏义复词中一个语素意义的消逝,人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1]的检索研究,梳理了偏义复词“缓急”的词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这类偏义复词语序确立的影响因素,探析了其形成的路径,并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交际应用和语言内部四个角度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了古代汉语中存在这一独特词汇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与一般的复音词不同,虽然由两个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仅作为陪衬。偏义复词在结构形式上多数由意义相关、相反和相类语素构成。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偏义复词的词义重心既可以偏向前一个语素,又可以偏向后一个语素,而往往偏向贬义语素。偏义复词的形成与词义的演变、词的双音化趋势。修辞现象,化因素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4.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古今汉语偏义复词是继承发展的,两者同中有异。文中从语素凝固性,词序固定性和偏义倾向性等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汉语共时角度出发,首先对“偏义复词”这一术语进行界定,然后在索绪尔价值理论的指导下,从构成偏义复词的语素的语素义与偏义复词本身的词义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简单的讨论,最后指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有人以为,偏义复词只是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外一个语素“象生物范畴里的化石一样”,不起作用。本文以为,偏义复词是一种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不直接表示意义的语素也具有不可忽视的语法作用和语义作用,它是实词素。不论古今,偏义复词两个语素都是并列关系。  相似文献   

7.
浅谈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偏义复词的结构看,古汉语偏义复词的特点一是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二是陪衬语素不定位,时前时后;从偏义复词的意义上看,其特点是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对古代汉语偏义复词不同特点的剖析,可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进而增强其驾驭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8.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独特而有趣的语言现象,古今汉语偏义复词是继承发展的,两者同中有异。文中从语素凝固性,词序固定性和偏义倾向性等方面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谢薇薇 《文教资料》2010,(25):32-34
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特殊现象,合成词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这个合成词的意义。本文从认知完形、认知域和认知突显角度解释了汉语偏义复词的语义现象。通过这些要素对汉语偏义复词的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一是认知完形原则促成了偏义复词相近或相反词素的结合;二是偏义复词的认知突显是动态发展,这是语言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是汉语词汇演变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双音化是汉语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在双音化的作用下,从形式的角度而言,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表现为双语素;就意义的嬗变而言,双音化机制促使偏义复词实现由短语向词的身份的转变,意义稳固融合,并最终促使其中一个构词语素失落原义,形成语素义的模糊与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1.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词语,两个语素只有—个语素的意义充当整个词语的意义,另—个语素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临时陪衬的作用。正确理解偏义复词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言语句的含意。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判定偏义复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简析偏义词组与偏义复词的关系李建玲在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一类如‘国家”“质量”“窗户一忘记”等均称为偏义词.由于这类词多是双音节.故称之为偏义复词。确切地说.偏义复词属于合成词.它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其意义却等同于其中一个语素义...  相似文献   

13.
屈建山 《考试》2009,(5):70-70,72
“偏义复词”并不是一种词类,而是古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用现象。“偏义复词”不具有词义稳定性,只存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是否“偏义复词”不能简单依据白话译文,而应该把握概念,掌握“易词比较”“同类比较”“语境分析”“谓语分析”等辨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偏义复词是汉语中的一种非常特别的词汇,在古今汉语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现代汉语偏义复词较之古代汉语的偏义复词,不仅在偏向语义上呈现出明确性的特征,同时在语素次序上表现出固定性.文章通过对偏义复词概述,比较古今偏义复词的差异,从而分析现代汉语偏义复词偏向语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6.
论偏义复词之说不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义复词”这个名称自提出来后,为绝大多数语言字工作、教育工作所信从;但也有的学从理论或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它的某些罅漏和不足,提出过质疑。我们认为偏义复词之说存在将短语与复合词、语言分析与言语分析、造词法与构词法等相混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古汉语的合成词中,偏义复词是比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其中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但只有一个语素的意义起作用,另一个语素只起音节的陪衬作用。这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中国整体辩证的传统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文中 ,常有一类特殊复合词———偏义复词 ,这类复合词产生的原因及形式过程并不是偶然的 ,它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及汉语本身的音节节奏密切相关。这类偏义复词 ,应根据语素间的逻辑关系及上下文的语意来识别。  相似文献   

19.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而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的复合词。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句的“作息”,其意义偏在“作”上,“息”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而现代汉语“作息时间”中的“作息”表示“工作和休息”,两个语素均表意义。前者是偏义复词,后者是一般复词。“昼夜勤作息”只能译为“白  相似文献   

20.
好恶偏义复词是偏义复词中一个特殊的类,它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从人类的情感认知来说,这两个语素所表达的事物或概念往往有好坏美丑之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总是倾向于好的美的事物,可是这类词的语义却总是指向恶的丑的一面。从表面上看,这类词的语义指向与人类的情感认知是相矛盾的,其实在深层,由于语言拜物教的原因,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