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中美两国学生去玩过山车,美国学生说,过山车的变化可以用微积分来表达。中国学生没几天就用微积分做了数学建模交给老师。老师问是谁做的,中国学生说:"是我。"老师又问,谁提出了这个想法,美国学生说:"是我。"老师说,这是一份很好的作业,美国学生得80%的分数,中国学生得20%的分数。只提出一个想法,就得到80%的分数,而辛苦做出答案却只得到20%的分数,这个结果出人意料,但它折射出  相似文献   

2.
小王和小李,两人都是某中学的老师,一个教数学另一个教语文。在旁人的眼中,小王是个勤勤恳恳的老师,经常和学生在一起,整天忙忙碌碌,可以说是和学生"形影相随",但学生却远而避之;而小李老师与小王老师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王爱娣 《师道》2012,(11):44-46
这是美国教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起初,我对他的教学内容似懂非懂,一个简简单单的话题"好老师的特征",中国教师平常十几二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美国教师却花费了整个上午,足足两个多小时,这不得不让人觉得美国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实在太低,直到后来,在美国本土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考察,聆听过很多位美国教师的课堂教学,走访了多所美国中小学校之后,我才发现,美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知识,形成  相似文献   

4.
在台北师大附中的资讯教室里,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程序语言。后两个小时里,学生会利用每个人桌上的电脑,联接美国资讯教育网站,就网站上的题目练习程序设计。学生一边解题,一边和老师同学讨论。  相似文献   

5.
陈平 《师道》2003,(11):22-22
中央电视台曾讨论过这样一件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中美两国老师有着不同的教法。美国的教师给学生提了两个问题,一是请学生就这一事件产生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二是假如你是一位总统助理,是建议投下这颗弹还是不投这颗弹。而中国教师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某年某月某日美国在日本的哪两个地方投下了原子弹,其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案当然是现成的。同一问题不同的教法,体现了中美两国教师不同的教育观。美方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创造性的发挥及公民的责任,而中方强调的是传统的记诵、标准与规范,忠实于“经典”…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诡辩     
在古代的希腊,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老师。他们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学生脱口而出:"那不用说,当然是那个脏的。"老师摇摇头:"不对,是干净的去洗。因为他养成了爱清洁的习惯,而  相似文献   

7.
一个美国网友问我,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不同?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但后来仔细想想,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  相似文献   

8.
假如你的心灵没有缚上夹板,一点也不算残疾。——法兰克·斯卡利曾经听老师讲述他在美国经历的一堂课,这堂课是类似于中国的政治课,而美国则把它称为公民课。课上,老师向大家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艘船快要沉没了。船上有国家元首、有医生、有教师、有孕妇、有残疾人,还有牧师,可是船上只有一艘救生船,而且只能坐三个人。如果让你来选择,你会选择哪三个人上船。回来后他将这个问题也问了我们,两者的答案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我们和美国学生都首选了孕妇,可剩下两位中国学生选择了医生和教师,而美国学生则选择了残疾人和牧师。当他询…  相似文献   

9.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有什么不同?我仔细想想,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国学生都是数学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相似文献   

10.
创生课堂     
有一篇课文《学弈》,讲一名叫“弈秋”的老师教两个学生下棋,第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授,第二个学生在学的时候却一味想着用弓箭去射天上的鸟,而老师未加阻止。结果第一个学生的棋艺大进,而第二个学生却相差甚远。课文的最后提出了学习应该全神贯注、专心致志之论。这篇课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还真的有很多差别,至少我能想到的就有以下10点——1.考上大学美国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注: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2.向老师发问在课堂上,美国学生为了装懂故意向老师发问,美国学生还认为坐得横七竖八才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中国学生则为装懂而不向老师提出问题,中国学生还认为坐得端端正正是出于对老师的尊敬。3.解题方法如果老师给出同一道题目:“现在是12点整,时针和分针刚好重合在一起。请…  相似文献   

12.
我在奥地利时,一个德语老师对我说,他的学生要搞一次采访。采访在学校里进行。老师请了美国、新西兰、西班牙、以及中国的四个交流学生。其他三个学生在去奥地利之前曾经学过德语,所以当时他们的水平比我高很多。我当时甚至怀疑是否能被采访到。然而一到会场,会场的布置着实使我震撼。我和美国学生被安排坐在高高的演出台上,身边各有两个专门的记录人兼  相似文献   

13.
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看到:大连一位教师赴美执教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告诉中国的老师们,善待我们天使般的孩子吧,和中国课堂相比,在美国的课堂上课就像在天堂一样。这位教师在给她曾经执教过的学校同事的信中说,美国的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平等,绝不会因为哪个学生家里有钱而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歧视他(她)。在美国老师看来,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但有特长或是生活能力强,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是一样的。学生犯错误,他们认为这只是成长中的问题,儿童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这位老师的感慨引人深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14.
一位高一的学生在国内时被其老师称为没有“学习头脑”,而到了美国以后,则被其老师称为“学习天才”。同一个学生,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的评价截然相反。由此,这位学生的家长说出了这样一席话:“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有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美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否定,后肯定。我们暂且称这种现象为“半杯水”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5.
我国某名牌大学的一个毕业生到美国留学,第一个星期就陷入了困境。开学那天,校方拿出一本年度全校各系的课程表,让他自己选课,他傻了眼,因为他从幼儿园到大学,课程一向都是由老师确定的,无须学生动脑筋。他只得随便勾了几门。上课时,老师每堂课都要留十五分钟让学生提问题。美国学生连珠炮似地发问,而他总是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6.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班主任老师教育两个对老师不礼貌的男生的故事。对于两个男生,班主任老师没有责备他俩一句,只是说了这两桩事情。老师通过两件事告诉学生“尊敬的鞠躬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的道理,使两个不懂礼貌的学生深受教育。这篇文章中,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其实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学周刊C版》2013,(31):2
在贵州省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只有一个老师、九个学生、两个年级的小学,这就是打秀小学。而这唯一的老师就是乡村代课女教师——韦玉连。这里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原因,经济文化发展依然很滞后。山大人稀,村与村,寨与寨之间距离较远,形成了教学点分散,学生数量少的状况。韦老师为了这里的孩子担任代课教师已经32年了。韦老师为了照顾到这9个学生,将一间教室分成了两半,不同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学生:老师.你能再谈谈什么叫合力吗?老师:好的.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两个小孩同时用力提起一桶水,而一个大人就能提起来,大人的一个力所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小孩的两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有什么关系?学生:他们作用的效果相同.·老师:象这洋一个办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其中每一个力都叫分力)的合力.学生:合力我们知道了.从刚才你讲的情况来看.好象合力刚好都大于这两个分力,对吗?老师:是的.学生:能不能说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呢?老师:这种说法不一定对.学生:你能说得详…  相似文献   

19.
某月15日晚上,红星钢铁集团附属幼儿园中班年级组聚餐结束,杜红梅、张静两位老师和实习生吴娟娟结伴回幼儿园取东西。她们到办公室不久,就听到传达室方向传来一声巨响。她们本能地冲了过去.发现传达室已是一片火海。想到里面住着的保安老王,她们二话没说就冲进去救人。救出尚能说话的老王后,杜红梅、张静老师因烧伤过度晕倒在地,吴娟娟也重度烧伤。  相似文献   

20.
王超 《江西教育》2012,(11):11-11
<正>美国兰本达教授说:"一节课,你如果一半时间是学生活动,一半时间是老师活动,你是个及格的老师;如果三分之二时间让学生活动,老师讲解等活动只占三分之一,这样的老师是优秀的老师;你要是把时间都给了学生,老师只是几句话点到而已,最后来个小结。最多占十分之一,你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