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努力扩大就业一直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近年来,安徽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人口日趋增多,但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鉴于各个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小不一,安徽省应立足本省的基本情况,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等措施,努力扩充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不断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财政支出作为政府一项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研究其与第三产业就业吸纳力的关系,对安徽省解决人口就业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了1988-2015年安徽省的相关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协整、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动态影响过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科教文卫类支出、社会保障类支出和经济建设事务性支出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拉动作用,而维持类支出则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最后根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为提高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力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加值和就业情况,运用比较劳动生产率理论来测量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同时通过构造动态指标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指数,用以衡量各行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偏离标准的变化趋势.最后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思路.  相似文献   

4.
在对湖南省近十多年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和就业比利时重变化分析基础上,描述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比重的变动特点,并与北京和上海2002年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构建了湖南省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人数与GDP产值之间的回归模型。通过探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产值弹性大小,对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吸收劳动力资源的趋势做出了判断,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消除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的政策性建议,以求达到扩大第三产业的就业容量,缓解湖南省就业压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经济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城市化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而第三产业正逐步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城市化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连,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本文基于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详细分析了城市化发展与第三产业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探索二者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平均值法对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熵权法三种单项评价法得到的安徽省城市化水平进行组合评价,经事后检验发现四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最终得到安徽省16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综合排名。通过聚类分析将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分为城市化水平较高、中等、较低三类地区,并针对安徽省城市化发展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五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安徽省1995—2014年期间第三产业产出水平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等相关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研究了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动态影响。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76.52%,可见安徽省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对居民消费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安徽省17个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政府支出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对安徽省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最大,而收入水平、市场化水平等因素的作用微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区域视角出发,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生态质量、城乡统筹质量五个方面构建城市化质量的评估体系并以安徽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化质量与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的解析与探讨,得出城市化质量才是真正衡量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程度的关键的结论,并提出提升城市化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业发展与就业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我国就业及旅游业发展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择1978年-2006年的时间序列,应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收入和市场两方面,实证研究国内旅游人次、收入,入境旅游人次、收入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游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吸纳就业的基础产业.旅游业直接就业增速快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又快于第一二产业,旅游业成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渠道.回归分析表明,我国旅游业发展对全国就业、第三产业及城镇就业有明显促进作用.而第一二产业促进不明显,其中,入境旅游发展对拉动和促进我国就业作用最大.入境旅游市场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入境旅游成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入境旅游对全国就业的促进主要通过第三产业实现.外国人旅游人次对全国总就业、第三产业、城镇就业促进作用大于港澳台旅游市场,与此相反,港澳台旅游市场对第二产业的作用明显大于外国人市场.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从经济、社会、人口和土地4个方面出发,利用熵值法,构建对1990—2012年合肥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评价体系。综合测度的分析表明合肥市的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与官方公布的人口城市化有高度的正相关性;合肥市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且以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主要特征。同时发现第三产业、公共交通和城市环境水平对合肥市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较小。合肥市应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保持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低碳节能时代的到来,与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显得更加环保、节能,第三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对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定的指标分析出带动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希望能为政府正在进行的"十二五规划"中安徽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找出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而更好的实现安徽经济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分析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六个方面,选取了33个因子,对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明显,马鞍山、合肥城镇化水平较高;安徽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水平不甚匹配;安徽省各市人口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物流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量集中、城市规模扩张为物流业集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极大的市场空间,现代物流业对城镇均衡稳定发展也发挥着支撑推动作用。本文在对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基础上,重点研讨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物流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基于产业聚集视角研究提出安徽省物流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两个重要系数,利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指标可以分析、比较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或各行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对国民经济中各行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通过这两个系数实证分析了安徽省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消费需求拉动第三产业总产出最显著,对第二产业的拉动次之,说明消费需求的增加对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带动作用。为了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健康发展,扩大的消费需求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1990-2011年的数据对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对产业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对三产业的产值增加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小;对外贸易促进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但优化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最后在实证的基础上,对发展安徽外贸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视角,从全地区、沿海地区、非沿海地区探讨海西经济区市域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海西经济区市域城市化空间效应显著存在,但空间效应在各地区城市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在全地区样本中为负,存在高度竞争效应,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全地区样本中为正,存在互补效应。教育水平、市场开放度在沿海地区样本中表现出空间竞争效应,在非沿海地区的样本中这两个空间滞后变量还没有形成对市域城市化产生有影响的空间效应。第二产业在沿海地区存在空间互补效应,第三产业表现空间竞争效应。在非沿海地区,第二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空间竞争效应,而第三产业的空间效应在该地区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安徽省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化为研究对象,采用产业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高级化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城市化发展联动性关系及协调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与城市化发展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结论,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城市化发展的格兰杰原因,两者协调等级实现了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的提升,但距离优质协调尚需要一定的缓冲期。因此,从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入手对推进安徽省城市化进程和两者的联动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