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琼慧 《甘肃教育》2014,(21):107-107
正"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言语能力差,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音乐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  相似文献   

2.
张铭明 《山东教育》2005,(28):50-50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押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接受语言能力弱,感受音乐能力不强,给唱歌课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在逐步扩大学生音乐视野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建立歌曲中词与曲的联系,做好抽象感受与形象感受之间的过渡,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  相似文献   

5.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含,达到审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音乐审美是人们的一种情绪活动,人们从音乐中体验到具体的情感内容,对情感内容的理解带有主观性。但是,音乐审美价值具有客观性,它的客观性在纵向上体现为历史文化的客观性,因为音乐作品中所体现的内容、形象都不是听众从音响中直接感知到的,它必须通过想象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7.
<正>音乐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形成、发展、提高的。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正如黑格尔说的:"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是想象。"每一个孩子都有着鲜活的生命,纯净的灵魂。他们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就能让他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相似文献   

8.
音乐的审美过程,离不开欣赏者和演绎者对音乐作品形象的感悟与提炼。审美意识是人对审美对象的能动反映。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细节处拓展想象空间,在乐段中联系生活场景,从乐章中揭示音乐形象,让意象的音乐物象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
<正>新课标指出:中小学欣赏教学要适应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点,引导学生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围绕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采用身体动作和表演等方式,参与到"音乐"中去。音乐欣赏教学启发学生丰富联想和想象的第三种方式,即由音乐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作品中举足轻重。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音乐作品的灵魂。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音乐知识、欣  相似文献   

10.
田艺 《华章》2011,(29)
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牵扯到认知,记忆,情感,理智,直觉,才能,想象等各个方面.而音乐想象hi贯穿整个过程的心理要素,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的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想象的作用.本文对音乐表演中的音乐想象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围绕音乐表演中想象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特点,给出了音乐表演中想象的培养方法,为提高音乐表演的水平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形象的,音乐作品同样存在"艺术形象"。但是音乐中的"艺术形象"可能与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所不同:(1)音乐形象不是具象化的形象,而是一种按照某种暗示所想象联想的形象;(2)音乐形象有时表现为一种情景表象,有时则表现为一种趣味、情绪或气氛。这是我们认识、理解音乐中"艺术形象"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分析音乐表演时,特别着重表演者的形象和音色的直觉不带有实用目的这一层道理。欣赏和表演既都要和实际人生中保持一种"距离",那么音乐艺术对人生不是一种奢侈品吗?它的起源究应如何解释呢?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一、训练儿童对音乐表现要素的感知与鉴赏技能音乐表现要素是构成音乐作品灵魂的基本元素,它主要包括音色(不同的乐器声和人声)、节奏、音程(音高)、速度、力度、旋律、和声、结构等,对音乐表现要素及其在音乐作品中作用和表现方式的感受和体验是儿童音乐鉴赏和音乐审美的基础。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动画片中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谈他们的感受。接下来,通过观看动画让学生把听、看和想象结合在一起,然后教师让学生回忆和分析动画中不同的情景是运用哪些音乐表现要素表达出来的,进而使学生对各音乐表现要素有初步的体…  相似文献   

15.
想象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中不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欣赏 ,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没有想象就没有音乐。在音乐作品中想象可以被分为模仿想象、图画想象、描述想象和象征想象。本文作者通过对音乐想象进行分类和阐述 ,使各种音乐要素更易于被掌握 ,从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感觉的艺术。它不同于文字,文字可以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的听觉与感知,使人们对音乐作品所塑造的形象、表现的意境,产生联想、想象,从而引起共鸣。低年级的学生接受言语的能力相对较弱,感受音乐的能力也不强,这给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17.
江泓 《教师》2014,(35):92-93
音乐是由各种乐器所谱写出的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人的感官艺术,因此需要借助音乐的传播来构建出意境与情感,人们通过音乐旋律、力度、节奏来展开想象,因此需要借助"听"。通过多媒体视觉直面生动地反映出具体且直观的形象,便于人们能在此氛围中清晰直观地了解音乐所塑造的形象。通过多媒体的构建可以以此具体形象为依据,协助学生收集信息,依靠多媒体赋予音乐教学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解音乐需有一定的文学底蕴,阐释文学当有一定的音乐涵养。白居易擅"自援琴,操宫声",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感悟与体验,读白居易描写音乐方面的诗更是如此。自古人们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其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来创造形象、表达情感,但在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中,音响(有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与其对应的另一方面即是"无声",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在无声的情况下,怎样体现其艺术性?人们将怎样去感受音乐的美?无声在整个音乐作品中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本文将从文学音乐家白居易的诗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9.
曹云 《华章》2013,(19)
音乐美学是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没有音乐美学的存在,音乐的表现形式势必会成为一种难懂且没有展示对象的产物,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人们也会在不懂欣赏音乐作品的原因下,渐渐得使音乐淡出人们的生活范围。这就是音乐与音乐美学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的普通教育正积极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传轨,在这一历史性的转变中作为普通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教学既是审美教育,又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学科,这是因为作为审美教育的形象思维在音乐学科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例如:倾听音乐、欣赏歌曲、视谱、奏乐以及舞蹈、作曲等,都是一个审美的享受及富有很强想象力的过程。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呢? 第一、音乐想象思维法。“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听觉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形象”来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到审美目的。例如:在初中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