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reamer 《乒乓世界》2013,(5):124-127
STIGA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乒乓球板收藏家们的重点目标之一,但它的历史却有一点神秘。大多数发烧友在追求金字OC或CL,更资深的可能会找复刻版人像球板,而我的STIGA收藏有别于一般收藏家喜爱的型号,可以说是STIGA中的冷门品。从本期开始,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将一一和大家见面。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14,(6):137-137
北欧,森林,自第一支STIGA球板诞生以来,STIGA专注球板制造,为收藏家贡献了无数精华藏品,为运动员提供了神兵利器,提及STIGA无人不知其球板威名,如今已有70年了。  相似文献   

3.
器材点滴     
《新体育》2001,(6)
乒乓球变大以后,STIGA球板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各路球友纷纷来信询问,能否找到既适合自己打法又经济实惠的STIGA球板。为此,我们请教了前国手陈志斌的教练、瑞典STIGA乒乓器材经销商、天津友谊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  相似文献   

4.
管王无管?     
米多多  赵晖 《乒乓世界》2007,(4):102-102,103
TUBE 系列,是 STIGA 自 AC、OC、CL"黄金一代"后,重焕青春的市场利器。中文宣传册中,干脆自封"管王"。尽管"管王"们手感优良、个性鲜明,引得众球友竞相追逐,却也令发烧友们困惑不解——这种为球板带来卓越性能的所谓"管"究竟藏身何处?又是何许面目?想球迷所想,乒乓世界责无旁贷。偏偏 STIGA 瑞典总部对此顾左右而言它,动辙拿出"top secret"(绝密)之类的字眼施放迷雾。我们极限测试栏目,只好对"管王"痛下狠手。  相似文献   

5.
资讯     
十运男团冠军装备大曝光 十运男团夺金,江苏队的小伙子们欣喜若狂,是什么乒器助他们 在赛场上所向披靡? 三位主力正手使用的全部是红双喜狂飚川胶皮,这丝毫不足为 奇,因为狂飚系列在中国的专业选手中目前几乎是一统天下。难得的 是,三人球板均为STIGA,且陈玘、单明杰和另一位小将朱江手中都 是STIGA的Energy Wood。这款5夹纯木板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 力,以至令三位新秀的选择不约而同?  相似文献   

6.
1944年诞生于瑞典的STIGA(斯帝卡),一手辅佐过两个传奇:瓦尔德内尔,出道起就使用斯帝卡出品的Banda球板;中国国家队,20世纪90年代初,几乎清一色拿着由斯帝卡制作的Avalox球板,实现了从快攻到弧圈的复兴。  相似文献   

7.
STIGA OC(Offensive Classic)在中国球迷当中,绝对是一块很有份量的球拍,也是不少人的梦中所至。而经典离不开岁月的冼炼,从原名 STIGA Offensive 到今天的 Offensive Classic,20多年间已历经多次演变与进化。  相似文献   

8.
palio  赵晖 《乒乓世界》2006,(12):98-98
狂飙皓的板面大小几乎与 STIGA 的 OC—样,结构也是 OC 的经典结构,Limba 云杉 Ayous 云杉 Limba。不同的是,大芯减薄,云杉几乎差不多厚,面材加厚。而且表面经过特殊处理,不会掉木屑还能粘牢胶皮。测试配置为:正手狂飚3(39度2.2mm),反手 Andro 的 Plasma430(max)。整体感觉比贴 OC-CR-WRB 稍重,毕竟这支板是83克的,而我那块 OC 是79克。  相似文献   

9.
偶遇玫瑰木     
无机时代球板推新速度并不算快,经过了多年磨练之后,期待新板的心情如年华已去,平静无澜。即便有想法,基本是在猜测纤维板的走向。然而,就像熬看西荷黄牌大战近120分钟还是零蛋而昏昏欲睡之际,伊涅斯塔进球了。STIGA在不经意间发力,祭出新一轮的新木材球板。与玫瑰木的不期而遇,使沉寂已久的心率再次加速。  相似文献   

10.
Dreamer 《乒乓世界》2013,(8):112-115
STIGA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乒乓球板收藏家们的重点目标之一,但它的历史却有一点神秘。我的STIGA收藏有别于一般收藏家喜爱的型号,是一众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11.
王昊天 《乒乓世界》2014,(9):115-115
在今年的武汉体博会上,翡翠首秀。由于翡翠球板搭配了特殊的新材料铭牌和尾标,以及更换包装等缘故,一直迟迟未能与球友们见面。如今市场版的翡翠终于定型,STIGA签约球员朱雨玲第一时间进行了试打,就先让小朱拿着翡翠和大家打声招呼吧!  相似文献   

12.
玫瑰酿的酒     
姚远 《乒乓世界》2012,(11):124-125
从斯帝卡使用黑檀开始,硬木面材五层板的扎实度与支撑力便有了保障,回弹更快,速度上也不吃亏了,赋予五层结构新的生机。但是如果硬木球板整体平衡度不好,常会造成过于刚硬、或者外硬内软太过明显,过犹不及。玫瑰XO是硬木面材,硬木的感觉没有格格不入,没有速度上的锋芒,回弹也不是一碰即出。面材与内部的整体感非常好,发力拉时也有整体形变,持球蓄能的感觉明显。可以这样说,这是一种介于OC与硬木五夹之间的手感,当然,不是正中间,更靠近硬木五夹一些。除了木材因素外,便是工艺因素了。  相似文献   

13.
对话Mats     
《乒乓世界》2014,(7):106-107
2014,正是1944年创办的瑞典传奇品牌70周年的生日。为了给STIGA过生日,STIGA现任全球总裁Mats也在体博会期间来到了中国,与千万球迷一起为STIGA点上生日的蜡烛。70年的风风雨雨,STIGA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故事,在与Mats先生畅谈之际,他表示了自己的决心:“STIGA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一起期待STIGA的100周岁生日!”  相似文献   

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当看到我的乒坛偶像们,挥舞着手中的“干将”、“莫邪”夺冠称雄,心中总是蠢蠢欲动:一定买一块好球板:虽然早有此念,可惜资金有限,终于借大阪世乒赛之春风,软磨硬泡,让女友松了口:就这一次。于是我开始在乒乓网上查资料,拉着女友逛遍北京的器材店,不厌其烦地端详球友们的武器,尝试各种类型、品牌的球板,终于在众多的明星中选出了自认为具有最佳性价比的球板。这是一只STIGA的老式五层球板,大约85克重,表面一层布满了细小的沟纹,说明球板的稳定性应该很好。用中指扣击板面各处,从敲出的声音中判断有无空心的地方,也借此检查球板的弹性和硬度。检测的结果,我的球板当然OK了.  相似文献   

15.
器材点滴     
《新体育》2002,(3)
1.在2001年职业巡回赛中,看到王励勤和马琳使用的球拍同以前不一样了,不知道现在是什么球拍? 自从国际乒联推出各种新的措施之后,国家队一直在调换器材,球板过硬,速度快,则不好控制;好控制,打出的球又没有速度。但STIGA公司研制出CARBO系列后,问题迎刃而解。红黑碳王是7木6碳,由七层优质的北欧木材及六层超微碳粒互相分隔而  相似文献   

16.
人不可貌相,板却相反。如果你想在众多球板中一眼相中最适合自己的那款,仅知道直板、横板,或者仅能分辨目式直板与中式直板,远远不够。水滴形、加大板形、“苹果”形甚至提琴形……身为专业爱好者,火眼精晴的你,应能对不同球板外形的细微差异明察秋毫,而这些板形背后的设计理念,这几毫米导致的球板性能咫尺天涯,  相似文献   

17.
纯白诱惑     
姚远 《乒乓世界》2010,(11):118-119
曾与朋友笑谈,说到乒乓器材爱好者的幸福:千元左右,就能体会到顶级专业器材的快感。而如今,面对无机时代的内能之争,胶皮价格近乎翻倍。而随着新木材、新纤维的逐步尝试,球板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随着STIGA“CC5”与“CC7”两款产品进入中国,夹板市场正式步入了两千元时代。  相似文献   

18.
斯帝卡是传统的,AC创造了销量神话,OC和CL创造了结构神话。斯帝卡是新潮的,率先使用黑檀木和玫瑰木,创造全新概念硬木球板。  相似文献   

19.
tribe 《乒乓世界》2006,(8):102-103
STIGAOC(OffensiveClassic)很难想象如此纤薄的板身竟然蕴含着如此雄浑无匹的力量优势吃球、吞吐感明显:该板柔而弹,整体形变极大、吃球很深,吃进吐出的感觉明显,因而拉球时你有足够的时间去发力、制造旋转,用OC拉球很从容、很爽、很过瘾!力量、底劲足:"弧圈机器"并非浪得虚名,那种球被深深吃进底板,然后又被狠狠"甩"出所进发的能量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很难想象如此纤薄的板身竟然蕴含着如此雄浑无匹的力量,而且越发力感觉越扎实、弧线越容易控制。OC的底劲则是公认的足,退台后发大力,球在空中飞行时球速衰减较少,落台后二速惊人,很少(几乎不会)出现一般底板那种发力到一定程度后力量无法再提升的"天花板"效应。  相似文献   

20.
《新体育》2001,(10)
一、STIGA40三星、二星、一星球。二、德国“乒乓球场地专用板胶皮”设备。该设备是由德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