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处理台内球的手段多种多样,直接进攻看似威胁较大,但太容易造成直接失误,因此控制与调动自然成为回球的首选方案。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对方直接进攻,而调动是在回球的旋转、速度和落点上下功夫,通过变化让对方的回球出现失误。  相似文献   

2.
李晋 《乒乓世界》2010,(8):84-87
推挑也称为撇挑,这项技术是挑打技术的延伸,其技术动作结合了晃撇的元素,不但具备一定的攻击力,还起到了调动对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乒乓世界》2006,(11):80-83
在前三板的争夺中,抢先上手是每个选手的主导意识,能够直接占据主动是得分的重要因素。通常在接发球环节,对短球的处理至关重要,多数选手采用摆短、晃撇等技术来遏制对方的上手,因此如何能够直接进攻台内球成为选手们必须掌握的技术。正手的台内进攻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相应地对于反手的台内进攻技术也有了新的要求。如今,反手台内进攻技术有了很多创新,比如反手的台内弹击、反手侧拧以及反手的台内挑打,这些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进攻手段。  相似文献   

4.
后晃撇技术     
在比赛中,前三板的争夺至关重要,尤其是接发球环节,要尽量控制来球,当自己无法直接上手的时候也要遏制对方的强势进攻,从而为自己创造反攻的机会。通常在接台内短球的时候,大多选手都会选择挑打或摆短的方式,但直接挑打容易造成失误,一旦回球质量不高,很容易让自己被动;而摆短虽然有效,但对方同样有机会反调动、反控制,不利于自己的进攻。晃撇台内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12,(5):100-101
刘高阳使用心得: 1、晃推技术是一种相对积极主动的处理台内球的方法,尤其是对方回到我们中间偏正手位的不转或旋转不强的下旋球,弧线不好摆也不好劈长时,就可以使用晃推回接。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07,(4):94-95
在处理中路或偏反手位短球的时候,通常可以侧身用正手来回接,这种方式有利于快速的防守和进攻。晃撤台内球要求具备良好的手感,接发球时首先要判断来球的旋转,根据旋转强度来调整拍形,  相似文献   

7.
日本选手在处理台内球时一般都是在身体的低处接球,而马琳在侧身位处理台内球的特征是“身体在高处接触球”。这样的姿态可以让使用者更好地运用台上技术,也更容易使用假动作技术。撇搓图3,马琳的姿势让对方判断不出来回球线路,甚至对方都判断不出他到底是挑打还是摆短。图4中,马琳张开板形,制造侧旋,  相似文献   

8.
年轻小将郭跃在半决赛对阵张恰宁,这场比赛是新生力量对世界冠军的一次冲击,最终郭跃直落四局,闯过了本届世乒赛最大的难关。整场比赛中,张怡宁的状态明显不佳,而郭跃发挥出了应有的技术,战术运用也十分合理。郭跃发对方正手位下旋短球。张怡宁接发球时,突然晃撇郭跃的正手位大角,这板晃撇的质量较高,直接拐向郭跃正手位侧边线。郭跃发球后做好了进攻准备,虽然来球的落点很刁钻,但她压低身体重心,使用并步向正手位快速移动,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拉了一板  相似文献   

9.
抢拉对方侧身晃撇到反手位的球 这项技术是直板反面技术中非常关键的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最多,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因为对方在接发球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为主,配合摆正手位短球和搓正手位长球作为牵制。当我方在接发球摆短后,对方也会采用和接发球同样的方法。所以,掌握好这项技术对前三板的争抢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9):86-87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台内球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灵活。早在小球时代,运动员对台内球的处理还相对单一,除了纯粹地控制就是纯粹地进攻,更多地争夺还是围绕着长球展开的。如今改为大球之后,由于球速的降低,这使台内球的进攻和控制更加多样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韦睛光 《乒乓世界》2006,(10):92-94
[正手挑直线]正手台内挑打是台内球进攻的重要技术,可以使自己在台内球较量中抢得先机。通常当来球旋转不强的时候,可以采用挑对方直线的方式来回球。挑打直线的速度快,更具威胁,但是技术难度较大。要想掌握这项技术,要注重以下要点:以肩膀为中心开始做引拍动作(图3-5),通过肘部、手腕以及手指的一连串协调动作,完成整个击球步骤。  相似文献   

12.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5):106-109
处理台内球的技巧有很多,除了摆短、劈长这些控制手段,还可以直接进攻。而台内球进攻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科贝尔的反手台内侧拧技术,以及马龙的反手台内直接挑打,这些都是反手进攻技术中重要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看老将佩尔森的反手台内拉球,他的台内拉球极具攻击性和迷惑性,这是我们向他学习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纵观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境地。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运动员在进攻中运用假动作迷惑对方,调动对方,来寻找瞬间的战机,这既增加了观赏性,也丰富了进攻技术运用的手段,所以人们习惯的把假动作作为进攻所特有的技术。而在篮球运动中.攻与守的对立统一是不可改变的规律,即篮球运动攻与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4.
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中,接发球一方多数采取控制和调动的手段来回球。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非常出色,尤其是他台内球的反手侧拧技术具有很大的威胁。在2007年世界杯和国际乒联职业巡回总决赛中,王皓通过接发球直接用反手侧拧给柳承敏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从而连续两次大比分战胜对方。  相似文献   

15.
女子单打决赛,郭跃对阵李晓霞。李晓霞身材高大,技术全面,尤其是反手技术比较突出。郭跃发对方正手位不转短球(图1—5),李晓霞摆短对方中路。郭跃看到来球较短,并不急于用正手进攻,而是移动到中间位置用反手进攻。郭跃的反手进攻很突然,她观察到李晓霞的站位靠近球台中间位置,于是她在击球的瞬间突然将手腕外撇,挑打了一板直线(图8—12),压住了对方反手位空当。李晓霞接发球后,虽然做好了防守准备,但是她无法判断对方进攻的线路,面对郭跃巧妙的进攻,李晓霞失去了身体重心,仓促地用反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实战中制订战术套路应该本着简单、有效、易于执行的原则。对接发球一方,最常用的套路一般有两种:第一,直接进攻,抢先压制对方;第二,主动调动,打防守反击。这两种套路都有风险,因为对方发球时,必然会做好攻防两手准备,而进攻的意识会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7.
张继科——轻挑后快速反拉,落点刁钻随着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台内球技术的运用越来越灵活。早在小球时代,运动员对台内球的处理还相对单一,除了纯粹地控制就是纯粹地进攻,更多地争夺还是围绕着长球展开的。如今改为大球  相似文献   

18.
回传球是足球比赛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传球方式。它不仅能在局部配合中起战术作用,而且还能对全场局势赋以战略意义。进攻上,通过回传球可以虚实结合、声东击西、改变进攻方向;调节比赛节奏,调动对方,并利用对方在调动中出现的漏洞,谋取射门机会,为得分创造条件。防守上,运用铲、捅、顶等技术,既瓦解了对方的进攻,又结合这些抢断动作将球回传给同伴,使控球权为本队所掌握。从战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的进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组织后卫在得分和投篮次数以及投篮命中率上与对方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发动快攻次数以及发动快攻的成功率上与对方具有较大的差距;在个人前场控球次数、控球时间和个人持球进攻次数上高于对方.且无效控球次数和控球时间高于对方;助攻、支配球能力与对方存在明显差距,且失误次数多;组织配合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个人持球进攻次数太多,而通过全队配合进攻次数太少;在有球活动区域与对方具有较大的差异。尤其在近区和远区组织配合的成功率上.与对方差距巨大。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4,(8):94-95
本组回合是三组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一组,金玟锡接发球的摆短质量非常高。面对对方的回摆偏高时,他没有选择进攻,而是将计就计,再次采用了一板非常规的“晃”摆,直接造成对手上步不及失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