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1):112-115
接发球是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接发球直接决定了后续战术套路的顺利实施,也可以说,接发球技术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发球一方多会发短球来控制对方,不给对方制造直接上手的机会。对于接发球一方来说,采用什么样的回接手段至关重要。目前从乒乓球技术来看,接短球无非有几种方式:挑打、台内拉、摆短。  相似文献   

2.
接发球是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接发球直接决定了后续战术套路的顺利实施,也可以说,接发球技术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发球一方多会发短球来控制对方,不给对方制造直接上手的机会。对于接发球一方来说,采用什么样的回接手段至关重要。目前从乒乓球技术来看,接短球无非有几种方式:挑打、台内拉、摆短。其中摆短的方式非常灵活,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变化制造各种旋转和弧线,以此给对方增加难度,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搓侧旋的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但是要想搓出高质量的球,必须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培养优良的手感。此外,提高对来球旋转的感知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3):116-119
柳承敏在发斜线侧旋短球的动作与其发侧下旋短球的动作极为相似,这两个发球配套使用可以扰乱对方的判断,为自己的进攻创造良好的机会。高水平运动员在发侧旋短球的时候有很多技巧,如果发球的旋转为纯侧旋,那么球的弧线侧拐会更为强烈,因此对方比较容易判断出旋转,往往会直接采取台内进攻。柳承敏的侧旋短球会稍稍带有一些下旋,这样对方如果搓接,则很容易冒高;如果对方发力挑打,则很容失误。因此,看似简单的发球,其实暗藏玄机。  相似文献   

4.
短网热点     
(7)发内角上网的练习 规定发球员均采用发球上网战术,以发内角球为王,发球后上网进行截击或高压。 (8)快速回击的接发球练习 当连续练习发球时,安排另一名儿童同时练习接发球。接发球者在对方抛球前位于端线后一米处持动态的准备姿势,对方抛球时,迅速向前移动回击来球。练习时,发球员可任意发直线或斜线球,接发球员须进入端线回击球。严格禁止站在原地或后退接发球。 (9)发球上网与接发球破网的练习 三名儿童轮流发球上网,一名儿童专门接发球。接发球员第一次击球可不直接破网,让发球员到网前做一次“安全”截击,从第二次击球开始双  相似文献   

5.
波尔的相持技术是其特长,他通常使用的战术是:发球后抢拉一板加转高吊弧圈,然后用正反手两面弧圈球连续进攻。为了避免发球后被对方摆短,波尔大多以发侧旋球为主,因为对方在接侧旋发球时很难运用摆短技术。同时,波尔考虑到对方会直接挑打,因此他发球后会做好充分的反攻准备。  相似文献   

6.
《乒乓世界》2014,(9):76-77
本组图中,王皓采用钩子发球发到闫安的正手位短球,这个发球更容易被对方挑起来,打到王皓的上旋球套路中,因为王皓正反手两面拉的能力非常强,无论是近台、中台还是远台,他都能自如的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闫安在比赛中也想避开王皓的套路,所以接发球时采用逆旋转接发球的手法,加转劈了一板王皓的中路底线长球,尽管王皓发的球是侧上旋,但闫安依然劈出了很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许昕与马龙在2016年科威特公开赛半决赛中发球阶段和接发球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许昕的发球半出台球多,网前短球少,半出台发球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更多主动,第三拍多处于被动;马龙的发球落点、线路变化多,且战术目的明确,第三拍能够积极主动进攻,正反手抢攻的落点线路以压制许昕反手为主,进攻质量高;许昕的摆短接发球质量较高,对半出台球的处理还需要提高抢攻质量,尤其是反手的抢攻能力;马龙的接发球技术运用合理,战术主要是压制许昕反手,为自己第四拍进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反手搓球后果断进攻,这是实战中最常用的战术套路。更准确地说,这个套路通常是针对接发球一方来说的。以经验分析.在接发球搓接后,对方如果不能直接打发抢。通常会搓球到自己的反手位大角,因此如果接发球放可以抓住这种规律,在进攻手段上多下功夫,就能抓住更多的得分机会。  相似文献   

9.
三人接发球战术,自从苏联男排在1977年世界杯比赛中首次试用以来,到1979年各大洲锦标赛已被世界各强队广泛采用。三人接发球技术,是由除插上队员之外,前排有两个以上的队员在网前拦击发球,同时,后排三个人立于场区后半部,接对方的发球所组成的阵式。由于前排队员可以直接拦击对方发球,这就迫使发球一方不得不把球高弧度地送向接发球队的后方,从而有利于接发球一方组攻。但是,纵观1981年全国排球甲  相似文献   

10.
发完长球后,对方回接的球一般也会偏长,所以在衔接抢攻时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重心还原的动作。因为当对方接发球前,发球方应该站在一个最稳妥的位置,对对方每一个回球落点,进行相应的准备。一旦对方出手,发球方判断清回球的落点后,脚下应该迅速移动,等球弹起时,顺势利用腿、腰、手同时发力,去击打来球。  相似文献   

11.
2000年欧洲锦标赛男单半决赛瓦尔德内尔VS普里莫拉茨瓦尔德内尔发球: 瓦尔德内尔在侧身位用正手发了一个短球(图1—2)。发短球是为了阻止对方强有力的抢攻,而瓦尔德内尔的发球,不仅短,落点也非常刁,正好发到对方的中路。普里莫拉茨想要接发球抢攻,不得不大范围地侧身。普里莫拉茨接发球: 普里莫拉茨准备侧身用正手拉接对方的发球,但由于球很短,他只能搓一板。注意普里莫拉茨的接发球动作(图3—5):接触球时,肘关节弯曲,前臂几乎放得与台面一样平。肘关节弯曲意味着动作放松,容易形成一个好的击球角度,以便更好地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12):96-97
发球一方的优势在于更容易直接占据主动,更容易贯彻事先制订的作战计划。发球抢攻是最直接的进攻方式,但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接发球一方会想方设法地制造困难,使发球者无法进攻或降低进攻质量。从战术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抢攻都能占据主动。发球一方应该根据场上形势随时调整,抓住对方的弱点,使进攻多样化。组图A中,周斌正手发侧下旋长球,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周斌用右肩巧妙遮挡击球瞬间的动作,目前此种方法并不违反乒乓球的竞赛  相似文献   

13.
巧妙的近网发球发将出台球后的抢攻高手们在实战中使用最多的发球,就是几乎出台而又不出台的短球(如下图)。这样对方很难在接发球时发力,且不好摆短,能够比较容易上手抢攻。上图福原爱采用的就是这种发球,然后反手发力弹打得分。  相似文献   

14.
发球和接发球是当今乒乓球运动的两项主要技术,也是影响乒乓球回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比赛中,发球和接发球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发球直接得分 2.接发球直接得分 3.接发球积极主动,使发球方处于被动 4.接发球直接失分 5.接发球质量很低,对方发球抢攻直接得分 6.发球失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秀羽毛球单打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短球、平快球和高远球)的特点,为运动员实战中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两台高速摄像机对运动员3种不同发球球路进行三维的运动学分析。结果:反手发平快球和高远球站位时前脚脚尖与前发球线的距离与发短球时相比要更近;正手发短球时,击球点在身体重心最右侧,同时也最靠近身体,而正手发高远球相反,击球点在重心最前端的位置;反手发短球、平快球、高远球时击球点高度之间存在异差显著,高远球〉平快球〉短球;正反手发球时均为高远球的挥拍距离最远,平快球次之,短球的挥拍距离最短。结论:选手可以通过对手发球时的这些特点来判断对手的发球球路,以便能在接发球中主动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6.
发球时自已可以自由选择线路,但接发球时来球的落点则由对手的意志所决定,所以难度很大。但也并非全无规律,一般来说都是发到中路略偏右的短球为主,配台两大角长球。最简单的接发球方法是:对方发短下旋时,我方摆短或搓长;对方发不转球时,我方则以挑为主;对方的长球只要发出台,到我方反手位时,我用拉、打去对方正手位。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4,(1):100-101
问:“我在实战中总感觉自己的发球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发抢的威胁比较小,不知应如何改进?” 技术解析:吕先生的发球多以长球为主,而长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快,他的球太慢了。如果对方接发球水平比较高,可以直接抢攻,那他连衔接第三板的机会都没有。另外,吕先生发球的旋转比较差,这和他拉球的实力不太成比例。建议他单拿出一些时间,专门练习发球。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排球比赛中,我们只看到对方组织进攻时防守的一方采取拦网,而当对方发球时接发球的一方却几乎没有出现过拦网。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谈谈一点肤浅的看法。一、对方发球时拦网的意义: 当对方发球时,对方正处于由发球转化为防反的阶段,队员处于防反阵容的调配和位置变动之中。而当接发球一方队员突然起跳拦网时,对方毫无思想准备,这  相似文献   

19.
李晋  边玉翔图 《乒乓世界》2010,(10):110-113
接发球是难度最大的技术环节,尤其对业余选手来说。接发球的方式和质量往往直接决定了这一分的胜负。之所以说接发球很难,是因为发球一方十分主动。在发球的旋转、落点以及后续的战术套路上都做好了准备。而接发球一方必须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来球的旋转、落点。  相似文献   

20.
夏伦 《乒乓世界》2004,(6):64-64
主动性接发球在接发球环节中能够直接得分.或者为下一板衔接创造机会的。称为主动性接发球。接发球主动与否,所使用的技术并不是充分条件。以挑打为例,它并不一定是主动的,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速度以及落点变化,才能够体现出威胁。抢拉半出台球是主动性接发球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往往出乎对方意料,令其准备不足。也具备相当的杀伤力,再者能给对方的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他(她)要想拼命发短球。势必以牺牲发球的旋转、速度、落点为代价,这样也使我方在短球的处理上更容易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