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学难学”、“数学难懂”、“数学没趣”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也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发出的“呐喊”!如果我们追问一下:这是不是教师教的结果呢?或者说教师为此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呢?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也在“申辩”:“怎么讲,学生也都不会,(真笨)”、“一道题讲了三遍,学生还是不会做,(真蠢)”、“数学真难教啊”.的确,要想对这些问题做出全面而准确的回答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不过,通过我们对数学教学实践的考察和分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教师的教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主要表现在教师…  相似文献   

2.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已久,我们的课堂也或多或少都在实践着新的教学理念,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停留在教师"教"上的仍然居多,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切实从听教师讲、做练习等被动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把"教"转化为"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呢?这需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师教任何课,"讲"都是为了不用"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这句话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会学"远远比"学会"重要,所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一前言自2010年2月,我一直跟广东省"孟胜奇"名师工作室学习,三年来一直从事学生数学发展性教学具体教学模式的研究.其实讲授法并没有错,关键在于讲什么?怎么讲?讲多少?没有系统地整理知识的掌握是肤浅的,方法也只是表面的,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无益的.记忆性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普遍存在"有教无学","教多学少","教多少学多少"等弊端,学生缺乏自主创新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思维性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必须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彭铁权 《教师》2014,(19):62-62
正当前,中学历史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历史课怎么越来越难教了?"为什么课越讲越不会讲、越讲越不明白了?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第一、当前,初中历史教师中,特别是乡镇初中历史教师中非历史专业毕业的较多,他们对历史教材的把握不系统、不深透,对教法改革,也只能是"花架子",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历史老师在适应历史教学的改革时,应首先过教材关,在如何挖掘教材上多下功夫。首先,系统学习中外历史。通读中国历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主要以教师传授为主,采取填鸭式、注入式的方法,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则是重灌轻导、重讲轻练,强调一致性,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甚至苦学、厌学,对双基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更无法谈及。为改变这些弊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善教"与"乐学"有机地统一,需要老师不断树立良好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实施快乐  相似文献   

8.
一、把握童稚,培养学生数学口头语言表达习惯 1.利用好奇,让学生想说.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仅靠强迫维持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数学口头语言训练也是如此.课堂上不少学生嘴巴"紧闭",不愿说话、不敢发表意见,究其原因,一是胆怯,怕说错;二是长期以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  相似文献   

9.
"还教于师",是美国学者罗宾·巴罗在《还教于师:课程批判导论》(1984)一书中提出的口号.这个口号似乎有点怪.因为只要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都能见到教师在"教",见到教师"满堂讲",或"满堂问",学生"满堂听",或被动地答,难道成千上万教师不是几乎每天都在"教"么?有什么"教"可还?相反,我们有感于教师"教"得太多,学生"学"得太累,所得甚少,倒是呼吁教师把"学"还给学生,而"还教于师"又从何说起呢?  相似文献   

10.
1问题提出最近的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三教师们都在吐苦水:简单题也不用再讲了,讲了也浪费时间,想要让学生的数学成绩上一个层次,就是要在一些中等难度以上的题目上花功夫,但这些题目讲了效果不大,讲了这个题,下个题学生还是不会做,结果还是浪费时间.很多数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这也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究竟该怎样引领我们的学生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呢?笔者脑海里闪过一位前辈提过的一个场景:机场登机.让学生学会数学解题就如让学生一个人初次去坐飞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登机流程从而顺利登机.而笔者又联想到另一项运动"定向运动",定向运动就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数学解题就好比定向运动,给学生一定的解题工具,让学生运用工具以最快的速度达到目的地.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工具,这些  相似文献   

11.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能力培养和品质培树的双边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包含了互助合作的过程和特性,这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供了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合作性教学策略也成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构成要件.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合作性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2.
1.一个数学问题 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告诉我们在学校里应该教哪些数学.接着,教育学院就培训我们应当怎样教这些数学.我们通常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教这样的数学?"也就是说,我们常常问"教什么"、"怎么教",但是从来不问"为什么".举个例子,你知道圆的面积公式有几个?一个,两个,或者更多?一般说来,至少三个.  相似文献   

13.
上讲台的老师们都在抱怨:我怎么摊上这样的学生?语文不好、数学不好……教过的知识学不会,还到处惹是生非!我们周围真的有那么多"坏"学生吗?笔者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是庸人自扰,没有正确理解"教师"的含义。古人说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排在第一位的是"传道",也就是说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放在传授学业知识之上,但近年来学校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业,老师们谈论的重点也是哪些学生数学好、哪些学生语文好,很少有人提起哪些学生品德高尚。近年发生的校园恶性伤人甚至杀人事件让广大教育工作者警醒。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怎样看待自己的事业?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笔者深感正确评价学生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下面就怎样客观评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正>"导学"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具体做法上要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也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最为关注的教学理念之一。为了更好地落实"导学",我们强调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先学",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对数学教材的阅读。但我们也发现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对所谓的"先学"在实质性的理解上有偏差,误认为不管什么内容都要让学生先阅读教材,结果又造成了一部分内容以文本来灌  相似文献   

15.
一、课改现状当前,国家第八次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全国兴起了一股课改的浪潮,从城市到农村,这项改革都进行得雷厉风行,并且也得到了一路赞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正以崭新的的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彻底封杀了"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学便忌讳老师"讲",很多教师"少讲"或"不讲",这样,学生得以"自主",老师得以"解放",还美其名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做法真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否就不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探究学习,教师是否就不能采用讲授法进行必要的"灌输"?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这些处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教师在阅读了粱增红老师的《讲了也不会,何必再讲?》一文,很受触动。思考之后他也产生了一个困惑:我们教师明明已经讲过,甚至重点讲过的东西,学生为什么还是不会?是呀,为什么?明明在课堂上教过了,学生看似也学会的东西,考试的时候,或者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又不会了?是我们的学生真的很笨,还是我们的教师没有讲透彻?我认为这两点都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阅读、感悟、思考的机会,而是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验和感悟,这样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生厌学、怕学、被动学习以及不会学习数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数学课没有兴趣,害怕上数学课,数学课上不能主动接受知识,老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有教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呢?下面,谈一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平日里学校教研组的老师在上讲评课时,经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改变课堂上老师问得多、讲得多的现象。这一问题在许多教师身上普遍存在,他们常担心学生学不会,听不明白,一些该让学生想的、说的、做的,都包办代替了,无形中教师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学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与当前的新课改精神是背道而驰的。我有幸参加了青岛市"魅力教师、经典课堂"小学数学教  相似文献   

19.
一、研究背景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大力倡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如果教师不注意分层教育,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或只重视个别层次的学生,都不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有违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初衷了.就此,笔者将结合实例谈一谈分层教学法在新课标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1 问题提出 最近的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三教师们都在吐苦水:简单题也不用再讲了,讲了也浪费时间,想要让学生的数学成绩上一个层次,就是要在一些中等难度以上的题目上花功夫,但这些题目讲了效果不大,讲了这个题,下个题学生还是不会做,结果还是浪费时间.很多数学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很久,这也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究竟该怎样引领我们的学生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呢?笔者脑海里闪过一位前辈提过的一个场景:机场登机.让学生学会数学解题就如让学生一个人初次去坐飞机,让学生自己去摸索登机流程从而顺利登机.而笔者又联想到另一项运动"定向运动",定向运动就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