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智能住宅不仅仅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智能住宅应该满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要,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智能住宅不仅仅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智能住宅应该满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要,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建筑.  相似文献   

3.
智能住宅不仅仅可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的环境,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功效。智能住宅应该满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需要,是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建筑。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建筑外表具有形式美,而且要求建筑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建筑艺术是建筑师赋予建筑物的灵魂,现代建筑中优秀艺术作品不断涌现,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法国埃菲尔铁塔和中国国家体育馆鸟巢等,这些建筑都给人类留下了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绿色世界的追求,"绿色建筑"登上了人类舞台,它倡导节约能源、可循环利用、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不断进步的科技将使建筑更加智能化,从而给人们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本文就建筑艺术、绿色建筑和建筑智能  相似文献   

5.
《世界发明》2009,(9):40-4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大自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和环境问题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征未来的社会中,人类的发展必须建立任生态和环境允许的基础上。而我们期待的绿色建筑项目,正在悄然向我们迮来。本期特别策划未来绿色建筑排行,意在告诉人们:我们已经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源,是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住房的需求,房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而以牺牲环境、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传统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绿色建筑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生态文明建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其目的和作用在于实现与促进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高度的和谐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充分的协调一致;国民经济、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设计、探讨21世纪人类的住宅.如今比利时、日本等国的建筑工程师们已设计、建筑出了21世纪人类的住宅,并向人们开放,供其参观.这些住宅除了为人们提供舒适与便利,安静与卫生的环境外,还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住宅内充满着梦幻,犹如进入仙境.  相似文献   

8.
舒适、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正如同"阳光总在风雨后",大量宜居住宅和宏大公共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并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业内人士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当下的一项重要任务。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好的环境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治理环境问题,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维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最终实现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住宅(ecologicai housing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在谈到与生态住宅相关的话题时,总会遇到太阳能住宅(solar housing)、节能住宅(energy efficient housing)、绿色住宅(green housing)、可持续发展的住宅(sustainable housing)这些字眼。简单说来,太阳能住宅、节能住宅和生态住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包含”这个词来说明。太阳能住宅范围最小,但历史最悠久,其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  相似文献   

11.
马锦强 《今日科苑》2009,(12):290-290
住宅是人类居住生活不可缺少的载体,方便、舒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住宅区是新世纪人居环境建设的重点。建筑、景观设计师要科学运用"以人为本"的生活设计理念,秉承传统勇于创新,通过量度适当的环境设计,使住宅区既保持传统韵味又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如今,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已从经济和社会两个层面向环境这个维度延伸,绿色建筑进入人们的视野。"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绿色建筑与智慧能源、人居城市与低碳生活"成为重要议题。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是趋势建筑承载着城市文明和科技进步。如今,人们对绿色城市充满渴望,但现实与愿景仍有差距,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1%,在即有的近500亿平方米建筑中,高耗能建筑占了绝大比重,与交通、工业能耗并行为社会三大主要能耗。  相似文献   

13.
"里约热内卢宣言"中的"可持续发展"指出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j生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这种新的发展现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一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14.
生态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都渴望回归自然,希望更多地与大自然接触,但住宅建筑仅有绿色还不能说起具有生态性,住宅的生态型是以绿色为基础涵盖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多种理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住宅中的活动空间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起居活动已从原来的卧室中分离出来,厅或起居室成了住宅中的主要活动空间.这个主要空间应该争取良好的朝向.南向的起居厅,能更有效地利用冬季的日照而得热,减少夏季的太阳热辐射,减少住宅中的日常耗能.总之,住宅的起居厅向南,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改善住宅室内的热环境,更加适应小康生活形势下,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热环境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这对我国正在蓬勃发展的、量大面广的住宅建筑来讲,是一个直接有效的节能空间设计.  相似文献   

16.
"绿色住宅建筑"是我国目前住宅建筑产业的最高水平和住宅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社会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成为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的。要提高住宅和居住环境的质量,重要的一环就是首先作好住宅及居住环境的设计,从设计方面来说,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过去我们从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方面考虑较多,而从精神需求方面考虑较少,应该从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全面满足人的家庭生活需求。同时,不能将住宅看成固定不变的空间组合,应该看到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应建立动态的设计观念,充分重视住宅的适应性与可变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愈加明显,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在住宅施工建设方面,也注重将人类的社会生活同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之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方式正在逐渐的走进住宅施工建设中,绿色住宅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夺取人们关注的眼光,使之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过建设宜居舒适的现代居住小区绿色空间环境,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和人居环境的目的,在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条件下,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当代生态环境意识的崛起,为人们居住小区的设计与园林景观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生态住宅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生态学为基础,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地达到小区内外之间的平衡和循环使用,从而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