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水过的日子,早已清闲惯了。在水乡,就是这么个过法。一条漕港河,横贯整个朱家角。记忆中,那条河就只有那点恬静的  相似文献   

2.
田园是一首诗,那里有“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的淳朴;水乡是一幅画,那里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宁静。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意田园,漫步梦里水乡,采撷美丽的影像,拥有更多的收获吧! 淡淡的朝阳刚把柳梢照亮,远处就传来一曲曲悠扬的歌。来,一起抑着微风,伫立溪边,欣赏这美妙的水乡晨色!  相似文献   

3.
芳草 《家庭教育》2002,(4):30-30
爱学习庞淑婕今年13岁,出生在浙江省德清县东部水乡雷甸镇大同村。水乡的孩子特有灵气,小淑婕从小就聪明伶俐。3岁时,她迷上了看电视。虽然没有上过幼儿园,也没人教过她,可她却会用普通话与外地来的客人说话,从电视里她还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汉字。高中毕业回乡的父亲庞国庆  相似文献   

4.
水乡幽梦     
我爱水乡,虽然我从未去过江南,水乡却始终是我心底的梦。提到水乡,总给人一种朦胧的烟雨秀色,给人一幅柔柔的翠绿微红,给人无限的温情遐思。弯弯的石桥,清澈的河水,古朴的木屋,悠闲的渔夫……薄薄的青雾浮起,袅袅的炊烟升空,一切是静静的,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话语,构成了水乡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周庄烟雨中     
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登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正是烟雨空漾的天气,衣裳在空气里就湿漉漉的了,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  相似文献   

6.
梦里水乡     
从没到过江南,从没融入过水乡,但心中那条对江南无限牵挂的线却永远难以割舍。因此时常在电视上看水乡,在诗中读水乡。每次听到浙江卫视台标出现时伴随着的优美的江南小曲,我大脑中便会闪现出江南水乡那迷人的身影! 窄窄的街道两边,是极有水乡味儿的灰灰的小木屋,一排排的,很长很齐,街道是一块块石板拼成的,石板上已爬满了皱纹,青苔就安身于那细小的缝隙间,一条街道,黑黑的石板,青青的花纹,似一只朴素的绿孔雀的屏,是精心的装饰,却又是自然美的再现。屋后是一条又窄又深的河,静静地躺着,她没有长江的滔滔气势,没有京杭运河的繁华,没有康河的名气,更没有莱茵河的神秘……她似一条  相似文献   

7.
江南美,江南美,最美美在江南水。江南的水呵,清又清;流进水乡孩子的眼窝,一双双眼睛就像水晶般晶莹明澈了。江南的水呵,柔又柔;流进水乡人民的肘弯,一双双臂膀就像喝了甜酒般柔韧多姿了。江南的水呵,甜又甜;流进水乡人民的胸中。一个个心窝就像喝了甜酒般醇香甘美了。水,滋润着世世代代江南人的肌体,陶冶着千千万万江南人民的心灵。水乡的儿女们,哪能不由衷热爱哺育他们身心成长的春水呢?  相似文献   

8.
唱新闻     
在我小的时候.南方农村仍然有很多的戏班子。一到春节或其他节日.这些戏班子就被邀到各村去演出.这个唱戏的风俗,似乎和鲁迅描写过的社戏有些相似。不过鲁迅的老家绍兴是水乡.我们那儿却是山村,就不能摇着船儿去看戏了。  相似文献   

9.
文本解读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它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了,可是学生对水乡风土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0.
正"八"字像一座弯弯的小桥,有时它脚踏实地,行人和车子从它身上过;有时它和彩虹一样,横在空中是座"天桥";有时它又成了落地的腿和脚。水乡小石桥水乡的小石桥一座连着一座,每天,我们都要从小石桥上过。娃娃家,过桥桥,桥桥一座连一座,请你动笔过一过。  相似文献   

11.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江苏省建湖县庆丰乡马庄中心幼儿园编排了木偶戏《水乡儿童团》,热情歌颂苏北水乡人民抗日斗争的英雄业绩。到八月十七日,他们已义演六场,观众达三千多人次。一位当年参加过抗战的老同志  相似文献   

12.
仇艳 《教育艺术》2010,(1):47-48
初读《水乡歌》这篇课文。就很喜欢,这是一首江南小诗.清新活泼,如诗如画。仿佛梦里的水乡就在眼前。《水乡歌》是鄂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6课。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美好。课文比较简单.但要让学生较好地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相似文献   

13.
烟雨周庄     
一踩上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登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正是烟雨空蒙的天气,衣裳湿漉漉的,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润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水。  相似文献   

14.
《水乡歌》是苏教版语文第三册中的一首诗歌。描写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诗歌朗朗上口,学生十分喜爱,不少学生可能在课前就已经能熟练背诵,可是学生对水乡风景人情缺乏认识,缺少生活体验。为此,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目标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上。  相似文献   

15.
梦寻江南     
从小就对古朴的江南水乡有浓厚的感情,虽然喜欢北方高远的苍穹,可还是向往那门掩黄昏、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怅惘的水乡。迷恋水乡人富足的小家生活,迷恋恬静的水乡女子的吴依软语,迷恋夕阳西下时,水乡男人低吟的渔歌。迷恋秋雨过后,弄堂里的青石板路,迷恋正月里,江南小镇整条街上挂着的灯笼。  相似文献   

16.
在自治区课改研讨会的展示研究课上,整整40分钟,我竭尽所能地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得到了在场所有听课者赞许的目光。课罢,随着学生整齐而响亮的道别声,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可在这令人兴奋的时刻,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场景一:师:水乡的水真的如书上说的那么多,那么美吗?去看看就知道了。本来老师准备了一段水乡的录象给大家看,可临时课件出了问题,真对不起,我们就去看一幅水乡的画,大致看看水乡,好吗?(学生看水乡的挂图)师:刚才你看到是什么?生:我看到了有两只小鸟在飞,我好像听到了他们叽叽喳喳地叫,好像在说“:…  相似文献   

17.
田园是一首诗,那里有“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的淳朴;水乡是一幅画,那里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宁静。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诗意田园,漫步梦里水乡,采撷美丽的影像,拥有更多的收获吧!  相似文献   

18.
水乡纪行     
尽管家乡是一个江南水乡 ,但我由于年幼便来到广东 ,竟不知水乡是个什么模样 ,竟以为水乡就是青山绿水 ,郎才女貌。回了一次乡下 ,令我对水乡有了新的认识。乡下到处都是小河 ,差不多每走几分钟就会遇到一条。有河就必然有桥 ,这桥似乎要映衬着小河 ,同样朴素得很。两块又长又厚的水泥板 ,竖直立在水里 ,中间则平放一块水泥板 ,形成桥面。没有栏杆 ,没有精雕细琢的镂空。换言之 ,这座桥就像小孩用积木拼成。然而 ,这确是家乡桥的主流。究其原因 ,大概是因为人们仅谋求实用。淳朴的心造就了水乡独有的情趣。朴素的河陪上朴素的桥 ,没有丝毫的…  相似文献   

19.
《水乡歌》是一首极富生活气息的儿童诗,它以优美的语言,活泼的节奏,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妙画卷。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悟水乡之美、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突破这个重点,可从下面几点进行尝试:一、巧用资源,初步感知水乡的美丽景色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水乡,走近水乡,初步感知水乡的美丽景色。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插图了解水乡。2.播放水乡的音像资料,真实感知水乡。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向学生展示“小桥流水,白帆点点,歌声满船”的水乡美景,直观地唤起学生对水乡的向往,缩短学生在感官上和水乡之间的距离,走近水…  相似文献   

20.
感受乌镇     
一踩上乌镇的石板路,人就已融入“乌镇文化”了;一登上乌镇的乌蓬船,人就已到了水乡人家了。——题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