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周庄的人文历史古雅悠远.周庄的风物景致古朴美丽;千百年来.它们互相交织,融为一体。周庄延续着唐诗宋词的意境.延续着几百年的历史.将古老和现代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没有去过周庄,就不知道江南的美。 有人说,要知道江南的美,只有去周庄。 梦里的周庄.总是那样的纯美、古典,氤氲着江南的细雨.弥漫着秋日的风絮。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条深巷、一幢老屋、一座石桥,周庄永远在那里.挥一挥衣袖.迷蒙了往昔,模糊了过去……  相似文献   

3.
作家赵丽宏的散文《周庄水韵》,写三次到周庄的印象。作者写三看周庄,并且都是写在春天里看周庄。读者读来却一点也不觉得重复。因为作者每次所写的周庄景物,都是在特殊条件下和环境里.即特定的气候里、时间里,同一片风景.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给人的感觉不同、印象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让我们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没有去过周庄,就不会知道江南有多美。梦里的周庄.总是那样的柔美、典雅,细雨中飘飞着点点柳絮。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条深巷、一幢老屋、一座石桥……周庄永远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挥一挥衣袖,迷蒙了往昔,模糊了过去……  相似文献   

5.
汪玉清 《师道》2009,(4):26-26
《周庄水韵》一课,以“先总后分”的结构形式抒写了周庄的水,还有与水连在一起的事。文章先写周庄的整体水韵图画:那是一幅古雅幽美,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江南风景画。接下来,作者分别写了三次游历周庄的不同感受:第一次描写了仲春时节的那个烟雨迷蒙的周庄,似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第二次的游览是在冰雪消融的初春,那是一个典雅古朴的周庄,  相似文献   

6.
穿梭于如织的人流之中,我意识到在“黄金周”造访周庄的失策。七天之中,仅有0.47平方公里,近3000人的古镇却接待了20万人次。当周庄的老百姓津津乐道这些极度膨胀的数字时,却没有意识到周庄已经饱和了。周庄的休闲和舒畅已被数十万的游者分食殆尽,而周庄人的腰包也迅速地鼓了起来。最先迎接游客们的并不是周庄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人家,而是古镇那条长达1500米的河道商业街。周庄人在此纷纷安营扎寨,虽然是小打小闹,却因为可观的人流量而收入颇丰。谁也不想离开周庄,不想离开这片滋润他们的沃土,因为这里有钱赚,因为有沈万山这个美丽的传说。…  相似文献   

7.
【导读】周庄,江南水乡一颗璀璨的明珠.东方的威尼斯。她清纯、娟秀、精美,充满古朴的风情和现代生活的韵致。让我们走进周庄.去领略她的水韵,解读她的化,去鉴赏这绝版的江南美景吧.  相似文献   

8.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 周庄—世俗文化的启示 ①“周庄的商业气息太浓了!”听见一些游过周庄的人这么说。似乎尽兴之后还带着一种遗憾。我觉得,这是把周庄理解错了,当成了桃花源。不过我听到这样的感叹倒是欣慰,因为我从受众那里看到了世俗文化的力量。 ②周庄从来不是桃花源,“商业气息”是说对了,周庄从来是个商业繁华的集镇,可以说,没有商业,就没有周庄。 ③雏形的周庄与村落相差无几,到了1127年金十二相公随宋高宗南渡,落泊到这里时,人烟才逐渐稠密。后来来了个颇有传奇色彩的江南富紊沈万三的父亲沈佑,那…  相似文献   

9.
水上周庄     
五月,微风习习,细雨绵绵,正是旅游好时节,我们随着雨的脚步,驱车前往古镇周庄。也许是“雨随人愿”吧,当我们到达周庄时,雨竟然停止了。  相似文献   

10.
冰心 《同学少年》2008,(5):42-42
周庄睡在水上。水便是周庄的床。床很柔软,有时轻微地晃荡两下,那是周庄变换了一下姿势。周庄睡得很沉实。一只只船儿,是周庄摆放的鞋子。鞋子多半旧了,沾满了岁月的征尘。我为周庄守夜,守夜的还有桥头一株灿然的樱花。这花原来不是周庄的,如同我。我知道,打着鼾息  相似文献   

11.
如诗乌镇     
我曾经到过周庄,为那“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而陶醉。那时我真的以为,周庄应是江南水乡美的极致了。然而,当我邂逅乌镇时,才恍然明白,江南水乡的悠长韵味是永远品不尽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周庄政府旅游网站的内容分析,得出周庄当地政府想要表达出来的周庄旅游地形象,目的是借用政府定义的旅游形象来宣传和推广周庄旅游,从而消除其形成的刻板印象,使得周庄这一旅游地的形象更加多元和丰富。  相似文献   

13.
一位美国朋友近日来看我,要我陪他去周庄。他说,周庄太有名了,芝加哥机场到处摆放着宣传周庄的小册子。在所有的江南古镇中,周庄似乎是"龙头老大"。平心而论,周庄作为江南古镇的领袖,有点不尽如人意。它的文化底子,也像它的街巷一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绝版的周庄》的主旨,大多数人认为作者王剑冰在文中表达了对周庄的爱恋,更突出表达了对周庄未来的担忧。回归本文,作者的意图是:周庄能坚持自己的探守并值得欣慰,不必替它担心。  相似文献   

15.
周庄之行     
古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五一”劳动节时,我们一家三口来到苏州周庄。一进周庄,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一股浓郁的江南水乡气息。那里风景独特,最令我难忘的当数那儿的桥、船与  相似文献   

16.
《绝版的周庄》学生课堂学习思考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章解读 《绝版的周庄》是一篇表达了对周庄的深深眷恋的抒情散文,文章以诗化的意象赞美了周庄这一江南水乡典范的古朴、自然和秀美,作者从较为独特的角度切入,用“绝版”来强调周庄古朴自然风格的独特和唯一,形象地显示了周庄所体现的弥足珍贵的自然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7.
<小桥·流水·人家>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自读课文.参加南昌市园丁杯教学竞赛时,列入第八册第一组"走遍千山万水"专题.本文词句优美,联想丰富,脉络清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周庄的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恍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古镇周庄所特有的淳朴典雅的风韵,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周庄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三毛,我认识了周庄;余秋雨先生的《江南小镇》,更使我萌生了到周庄一游的想法。 我错过了杏花春雨的季节。去年的八月,我有幸到了周庄,圆了我的周庄梦。 踏上周庄的土地,一种厚重的历史沉淀涌上了心头。街道两旁那明清时代  相似文献   

19.
夜宿周庄,木格窗没有掩好,格外古戏台“咿咿呀呀”的唱声.雨水滑过鱼鳞瓦的滴答声,一齐流进我的梦里。  相似文献   

20.
江南小镇,是淡泊、安逸的别名,而周庄更是古今文人笔墨下“小桥流水人家”的典型,陈逸飞因周庄勾画出了一幅《故乡的回忆》;余秋雨把周庄的船比作人生的摇篮。印象中的周庄,似乎是所有忙碌于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