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现代图书馆的开架书库均采用大平面、全方位、藏阅一体化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突出的优点:读者与藏书零距离接触,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节省了读者时间,提高了藏书利用率.但开架书库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客忽视问题,严重时将影响开架书库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服务质量.文章分析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开架书库管理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点明了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开架借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论高校图书馆图书乱架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在与时俱进地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方式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书刊开架借阅已成为图书馆借阅的标准模式.开架借阅带来众多有利的方面,方便读者查阅,简化了借阅手续,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等.然而,开架借阅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乱架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试从读者、工作人员及图书馆的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乱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图书的借阅和管理工作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中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很多高校在图书馆的管理中,采用开架借阅的方式,这也是图书馆借阅工作的主要方式.随着开架借阅形式的采用,很多高校的图书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图书摆放错乱和丢失情况经常出现.如何做好图书开架借阅工作是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开架借阅是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重要内容,但是实行开架借阅也存在很多的利与弊,为了使借阅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文章结合延边大学图书馆的现状,对开架借阅后的问题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读者和图书馆服务两方面对开架借阅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开架借阅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具体表现形式,并就如何防范和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等卫校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已充分显示它的诸多优势,但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本人根据几年的工作经验,提出开架借阅应采取的一些措施,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开架借阅下,传统的“分类号排架法”已影响到开架借阅的时效性,需要改革或探索适应开架借阅的藏书排架方法。  相似文献   

9.
问议文 《大众科技》2012,(11):196-197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管理,搞好开架服务,分析了开架借阅中存在的"丢,乱,损"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包俊亮 《金秋科苑》2010,(22):163-163
本文概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变迁的各个阶段(即闭架阶段、半开架阶段、全开架阶段、超市化阶段等;浅析了传统的闭架借阅、半开架借阅和全开架借阅的优缺点,对图书馆今后的借阅模式提出了更科学、更优化的高层次模式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开架借阅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读者,随着开架借阅服务的不断开展,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影响了读者服务工作。为了使馆藏文献得到最大范围的合理使用,更好地服务读者,须不断完善开架借阅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开架借阅给图书馆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提出了解决开架图书弊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开架借阅是当今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优越性,分析了开架借阅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改革创新、提高读者素质、提高馆员素质,从而使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进一步得到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图书馆开架借阅的利与弊及如何完善开架借阅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在图书馆开架服务中书库错乱架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高校图书馆阅览室管理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开架管理的优点以及开架阅览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优势,并针对实行开架借阅易存在的几项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开架管理的优点以及开架阅览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9.
谈开架借阅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指出了开架借阅的利与弊,开架借阅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萨承翔 《情报探索》2007,(10):99-100
针对中学图书馆开架管理中出现乱架、丢失、损毁等问题,从开架借阅的宣传、开架借阅书库内部管理、建立学生管理队伍三方面探讨了可采用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