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梳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互联网+"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出以创业大学生、创业支持者及其所处的创业环境共同构成的协同发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最后分别从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方面提出加快构建协同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基于GEM创业生态系统,对当今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分析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要素,总结大学生创业可能面临的相关问题,以高校、学生、家庭、企业、政府、社会等六因子组成的创业生态系统为基础,结合学生创业成功的实证分析,给出合理对策,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自主创业,创业环境持续改善,但创业成功率却不容乐观。大学生创业是一项牵涉全社会各种资源的系统工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创业难的现状,须大力构建以大学生创业为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加强高校内部的协同,促进高校与政府、企业等多主体的协同联动;既充分发挥高校在创业协同机制中的主导作用,又大力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学生创业导向的高校协同机制,对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发挥切实引导和支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生态系统视域下不断转型发展,但系统各构成要素依然存在割裂问题,缺乏协同效应,无法满足市场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为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提升创新人才供给的质量,依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协同创新平台,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引入生态位理论分析生态系统中生态要素之间的生态位关系,通过生态位分离、扩充及协同进化等策略研究生态系统各要素的交互作用机制,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要素的优势互补和协同进化,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按照"高起点谋划、高技术导向、市场化运行、开放式办园"的思路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探索引领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具有黑龙江特色和大学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提出全方位打造创业快速成长良性生态系统,构建"创客空间"和创业孵化器两大功能区,搭建"双五"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全要素平台,涵盖培养平台、实践平台、创业苗圃、项目成长以及氛围营造,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纵深发展的时代体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找准自己的"根基"和"灵魂",需要时间检验.基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开展的现状,立足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这一视角进行研究,分别探讨创新创业素质要素协同作用模式、"意识流""知识流"的作用、五项技能的切入要点、与市场、时代合拍的创业思维等内源性因素和培养理念重塑、团队角色配置、生态系统构建以及评价体系形成等外源性因素,为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创新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国家及时提出了"以就业优先,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目标,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和创业服务工作。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从政府、社会、高校与家庭四个方面分析了各自主体在创业氛围营造、创业激励机制完善、创业指导和推动创业帮扶等方面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了构建"多元化"创业服务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提升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对积极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具有深远意义,众创空间是面向大众的共享型创业平台,是一种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型的新型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大学生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和重要补充。文章通过分析众创空间的发展特点,对高校创造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一核心、四主体、五路径"实践教育体系的构建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师》2009,(16)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凸显并将长期存在.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扩大就业的一条出路.大学生要想由目前的"弱势"就业群体转变为自主创业、带动他人就业的"精英",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包含的要素、现状以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创业能力概念的推演以及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分析,构建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能力的三维结构图。通过专家调查法,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共识性要素进行实证检验和筛选。最后结合专家意见,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键要素,提出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今时代的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的沉重就业包袱,国内的各大高校将激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利用相应的教育课程提升他们的创业认识以及信念,强化他们创业的自立性和自决性。创设新型的由"创业知识流"的创新和传承贯穿的一个自组织的、动态的、相互依存的创业教育生态本土化系统,这是完成创业型精英培育的宗旨。作为教育生态系统其中的一个重要支系,该系统的创设一定要把市场作为推动力,了解并掌握国家方针,增强产业群、公司、社会及大学互相的关联性,并改善自主创业类教育的内涵和战略,推动大学生创业的自发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并将目标投向互联网平台创业,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就业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下的大学生创业生态体系进行初步研究探索,分析目前社会环境、创业培训教育以及大学生创业现状,总结"互联网+"背景下创业可能面临的相关问题,并给出合理对策,提出要构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系统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从2002年4月教育部启动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定位不准,聚焦不够;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体系;缺乏配套的实践环境与氛围。借用生态系统的理念,在分析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业教育生态圈的思路和路径,试图解决或完善当前创业教育的不足并对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伦超 《高教论坛》2009,(12):20-23,29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和家庭四个层面相互配合,共同为大学生创业搭建一个平台.通过构建完整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发挥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撑作用、营造积极的社会创业文化和氛围、建设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家庭支撑环境等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形成合理、有力度、能更大程度支持与鼓励我国大学生创业动力激发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载体分散、资源整合平台层次低、官产学融合性不高"等问题,而"大学和大学科技园"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机制是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培养的一条新途径:各方共营创新基础教育体系形成创新创业素养的生成源,打造精品创新实践活动形成创新创业的能力结构体,共推大学生创业园的发展形成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构建"结构紧凑、各要素功能得以有效实现、创新创业内涵得以体现、创新创业智力人才得以生成"的培养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16.
艺术类高职院校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在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同时,优化其外部环境,使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全面融合,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毕业以后自主创业的基础能力培养和经验积累正逐渐走向深入。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机制的建立,正越来越凸显重要。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新媒体引导机制,有效地将传统与新时期的传播引导方式相结合,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整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大学毕业生待业也呈现增长态势,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的重要方式.但是,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着创业意识淡薄、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方联动,在搭建平台、政策支持、资金融通以及完善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推进大学生积极创业.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步兴起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与重视,但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教育、政策、资金、人才、服务等一系列困难,靠国家制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建立几个创业孵化器,或仅靠高校的创业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启动条件和后续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一个完善、成熟、立体的支持体系。要用系统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和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师专学报》2021,(1):70-77
从创业生态系统出发,本研究选取6所高等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业生态系统要素进行扎根分析,构建高校创业生态系统要素结构理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阐释。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由创业主体要素、创业支持要素和创业环境要素组成;创业主体在支持要素的推动下,运用创业环境的有利因素,实现创业目标,三者的良性互动实现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