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富人说:"生活的味道是香的,犹如一块腻腻的肥肉。"穷人说:"生活的味道是苦的,好比一碗黄澄澄的黄连水。"战士说:"生活的味道是辣的,是兵刃相接时那一股火焰。"而我说:"生活的味道是淡的,是清晨那山涧涌出的第一股泉水的味道。"淡然的姿态,即放下,放下一切私欲,以纯净的眼光去看待这个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听了不少英语课,总在思考"教育即生活"问题:英语课的生活味是不是可以再浓一些?1.在课堂中添加生活的真实味道  相似文献   

3.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而学校离不开课堂。应该给予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一直以来,我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反思,无数次的实践让我明白:教学就是用智慧去点亮一盏盏灯,让每一堂课都亮起来,让学生们愉快地获得  相似文献   

4.
很早就听说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名著<窗边的小豆豆>给无数的读者带来了笑声和感动,但自己却没有真正读过一回.这学期学校推荐的三年级选读书目中就有这样一本书,而我们班恰巧有个叫"逗逗"的女孩,于是我没有丝毫犹豫,首先推荐学生们读这本书. 还没等到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就有个学生跑来对我说:"李老师,<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读完了,真羡慕小豆豆的生活呀!不知道那‘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什么样的?如果,我们能去小豆豆的巴学园吃饭,我想,葛菲飞也会把吃饭当成是享受吧!"  相似文献   

5.
<正>"趣味教育"的概念是梁启超第一个在中国提出的。在梁启超的《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一文中,有这样的话:"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的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柢。’"两个答案表明了梁启超的人生信仰与人生观,那就是"趣味"。由此可见,对梁启超思想的了解与把握,"趣味"是关键。你的课有趣有味道,孩子们就愿意听,喜欢听。我想,在小学课程中,该如何做  相似文献   

6.
爱的浓度     
爱,是甜甜的,还是咸咸的?是淡淡的,还是浓浓的?爱是什么味道?是什么样的浓度呢?咸或许,爱的味道,在大家心中,应该是甜的吧,但我认为,我的爱应该是咸的。爱来源于生活。爱是家的味道,饭菜的味道,盐的味道。我是个贪吃的人,所以我认为人最基本的幸福是每一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饭菜。每顿饭菜里都有爱自己的人,放着知道自己风格的配料。吃着,有熟悉的感觉,温馨又幸福。咸是生活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相似文献   

7.
正有人说,"家"是有味道的。吧唧一下嘴巴,你尝到"家"的味道了吗?有人说:"有点儿香草雪糕的味道。"淡淡的,很温馨。有人说:"像极了蜂蜜。"甜滋滋的,一直甜到心底。有人说:"像洋葱,剥开来,我直掉眼泪。"它带来一种想哭的冲动。…………"家"的味道,你,尝到了吗?老师说,不要急,把"快乐作业"带回家,再告诉我们"家"的滋味吧!  相似文献   

8.
Easy Focus     
徐乐  郝璐艳  黄栋 《音乐世界》2008,(3):103-111
有人告诉我:生活是杯白开水,你往里面加什么调料,它就是什么味道。于是,我很想知道,What islife?究竟,生活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读过《窗边的小豆豆》好几遍,先是陪女儿读,后来自己反复读。巴学园中那一件件平常的教育小事,总是磁石般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感动,给我启发。相比现在的学校教育,我以为,我们要真正推动课改,就应当以巴学园为样本,让孩子们自然成长、自主学习、自信生活。在巴学园里,孩子们的午餐每天要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就是山里的东西和家禽  相似文献   

10.
音乐     
孟庭苇:《你的味道》唱片公司:环球唱片"喜欢有你的清晨/一起在家的时分/喜欢你牵我的手/在耳边轻吻……你脸上的微笑/有晴天的味道……爱不是一种给予或者乞讨/是种味道。"恬静、温馨、幸福的生活,存在于平凡生活中的一些细节里。  相似文献   

11.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2.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3.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从事教育事业有很多个年头了,有人曾经问我:你是一名好老师吗?做一名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说真的,正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很多老师都梦想成为一名好老师,成为名师。我也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我是一名好老师吗?我与名师有多远?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当一名好老师的最基本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学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一个真诚的  相似文献   

15.
因势利导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7.
正历史是一门生活味道浓厚的课程,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手段才能让学生品味出历史的生活味道。"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初中历史教学有极高的价值。一、"说史"——品尝历史生活味道的舌头"生活决定教育"。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生活滋养出"说史"这种教育方式。曾经遍布街市的说书场、唱书场以及说唱话本,将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鲜活的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味道"。活动室四周摆放着幼儿搜集来的各种食品、调料、水果等。幼儿自由地探索、品尝各种味道,气氛活跃。其中,幼儿感受最深的是辣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探索,幼儿开始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就在这时,一个幼儿突然站起来说:"我感到太辣了,我要喝水!"全班随即沸腾起来:"我也觉得太辣了,我也要喝水……"场面开始混乱。此时,我心里十分矛盾:这是一次公开活动,如果我同意他们出去喝水,活动还能顺利进行下去吗?如果不同意他们,我又该如何往下引导?换句话说,孩子们抛过来的这个"球"我该不该接?如果接,该怎么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