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的职务科技成果的混合所有制探索及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实践表明,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有效手段,它解决了职务科技成果市场化定价问题,解决了评估作价入股时股权奖励问题,解决了职务科技成果中国有部分的保值、增值问题,混合所有制会使科研方向、科研选题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我国教学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历程与成效,发现当前我国教学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许可转让、自办实体、委托开发、作价入股、创办科技园等模式;分析我国教学研究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科技成果水平总体不高、产学研互动不足、成果转化率低、导向与激励不足等问题,借鉴介绍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提出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明确导向与激励、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等促进此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提出:要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改革环境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和高校共建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交流渠道,高校以科技成果入股参与创办高新企业等观点。  相似文献   

4.
高校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愿是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Logistic模型对高校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意愿进行分析,从提高科研人员市场意识、推行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加大科技成果专利保护力度等方面提高高校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意愿,将有利于提升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双一流"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目前还存在对科研人员的考评机制不完善、与地方经济联系不紧密、缺乏成果转化平台等问题,高校应通过组建成果转化专职团队、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加强与地方政府的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8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并公布了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新法首次以法律名义确定了"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比例可以从不低于20%提高到不低于50%",并鼓励创投资金促进初创企业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专家认为,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比想象的步子迈得更大,可发挥的空间更多"。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7.
提高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受到诸如科研人员素质不高、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中试空白、联网不足,信息高速公路堵塞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提升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应从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科技工作,推动科技转化工作的发展和各高校要全面提高自主技术开发能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两方面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2月28日,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京发布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年度报告》)。据统计,2017年2766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成果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获得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根据《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转化项目和金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合同项数同比增长34%;科技成果转化质量迅速提升,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同比增长约24%;科技创富效应凸显,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政策红利显著释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校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学校整体科技研发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借助一定的模式和途径来实现,好的转化模式能有效降低科研资金投入,降低转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效率,激发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中介组织结构、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积极性。股份制作为近年来已被实践证明为较理想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股份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股份制是解决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利益、风险、经营机制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农业科技成果研究人员和转化企业调研表明,科研人员收益水平低、成果针对性差、协作水平低以及约束管理机制不完善是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应从管理机制构建、改革奖励体系、完善服务市场以及扩大成果扶持范围四方面入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是提高高校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较低,与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并不理想,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互联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四大参与主体、四大功能模块"的系统构建,有助于拓宽高校科技成果信息传播渠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同时,该模式也有助于评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行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版)明确了高等院校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并且明确可以通过协议定价等方式确定价格,预计将会提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热情。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方面的作用,仅有政策是不够的。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价值的评估和技术转移合同的谈判是目前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核心要素。现有状况下推进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工作,切入点需落脚在科学家团体自身,以科研团队为单位进行知识产权全程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104-105
高校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优秀的科研人才,对我国科技进步有重要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我国发展的重点。破解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国民科技意识淡薄、高校科研体制落后、科技成果转化投资不足以及科技市场发育不良等现实困境,必须强化国民科技意识、完善高校科研体制、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投资、加强校企科研人员流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94-96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重视程度不是很充分,一直未能成为成果转化的主体,高校科研人员更多的还是注重如何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如何获得高级别的奖励,主要精力都用在了项目的申请、研发和如何产生成果上面。当前高校在成果转化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制度、评价机制、知识产权管理和企业吸收能力等方面,因而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对策也应该从健全转化机制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专利质量和完善分类评价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形成了各高校的鲜明的特色,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但通过对河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层次较低、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河南省应积极组织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到高校成果转化中来,鼓励高校教师面向社会需求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并进一步维护职务科技成果权益,提高教师的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的出台,企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意识明显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内外部环境显著改善。但目前产学研合作还存如何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有效为高校科研人员"松绑"、企业如何切实增强创新主体地位等问题。对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成产学研工作调研组,深入高校及企业一线进行调研,对调查结果、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高校成果管理奖励机制、政府资源配置、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是提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一环。文章构建了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入选《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的试点单位广东工业大学为例,基于t-SNE算法进行实例论证。通过评价结果分析,提出一系列相关建议,为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设奖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设奖以来,核能奖励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秉承"表彰在和平利用核能科技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激励科技人员自主创新、攀登科学高峰,推动核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核能事业安全、高效发展"的宗旨,建章立制,严格评审,四年来共奖励了229项优秀成果,向2341名核能科技工作者发放奖金共612万元。获奖成果在科技引领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繁琐的处置程序以及不合理的产权分配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于是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取消了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前的审批和估价手续,同时展开了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的试点,但却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成效。原因在于当下高校处置科技成果的法律规定并不统一,使高校不敢轻易赋权;此外,将高校科技成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受限于高校的事业单位属性,高校在转化的过程中要受到政府的干预,影响高校转化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使科技成果早日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需要对法律进行整合,使赋权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也要在最大程度上将转化工作交由市场运行,提高高校自主权,促进产学研合作,帮助高校渡过转化关键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