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说,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首先要走近儿童。所谓的走近,即了解儿童,和儿童打成一片,成为儿童的一员。要成为儿童的一员,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我们必须蹲下。蹲下来再看学生流鼻涕,便不会斥之为“不讲卫生”;见了儿童只穿了一天就脏了的衣服,便不会斥之为“邋遢”;遇到课堂上儿童学乌龟爬,也不会斥之为“调皮”、“不守纪律”,因为他们是孩子。我们以为自己成熟了,用一双成熟的眼睛看孩子时,总觉得孩子太天真幼稚。殊不知,用世故的眼光看孩子,除了发现孩子的缺陷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人性之美。我们必须能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是教…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或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孩子先喜欢你、接受你,所以,如何做一名让孩子喜欢的老师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具备"做孩子的典范""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精通文化业务"和"开拓创新"等条件,就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3.
【题记】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到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孤独地留下,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这个被称为"草样年华"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如何在没有父母温暖的呵护双翼下生活和学习的?在广昌二小,也有着这样一个孤单的群体,这些缺失父母温暖的孩子们在学校和老师的关爱下,快乐地成长着,他们变得不再孤独。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广昌二小,走进这些留守儿童中间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陶行知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孩子自己去实现。如果教育游离在学生之外,孩子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人。大凡确立并坚守"学生立场"的老师,一定是乐于走进学生特有的精神世界,能用"学生的大脑"思考问题,用"学生的视角"观察世界,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老师的微笑     
学生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们微笑,他们就会对我们微笑。老师的微笑,的确让学生和你亲近了许多,他们喜欢围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老师。课后,他们会打开话匣子:“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书吧!”“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吧!”“老师,我让您猜个脑筋急转弯。”……一大群孩子会粘着你说这说那。这一切,都源于你对他们发自真心的微笑,充满童心的笑,永远年轻的笑。  相似文献   

6.
何炅 《中学生百科》2012,(18):44-45
做最精彩的自己就好何老师,你好!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们家,你就像那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我爸妈都非常喜欢你,尤其是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时不时就对我说:何老师的串词真有意思啊!何老师的救场真是妙啊!很多类似这样的称赞。顺便还要教育我一下:你这孩子是一上台就哑巴,上不得正板(长沙  相似文献   

7.
陈金梅 《中国德育》2014,(15):74-75
正学校食堂前面有一个小花园,午饭后我们常在那里小憩。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带着学生刚走进小花园,就接到班主任集中开会的通知。如果立刻把学生带回教室交给看班老师,那就意味着美好的"午间十分钟"要泡汤了。孩子们都眼巴巴地望着我,目光满是期待和询问。我不忍心让他们失望,便和他们商量说:"如果你们能注意安全,按时进班,就可以在这儿玩10分钟。"孩子们大声欢呼起来。我和一个戴手表的孩子说好,到了12点钟就提醒大家进教室,然后便去开会了。据当天看班老师反映,刚过12点,孩子们就陆续走进了教室,没出现任何异常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青春期的来临,初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些顽皮或者放荡不羁的学生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班级工作面临难题。有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师生关系已经陷入"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的尴尬境地。很多班主任做学生心理工作变得日益被动与无  相似文献   

9.
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父亲发现孩子正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盯着地上看,便问道:“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仰着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父亲哈哈大笑,说: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说:你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这则故事饶有意思,让我们意识到作为班主任真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与他们交心、交友,就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想办法和学生拉近距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由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学会与孩子闲聊。聊天既可增进相互了解、密切师生关系,又可在此过程中轻松而平静地解决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记得我…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连的",在我们关注幼儿生命健康的同时,幼儿的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关爱每一个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老师和家长的责任,更是这个社会应该承担的义务。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应该掌握最基本的心理研究技能和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是祖同的未来.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与否,关系到同民素质的提高与国家民族的兴衰.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能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呢?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认真学习儿童心理学,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只有提高自己与学生沟通的心理艺术,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2.
老师如是说     
古人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但老师这个角色要扮演好,却很不容易。所以当过老师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老师不好当。尤其是初中班主任面对生理心理都处于巨大变化中的孩子,且不说琐碎的工作、巨大的付出在所难免,就这样还往往得不到同学的理解。看了这些信,作为老师的我们似乎看到了学生在向我们招手,他们满怀期待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比任何力量都能够唤起我们的责任感。唤起我们对今天这些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孩子们的爱。同时也深深感到:作为老师,你必须学会给学生提供倾诉的机会,这样你才…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9,(12):40-41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想法,根据学情来开展教学活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树立"学生立场、儿童视角"的思想,才能真正去关注孩子,关注我们教学的主体。本文笔者从"思维要贴近儿童、语言要贴近儿童、内容要贴近儿童、方法要贴近儿童"四个方面,具体地叙述了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学生立场、儿童视角",从而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拷问听话     
我们都习惯于生活在一种要求听话和赞赏听话的文化氛围之中。谁敢不听话,谁就会挨整,大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听话也成了中国的一和种教育惯例。  上级领导要校长听话,校长要老师听话,老师要学生听话,家长要孩子听话。几乎每个学生都听他们的老师或家长说过类似"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准没错","只要你乖乖照我的话做,就一定能如何如何"的话,"听话"似乎成了每个孩子、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准则。  在这种要求听话的氛围中,我们训练出了大量的没有个性、没有节操、没有生命力的顺民!照此下去,我们培育出的一代人,将是最…  相似文献   

15.
正你想知道孩子心中的画吗?你想知道孩子怎样评价同龄人的画吗?儿童画,应该要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认为,在儿童画欣赏教学过程中,呵护童心,保护童趣,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不少儿童作品中,如果我们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根本无法体会他们的想法,也就读不懂他们的作品了。因此,我首先要了解孩子到底喜欢玩啥,不喜欢啥。  相似文献   

16.
要做到高效课堂,就应当从精讲多练做起。老师方面1.关注学情,预想种种可能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人的因素,富有想象力和情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该去为学生考虑,为学生服务。因此我们在预设教学活动时要把自己当作学生,用"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怀着"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依据学生的喜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从"童心"的角度去帮助他们解决疑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必须变  相似文献   

17.
“如今不少的孩子练就了一副铁 石心肠,无论你对他们多关心,他们 都觉得是理所应当的。那小脸儿比夏 天的天气变得还快,稍不顺心,就给 你脸色看。”许多家长、老师发出这样 的感叹。那么,孩子为何总是这样“心 太硬”呢? 所谓孩子的心肠硬,并非与生俱 来,而是家庭和学校对孩子教育失误  相似文献   

1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一起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意小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小学生稚嫩的心不受到伤害 小学生踏进校门,就等于走进老师的怀抱,老师就要尽职尽责。每个小学生都是一棵小苗苗,不可能棵棵长得笔直挺拔,只有经过老师的精心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在老师眼里应该是没有一个孩子的能力是差的,只是有他们自己的特点。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每个孩子都有所不同,或早或晚。我们不能给他们规定时限,小学生不愿说,不能说他们没有语…  相似文献   

19.
现在很多老师的课"不好玩"李振村:作为一个儿童作家,你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给孩子们上课,真的很了不起。你对现在的课堂教学有什么看法?杨鹏:虽然听课不多,但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现在很多老师的课不好玩。老师们过于按部就班,受的束缚太多,不管是语言文学类的课,还是科学类的课,都上得缺少情趣,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喜欢。你想,孩子不喜欢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二、被孩子喜欢能给人带来快乐如果你是一个老师,会不会有学生在课前五分钟就来找你,让你早点去他们的教室?会不会有学生一看见你走进教室,眼睛里就放出亮光?你请了病假,再下一节课时,会不会有学生问你为什么上节课没有给他们上?如果这几个问题的答案你都是肯定的,那么,你一定已经感受到了一种莫大的快乐:被孩子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