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课标"要求其实仍着眼于"提取信息、概括观点"的实用作品解读原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主要体现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主要考察的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版课标明确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一线教师既然意识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重要性,便开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有的提出要自主开发教材引进非连续性文本,有的提出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综合性学习,还有的认为可以通过相关试题、练习的设计提高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这些做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思考,在现有的教材条件下,把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完全割裂开  相似文献   

3.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指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给新时期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新思路,我们要在教学中善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项目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而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资源稀少。如何挖掘教材资源,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渗透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些尝试,对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解读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对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非  相似文献   

6.
曾扬明 《江苏教育》2012,(16):30-31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一个"新亮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术语在以往的课标中是从来没有的。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有哪些特点?怎样指导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这是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中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雨燕 《小学语文》2013,(12):55-5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目标,具体表述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从“简单”二字可见它指向的是一般性的非连续性文本。而对过于抽象、意义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则是第四学段的要求:“阅渎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了对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非连续性文本”是一个新名词,这类文本与我们常见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增加这一目标?教学中又如何实施这一目标呢?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课标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材料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一次正式认识非连续性文本这个名称。当思考如何开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时,我选择了"走进雾霾"。越来越严重的雾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影响,带来挑战,也带来觉醒意识。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非连续性文本作为重要的阅读内容,明确指出:"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部分省份也将非连续性文本的考试要求明确列入中考考试说明。在考试形式上,有的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有的在现代文阅读中体现。但是,反观日常教学,"几乎没有涉及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1。因此,本文将结合各地中考或模拟考  相似文献   

12.
一、非连续性文本及其特质《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一个新亮点,即"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基本  相似文献   

13.
【教学思路】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首次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并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除文字之外,多以统计图、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报、  相似文献   

15.
2011版课标提出了一种新文本的阅读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所谓的非连续性文本,就是指"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其关键词为"说明、解释、讨论",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16.
<正>1.所属学段划分不准。是中途进入、还是贯穿始终?课标在第三学段才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提出要求,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第一二学段开始。"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这样的阅读目标同样适用于第一和第二学段。如到电影院凭票入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这样一个目标表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特征,深入理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意义,以及更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阅读部分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下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是阅读教学的一朵盛开的奇葩,给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一股淡淡的清香。笔者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进行了实践性探索,  相似文献   

19.
周新霞 《江苏教育》2012,(34):23-2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分别在第三、四学段教学目标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非连续性文本"这一名词源于国际PISA测试,指由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组成的文本,其具有直观、简明、醒目、概括  相似文献   

20.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以统计图表、图示、票据、传单、广告、证书等形式呈现的阅读材料,它区别于由句子组成的段落、篇章等连续性文本。2011年版课标要求小学第三学段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的名称虽然来自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评估学生阅读表现时对文本的分类,但是类似的试题在国内试卷中早已出现。就近几年开封市的非连续性文本命题来看,试题关注学生的身心、学习和生活,内容来自品德与社会、数学、自然、语文等学科,以及社会热点,突出了本学科的语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