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击“非典”,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抗击“非典”,是一次科技与病魔的较量;抗击“非典”,也是发明创新者展示才智的机会。在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特殊战斗中,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正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以他们的奉献和敬业,以他们的英勇和智慧,谱写着一曲高扬我们民族精神的浩然之歌: 6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日夜战斗在救治“非典”病人第一线,总结出救治“非典”病人的有效疗法,而自己却累倒在岗位上;老军医姜素椿,74岁高龄依然奋不顾身救治“非典”病人,被感染后又毅然在自己身上试验新疗法;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汪力勤…  相似文献   

2.
武华文教授是加拿大籍华裔科学家,现任北京宽特量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致力于量子信息学研究多年,在量子物理波的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1年.研制成功”量子仪器”并荣获比利时尤里卡金奖;2003年“非典”时期,与解放军第309医院(非典定点医院)立项合作成功治愈非典病人;  相似文献   

3.
采访嘉宾: 周剑平: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8/2009年法国Hopitaux de Rouen呼吸内科外籍住院医师(AFS);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3年起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内科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学会》2003,(6)
<正> 今年四月下旬南京市发现第一例输入型“非典”疑似病例后,整个南京一下进入紧张状态,为了认真落实南京地区卫生系统抗“非典”战地指挥部部署和要求,南京医学会在五月初就召开了动员大会,全体职工情绪高涨,集体签名写了决心书,积极报名参加卫生系统防“非典”预备队,随时准备奔赴抗“非典”  相似文献   

5.
《学会》2003,(5)
<正> 4月17日,非典疫情在吉林省出现。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医疗机构及全体医务人员紧急进入抗击非典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周志中 《学会》2003,(6):3-4
<正> 2003年5月16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和有关新闻媒体记者20余人,就防治“非典”与环境保护为题召开了一次专家座谈会。与会专家本着认真负责与科学的精神,围绕环境科学技术如何为防治“非典”服务,防治“非典”环境保护,如何将坏事变为好事,抓住契机促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值得认真重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陈家忠  张培林 《金秋科苑》2011,(24):110-115
第七章“312”在阻击“非典”战役中通过这场人类与“非典”的较量中,人类最终战胜了“非典”。这是一场没有销烟的战争,这是一场科学与邪恶的战争。 许多人给祝教授写信,说要感谢他,可他却说:“甭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你自己,是你们自己找至4自己的‘312’,自己给自己治病、防病;如果非要感谢的话,你就感谢老祖宗吧!感谢古代先人们的伟大而又无穷的智慧……  相似文献   

8.
汪能平 《学会》2003,(8):46-46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治“非典”的部署 ,对前一段时间各地“非典”的门诊与住院工作情况分析后提出以下建议。一、前一段发病者相对较多 (如北京、广州 )的大城市 ,“非典”病人应集中在少数医院收治 ,而不宜分散在较多医院 ,尤其是综合性医院收治收治医院可分为一线和二线。先集中在一线医院 ,病人基本收满后 ,再启用二线医院。一线、二线医院的数目与分布可依据病者的人数与城市人口的多少决定。这样做的优点是 :有利于传染源 (病人 )的管理 ;有利于集中有诊治 (包括护理 )经验的工作人员 ,形成抗击“非典”的优势 ,提高诊治水…  相似文献   

9.
这个春天使用率最高的词汇无疑是“非典”。政府会议、专家研究、媒体报道、百姓议论乃至网上冲浪、情侣絮语……整个社会似乎都在“非典”这面魔镜下曝光过滤,连我们原本习以为常的平静生活也因为“非典”打上了问号。诚然,非典对生命的危害已无须赘述,其对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也有目共睹,但正如先哲们早就告诫我们的一个真理:凡事都有两面性,都可辨证论治。政府与公众面对非典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所采取的措施及通过非典防治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改变并非一无是处,而是甚有裨益。这,就是非典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0.
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名为甘草甜素的物质可以有效抑制非典病毒的增殖,有望用其研制出治疗非典的特效药。法兰克福大学医学病毒研究所专家英德日赫·奇纳特尔领导的科研小组发现,从干草根部提炼的甘草甜素在实验室研究中对非典病毒有着良好的抑制效果。与目前普遍采用的抗病毒药物病毒唑相比,其疗效更加明显。科学家相信,利用甘草甜素有望研制出比目前所用的抗非典药物更有效的新药。此前医学家已用甘草甜素作为有效成分开发出药物,治疗丙肝与艾滋病等,并取得了一定效果。科学家指出,如果利用甘草甜素果真能研制出治疗非典的有效药物,那…  相似文献   

11.
《科技广场》2003,(5):40-41
最近,非典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很多人谈非典色变。其实,战胜非典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与名目繁多的各种灾难斗争的历史。病菌对人类的威胁与祸害由来已久,早在远古狩猎时代,它就不断地滋扰人类,但最终都会被人类战胜。请看——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03,24(3)
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17—23日举办。记者从全国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获悉,在全国上下防治非典的非常时刻,本届科技活动周以“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为主题,全方位开展防治非典科普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人类必将战胜非典的科学精神,普及防治非典的科技知识,坚定“依靠科学,战胜非典”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03,(6)
<正> 近日,山东省科协向各市科协、省级学会和省属大企业科协下发了大力开展预防“非典”科普活动的通知,对预防“非典”科普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各级科协发挥科普主力军作用,特别是各级医学会及广大会员,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非典”科普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分别接受呼吸内科治疗与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7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痊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2.4%,并发症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内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科学家排出﹃非典﹄基因组序列美国《科学》杂志5月1日刊登了两份“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论文,这是首批经过同行评议的“非典”病毒基因组序列研究结果。新成果使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了新病毒的分子组成结构。由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组成的两个研究小组在论文中证实,“非典”病毒是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他们发现,“非典”病毒与其它三类已知的冠状病毒虽然总体结构相同,但在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上却存在差异。通过对这些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是,“非典”病毒是一种崭新的冠状病毒,而非某种已知冠状病毒的近期变种。…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非典突然来袭,国家处于危难,面对未知的烈性病原和疫情的高死亡率,人民陷入恐慌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专门听取有关部门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汇报,并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在会上,时任国家领导人曾焦急的问道:"秦川的猴子发烧了没有?"秦川是谁?猴子发烧跟非典疫情防控有什么关系?很多人不禁会问。事实上,在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间隙,筋疲力尽的秦川瘫坐在地上时,  相似文献   

17.
与抗击“非典”一样,抗击“甲流”也是全民总动员,医药方面军担当主力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与非典时期相比,此时可算全“食”总动员。  相似文献   

18.
牛痘的贡献     
二百多年前的今天,英国杰出的外科医生安特·爱德华·詹纳第一次将牛痘疫苗接种到了人体上,自此,天花病终于有了克星。人类终于摆脱了这种病魔的折磨  相似文献   

19.
<正>患者康复后,对医生的点赞是真挚的、发自内心的。或许在程留芳看来,医生更应该为患者的康复点赞。因为,疾病的驱除,既是患者对医院、对医生的信任与倚重,也见证着其与病魔抗争、争取康复的"光荣之旅"。为患者治好病,程留芳尽到了本分,但于患者而言,却是高尚医德与卓越医术的演绎……  相似文献   

20.
病魔好似成精的妖怪,尽管顽强的人类不断地更换新式武器,并使出周身解数,依然会身陷重围,无功而返。好在,面对病魔,人类从没想过休战,更没有想到撤退。所以,我们才不断有新的战果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